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媛

王士媛

王士媛,女,漢族,吉林扶餘人,1931年12月生,大專文化。黑龍江省文聯離休幹部,編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士媛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性別:女
人物生平,成果展示,自1979年至1999年,編輯、出版的書籍,民間文學作品,發表的文章,

人物生平

1952年畢業於黑龍江師專俄語專業。50年代至70年代末,任黑龍江師專、齊市高中俄語輔導員、教師、北方文藝出版社編緝、黑龍江新聞圖片社編輯。80年代後,任黑龍江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秘書長、主席、名譽主席、省文聯委員、《中國民間文學集成·黑龍江卷》編委會副主任、《中國民間文學集成》總編委、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中國民俗學會理事。
《黑龍江民間文學》“伊瑪堪”專集,與人合編《鏡泊湖民間故事選》、《滿族民間故事選》、《赫哲族民間故事選》獲國家、省級優秀圖書獎和“首屆中國北方民間文學獎”一等獎。參與出版策劃、編輯的圖書赫哲族《伊瑪堪》獲黑龍江省“精品工程”一等獎及全國“第4屆中國圖書提名獎”。由於業績卓著,國家文化部、國家民委、中國民協授予“全國蒐集整理研究少數民族文化遺產”先進工作者稱號,獲“國家藝術科學重點研究項目文藝集成志編纂突出貢獻獎”和全國民間文學工作者30年榮譽獎。傳略被輯入《黑龍江當代名人》、《中國民間文學大辭典》、《中國民間文藝家大辭典》等多種辭書。
中國民間文化守望者——王士媛
二十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個從事民間文學的女性,踏上了自己後來慨嘆為“用上所有時間也乾不完”的搶救民族民間文化事業的漫長征途。她就是以自己的勤奮和無私奉獻,成為黑龍江省民間文藝搶救、保護的“領軍人物”黑龍江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名譽主席——王士媛。
地處我國東北的黑龍江省,是一個風光壯美,物產豐富、歷史沿革和人文景觀獨特的邊疆省份。除漢族外,還有滿、朝鮮、回、蒙古、達斡爾、錫伯、鄂倫春、赫哲、鄂溫克、柯爾克孜等少數民族。他們長期生息繁衍在白山黑水之間,口頭傳承著豐富的民間文學。王士媛就生活在這裡,她很小就受到了北方民間文化的薰陶。至今她還可以清楚地講述許多孩提時代從長輩那裡聽到的美麗傳說。這就是北方民間文學對她最早的啟蒙教育。
上世紀50年代末,王士媛在北方文藝出版社任文學編輯,從那時起,她開始大量接觸民間文學作品,並由此對民間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79年,王士媛被調到省民間文藝研究會(後改為民協)主持工作。從此便全身心投入了一個她真心熱愛的事業。剛開始,事情沒有王士媛想像的那樣簡單,一切都要從零開始。當時研究會只有兩個人,辦公室在走廊盡頭,是一個用卷櫃隔開的狹小地方,倆人共用一個辦公桌。沒有資料,沒有成型的隊伍,成為他們當時最大的困難。但天性樂觀,從不言敗的她很快便進入角色,開始了創業性的工作。她不但注重自身學習,肯於鑽研,相信勤奮出真知,還不斷深入基層調研、採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在廣泛聯繫民眾、徵集稿件中,結識和團結了一大批民間文學骨幹分子,發展了會員,並廣泛組織挖掘整理鏡泊湖民間故事和五大連池民間故事。此後,《鏡泊湖民間故事選》、《五大連池的傳說》相繼編輯出版,從此黑龍江省民間文學寶藏的第一壟沃土就被王士媛破開了。
在其後多年時間裡,王士媛有重點地組織了11個民族民間文學作品及民俗資料的挖掘和整理,並編印出版了《黑龍江民間文學》21集及多種民間文學圖書。特別是她以強烈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組織強勢人馬開展了對瀕臨失傳的赫哲、達斡爾英雄史詩以及鄂倫春長篇說唱、敘事歌的口頭文學的搶救,翻譯,整理和編輯出版工作。其中的大量作品,填補了我國民間文學的空白,為我國民族文化寶庫增添了寶貴財富,在國內外學術界產生了廣泛影響。隨著全省民間文學搶救和挖掘工作成果的大量積累,一支專業隊伍也在王士媛的帶領下不斷壯大起來。
熟悉王士媛的同事和朋友,都十分欽佩她的敬業精神、助人精神和奉獻精神,對她的為人處世也讚不絕口。她的朋友講,每次到北京開會,她都是大包小包地提著,包里裝滿了稿子、信件,她總是抓緊每個休息時間改稿和覆信。王士媛將每個被她發現的民間老藝人、老故事家都視為珍寶,十分敬重,熱情關照,虛心學習。在她的提議下,主持召開大會,授予葛德勝(赫哲族,已故)、傅英仁(滿族,已故)兩位老人“民間說唱家”、“民間故事家”稱號。人們還記得,王士媛陪同老藝人吳連貴(赫哲族,已故)、高鳳閣(錫伯族,已故)到北京開會時,不僅主動帶領他們到處參觀,去醫院檢查身體,還每天為吳連貴老人寫活動日記。現仍健在的赫哲族著名民間文藝家尤志賢只要見到她就說:“你領著大夥把那么多民族文化遺產搶救下來,都印成書保存下來,一個女同志太不容易了!你為我們民族立了大功啊!我們感謝你呀!”
王士媛是守護民族精神家園的奉獻者,長期堅守在田野第一線,為民間文化的搶救和保護事業默默勞作,傾盡心血,並做出巨大貢獻,被授予“中國民間文化守望者獎”當之無愧。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協主席馮驥才稱讚這些民間文化守望者是“沉默的脊樑”。他說:“這些民間文化的守望者實際上就是我們民族文化事業的脊樑,是我們文化的英雄,他們以捨我其誰的精神,把整個民族的文化使命放在自己背上。他們是用身體做圍欄,保護著我們的精神家園。此次人物評選活動同其它或以往的評選都截然不同,它沒有任何商業因素,是一種純精神的評選,是為了弘揚一種奉獻精神、一種文化情懷,一種活法,這種活法就是為思想而活著。”
在讚揚和榮譽面前,人們常聽到她發自內心的坦言:“搶救遺產是歷史給我的任務,是我分內的工作,我不趕緊做,就是失職,就是罪過,會受到譴責的。換了別人也會這樣做的。功勞不是我的,是大家的。”原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著名民俗學家鐘敬文先生在評價王士媛時說:“中國各省市如果多幾位像她這樣的園丁,我們的事業就更要生色了。”
黑龍江省民協正是有了王士媛這樣一位老主席,我們的工作近幾年來很有起色,不論是在民間文學三套集成的編纂出版工作,還是兩部系列叢書的搶救工作,一直得到她的熱情、真摯的關心,指導和激勵。王士媛老師是我省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的積極支持者和推動者,是我們忠實堅守民族精
日前,由馮驥才民間文化基金會和中國民協共同發起的“中國民間文化守望者獎”頒獎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這是我國首次為默默守護民間精神家園的奉獻者頒獎。評選活動自3月在網上投票以來,反響強烈,後經網上投票及專家評審會評議,我省文聯退休幹部王士媛等5人榮獲“中國民間文化守望者獎”,夏挽群獲“特別獎”。
王士媛:“民間文化守望者”
作為東三省惟一獲獎者,也是惟一一名女性候選人,王士媛的得