王孟奇

王孟奇

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1947年生於江蘇無錫市。1977年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中國畫專業,現為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藝術學院客座教授、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孟奇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職業:教授,藝術家
  • 畢業院校:南京藝術學院
  • 主要成就: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南京藝術學院客座教授
    上海中國畫院畫師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簡介,榮譽,王孟奇:硯邊三則,筆墨二嘆,評價,王孟奇作品賞析,

簡介

王孟奇,1947年生於江蘇無錫市,1977年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國畫專業,現為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藝術學院客座教授、上海國畫院畫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被美術界認為是“新文人畫”代表性畫家
王孟奇王孟奇

榮譽

被美術界認為是“新文人畫”代表性畫家。 作品曾多次入選國內外重大展覽並獲獎;1973年全國連環畫、中國畫作品展;1976年全國美術作品展;1980年全國青年美展,獲江蘇省連環畫首評一等獎;第六屆全國美展;歷屆中國新文人畫展;第八屆全國美展;文化部中國藝術大展;美國古根海姆博物館中國五千年文明藝術展;上海美術雙年展;獲第九屆全國美展優秀獎;深圳國際水墨雙年展;文化部百年中國畫展;法國巴黎中國文化季.現代水墨作品展;獲上海美術大展藝術二等獎;中國美術館建館四十周年。開放的時代美術作品展;獲文化部第三屆全國畫院優秀作品展最佳獎等。被評論界認為是該活動的代表性畫家之一。
作品
出版有《王孟奇畫集》《王孟奇畫冊》《二十世紀下半葉中國新文人畫精品選·王孟奇》等。

王孟奇:硯邊三則

筆墨二嘆

光武帝曾與嚴子陵是同學,有過同床共寢的淵源,嚴老夫子也就老實不客氣地把腿桿子擱在皇上的小肚子鼾然大睡。高士的腳丫子氣味想來未必如同他的精神修養那般高貴,劉秀卻終於忍受了,為了治國平天下他或者不得不如此,即使是同床異夢,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姿態是不能不擺的。作為九五之尊的帝王也不得不接受文化人開始自我覺醒的現實。一部分文人再不願仿效那類投靠君主或諸侯的縱橫家及充當被豢養的門客,已經萌發了追求個體精神自由的強烈願望。岩上之士清高的架子也是非擺不可的,那怕皇上也未必請得動的。史書的記載,民間的流傳,使嚴老夫子的古怪行徑遺範千秋。這種對文人高士的尊崇與頌揚,這種價值觀被當時及後世認同大概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極為獨特的社會現象。
諸葛孔明本可為這類故事寫上一章續篇,但經不起劉玄德三顧茅廬的誠意終於使他放下了原來端得還可以的架子,心腸一軟便為這知遇之恩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己,或許這正是這類高士情懷另一途徑的體現。不過,這與那種借修身為名,沽名釣譽的不恥之徒的所謂""終南捷徑""不可同日而語,畢竟孔明持身正大,出世原是真的,有濟世之才也是被證明了的,所以到頭來也還是讓人欽佩。
魏晉文人從個人價值觀的覺醒進而有了對個體精神自由的明確追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為了他桃花源式的田園夢想不肯為五斗米折腰,棄官而去,寫了一篇""歸去來辭""讓世代文人去思索傳唱。
竹林七賢的嗜酒仗氣看似消極遁世的生活方式竟令天下文人趨之若鶩,其實卻包涵著對世俗社會更深的藐視,藉此維護著文化人更為敏感的人格尊嚴。嵇康的一簡《與山巨源絕交書》將這種精神推到了極至,""濁酒一杯,彈琴一曲,老願畢矣。"私意自試,不能堪其所不樂。"為了他的志願不但官不肯做,與薦他為官的山濤也絕了交:""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不理解他心境者當然難成知交。嵇康最終為他""越名教作自然""的人格追求,為促使自己的精神領地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絕非常人以為只是喝喝酒,翻翻青白眼那么輕易的,他是以生命向社會向歷史提出了人格精神的價值追問。""形神在我而道德成"",他企望追求的是那種超越自然形質,高度純淨的精神美。<br>
美術史大名鼎鼎的王羲之顧愷之等皆比一時人物,玄思清談,在《世說新語》中不時可覓到他們蹤跡。精緻化,對精神氣質追求的極端重視造成對書法繪畫的深層次品味,一時間,""形神論""、""意象說""這些中國文化獨特的美學標準的提出也就不足為怪了。這一切終於鑄成了我們後人所稱道的""魏晉風骨"",幾乎成了世代文化評判的最高典範。鄧以蟄在《畫理探微》中有過這樣的判斷:""漢畫人物雖靜猶動,六朝之人物雖動猶靜,此最顯著之區別。蓋漢取生動,六朝取神耳。""確實,如果以魏晉的精神源頭,它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中國文化的發展走向,並最終成為最為獨特的東方文化精神體系而在中華大地上迴旋蕩漾了十幾個世紀。就繪畫領域而言,文人繪畫科就是這種精神追求的另一種表達語言,是這種精神釋放的衍生物。
""自此以後,哲學向美學更進一步的滲入,當推中唐以後的禪宗哲學和明中葉以後與王陽明心學相聯繫的自然人性論。但這兩者都離不開魏晉玄學所已經奠定的基礎。所以,從中國美學的哲學基礎來看,可以說魏晉玄學是有著承前啟後的劃時代的意義的。

評價

""李澤厚在他的中國美學史上如是說。我們翻開中國美術史,尤其是文人畫史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們彼此相伴而生的脈絡。魏晉風範孕育了文人繪畫這枝東方文化奇葩,此後的歷史上每一次精神波瀾都催生了一大批優秀的文人繪畫大師,無論王維到蘇軾,還是元四家到明清大家,他們的作品無不深深地打上了這種精神追求的烙印。
當我們的眼光轉而投向今天的中國畫壇,留給我們深刻印象的是與古人完全不同的造型能力和無所不能五花八門的製作技巧,但繁複華麗的表層卻無法掩飾文化精神的單一蒼白,難以抵擋古代大師們的寥寥數筆。我們不禁要問現代人的精神渴望能否在傳統文化精神里找到家園?難道尚存的幾許情懷只夠做一番令人黯然神傷淡淡的歷史回顧?

王孟奇作品賞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