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虛,生於1961年,畢業於山東工藝美術學院,職業書畫家。書畫作品曾獲首屆國際書畫藝術大展銀獎(國畫),第二屆洗筆泉書 畫展二等獎(國畫),首屆“中華情”書畫家作品展100名優秀書畫家(書法),當代文人書畫藝術北京邀請展金獎,入選全國第七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書法),入選第三屆全國楹聯展。現任中國三峽畫院一級美術師,香港文匯報美術總監,中國水墨文化傳播中心特聘畫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子虛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61年
- 職業:書畫家
- 畢業院校: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 主要成就:中國三峽畫院一級美術師
香港文匯報美術總監
中國水墨文化傳播中心特聘畫家
人物簡介,繪畫風格,率直任誕、清俊通脫,筆隨心運 不失其真,取象不惑 備儀不俗,藝術特徵:,代表作品,業內評價:,
人物簡介
王子虛,職業書畫家。生於1961年,畢業於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曾從事美術設計、廣告策劃等,現任羲之書畫報編輯、記者。書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展覽並獲獎,入選全國第三屆楹聯展、第七屆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展等。獲當代文人書畫藝術北京邀請展(國畫)金獎。廣告作品入選《中國設計年鑑》。發表詩歌、散文數十篇。
書畫作品曾獲首屆國際書畫藝術大展銀獎(國畫),第二屆洗筆泉書畫展二等獎(國畫),首屆“中華情”書畫家作品展100名優秀書畫家(書法),當代文人書畫藝術北京邀請展金獎,入選全國第七屆青年書法篆刻展(書法),入選第三屆全國楹聯展;入展法國羅浮宮中國當代畫家聯展,獲特別獎,並參加法國羅浮宮中國當代畫家回國精品展。現任中國三峽畫院創作基地副主任、香港文匯報美術總監、中國水墨文化傳播中心特聘畫家、中國公共關係協會藝委會委員。
繪畫風格
率直任誕、清俊通脫
子虛先生山水畫作氣象高邈,幽遠澄澈,若清風縈懷,不滯於物,畫面少現人跡,不禁讓人想到:三五高逸之士,或把盞臨風,或撫弦長吟,作那九霄鳳鳴,十足慰懷;其花鳥畫作,清奇雋雅,俯仰如意,盡顯生命鬱勃綿韌之勢,不一而止。
他的作品率直任誕、清俊通脫為。其作品的主要風格貫穿了其自信風流、不滯於物、不拘禮節的人格理想。
筆隨心運 不失其真
米芾論書崇尚自然、古雅的書風。王子虛先生的書畫作品正是如此,細觀王子虛先生的書畫,可以用“天真”、“真率”來形容。我們在他的作品中看不到矯飾造作,其作品可謂達到了達到了“無刻意做作乃佳”的境界。
明代思想家李贄在《童心說》中強調了“童心”,就是真心,即“一念之本心”在藝術創作中的重要性。王子虛先生一方面以成熟的、深刻的、理性的眼光看待生活,可以揭示出生活本來的面目,可另一方面他又以兒童般天真的、陌生的、非理性的眼光看待生活,充分把生活中的詩性的光輝體現於它的書畫作品中。
他說:藝術的本質就是“真”。這種真不僅貫穿於他的書畫作品中,更體現在他一言一行,他的生活的全部。
取象不惑 備儀不俗
畫家的思想統帥用筆,能夠做到所描繪形象心有主見,取象不惑。 所謂“韻者,隱跡立形,備儀不俗。”他的筆跡和形象貫通一體,使形象生動的顯露出來,做到了取象不惑,備儀不俗。
藝術特徵:
子虛之於書畫,滋浸七竅,如影隨形。如今,徘徊於藝術方陣之間的人,多是在覬覦藝術標籤所能帶給自己的物質利益,抑或是乞望這個標籤帶給自己一些身份上的提升——因為藝術高雅、神聖,但這種傾向恰恰摒棄了藝術最重要的屬性:純潔。子虛不然,他對藝術的精神投入是無條件的,聽他忘乎所以的暢言他的藝術價值觀,有時你會詫異於他怎恁地不顧時風所向、不趨眾生所云,但同時,你一定為他的經過烘乾的真知灼見、徹徹底底的去偽存真而服膺,他說:藝術的本質就是“真”。所以,其言其行,即在以此“真”印彼“真”,這年年月月的孜孜砥礪、無間臨池,一次次印證了他的卓識,又一次次把他的藝術理想向縱深牽引。他從未把藝事當作進身之謀,更不願以此作為營取名利的附庸,置身這無所不在的市場效應中,這般坐望不亂的定力著實難得。人多謂之:不合時宜、不識時務。但於他自己,卻永遠是這個局外的那個閒逸的看客。
子虛即有超乎常人的直覺力。當很多人還在疑惑不解或者半信半疑的端詳黃賓虹、徐生翁、陳子莊、李老十的時候,他已然滋滋悠遊其中,汲受著物象之大、筆墨之純、精神之高,這種由豐富而簡約,由雜多而歸一的軌跡使得他漸覺“高處不勝寒”。觀其筆致,知其心聲:,但我每觀之常有此念想:今人作畫,逞奇炫技、鼓努造勢者多,在格調上極易流於媚俗,這裡面的原因,師法、修為固然是重要的,但我以為氣質稟賦更為首當其衝,子虛先生“心競手擇”,他所關注、所取法者無一不是與庸鄙俗媚相背道。所有的揚棄,所有的悲欣,分明於他的筆墨世界,再看時,山川鳴禽、風月奇卉已不是簡單的物象再現了,而是筆墨語言在掩抑不住的抒那心衷情懷、澆那胸臆塊壘。儘管,並不是人人都能“聽”懂他的語言,他沒有為此苦悶,因為,前賢列友有的是知音,他不寂寞。
子虛即有超乎常人的直覺力。當很多人還在疑惑不解或者半信半疑的端詳黃賓虹、徐生翁、陳子莊、李老十的時候,他已然滋滋悠遊其中,汲受著物象之大、筆墨之純、精神之高,這種由豐富而簡約,由雜多而歸一的軌跡使得他漸覺“高處不勝寒”。觀其筆致,知其心聲:,但我每觀之常有此念想:今人作畫,逞奇炫技、鼓努造勢者多,在格調上極易流於媚俗,這裡面的原因,師法、修為固然是重要的,但我以為氣質稟賦更為首當其衝,子虛先生“心競手擇”,他所關注、所取法者無一不是與庸鄙俗媚相背道。所有的揚棄,所有的悲欣,分明於他的筆墨世界,再看時,山川鳴禽、風月奇卉已不是簡單的物象再現了,而是筆墨語言在掩抑不住的抒那心衷情懷、澆那胸臆塊壘。儘管,並不是人人都能“聽”懂他的語言,他沒有為此苦悶,因為,前賢列友有的是知音,他不寂寞。
代表作品
他的作品立意高遠,氣象高邈,不流於俗。可謂“眾皆密於盼際,我則離披其點畫;眾皆謹於象似,我則脫落其凡俗。”子虛先生的畫總是給人一種超塵的意境,看似輕描淡寫的幾筆勾勒,卻境界全出。
子虛先生一邊繼承了抒個性、重創造的文人傳統,另一方面又注意吸取金石書法的古樸自然。作品中流露出了不滿現實的情感,以及高潔的情操。
這幅畫頗具漫畫的形式,以一種隨筆勾勒的方式來塑造形象。但他不是簡單的描摹,而是敏銳地抓住了人物的特點。畫中的人物雖沒有具體的五官的交代,卻很容易讓欣賞者感受到每一個人物的情態,同時又給了欣賞者豐富的想像空間。此畫無論在造型、構圖還是用色上,都顯得別具匠心,不拘一格。
業內評價:
子虛戲畫----許盛華:
當我寫下本文的題目“子虛戲畫”,意外地發現這四個字居然玄機無盡。一者,意在言說子虛先生的“戲畫”——戲曲人物畫;復者,“戲畫”之情境,多為子虛烏有的臆構,因此故,“戲畫”本然“子虛”造;再復,重要的是,子虛“戲”畫,拈出一個“戲”字,子虛的畫魂勾焉出來。
子虛“戲”畫和“呂布戲貂蟬”“鳳凰戲牡丹”是一個“戲”,意趨近而趣玄同。這個“戲”,是情態、是節奏,也是境界,不緊不慢,若即若離,是一種來者不拒、去者不留的風度。當然,必須滴,要內涵“調弄”和“狎戲”,這可是虛公頗在意的,這調戲不是無良的褻玩,是一種痴心鐘情、“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專注,也唯獨對這藝事,他方有這神聖和複雜的心境。
子虛之“戲”,非止於腠理。他曾為自己的書齋命名:“老抽花館”,多么風華絕代,多么書卷儼然,“抽”得高妙,直令人眼冒金星。中國筆墨的演進、升華,可全靠這個“抽”字了,那不僅僅是抽絲剝繭,漸次遞進,更是消隱表征、彰顯理趣的“抽象”過程——從事相中提煉義諦,惟其如此,才讓“繪事”從“再現”走進“表現”,進而被稱為“藝術”,這些舞筆弄墨的眾生們也被順水推舟的稱為“藝術家”了。
子虛先生根於書法,多涉花鳥,儘管對他的“戲畫”,我拜讀未久,依然為其不俗的筆調所感。對此,原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說之中,是說中國毛筆文化本屬一個基因原點,書畫之同,在於血脈一如。反言之,雖說筆墨不二,而軌跡迥然。子虛少年問墨,日久功深,受過科班造型訓練,這個轉身,對他來說或不困難,但轉得這般華麗,的確在我的意料之外了。
“戲畫”的源頭至少可以追溯到西漢畫像石之樂舞百戲,唐宋以迄金元時期的戲人石雕,明清以降民間剪紙、年畫,以至皮影和木偶,如此這般,一脈相承。現當代,戲曲人物畫的創作方面,關良、高馬得、丁衍庸、韓羽諸先生允推翹楚,格高調幽,慧者若子虛,也自望之彌高。但他深知,藝術這“話兒”,最終還是自己的。唉,還是得自己造,一番遠溯近取,一番曲徑苦旅………
他攀援著歷史的韁索馳目張望,貪婪的汲化著他的藝術方寸所需要的一切,心摹而手追,每每沉醉,每每痴迷。因之,他的“戲畫”不乏畫像石“知白守黑”的趣味,不乏剪紙與年畫的玲瓏剔透、斑駁絢爛,皮影木偶戲裡的虛實掩映、移步換形更是他所尋繹的妙處所在了。一言以蔽之:樸拙憨稚的民間美術元素,富有裝飾意味的形式審美法則,多少年寒來暑往的吐納蟬蛻,加之不可或缺的、子虛先生天賦異稟的風流逸氣,如斯寫就子虛戲畫的“范兒”。
子虛兄數年前遊歷京華,如今復客金陵,北地鏗鏘,南風纏綿,畫壇萬象在攬。他的畫風的確經歷了令人欣然的某種變化,我在想:莫非是秦淮河畔的六朝煙水,無意洇染了他的心絲情懷?
值此子虛先生畫冊出版並展覽在即,奉囑碎絮數語,謹致祝賀。正是:
人生如戲戲人生,赤橙黃綠紫藍青。
誰雲子虛烏有事,腕底粉墨酬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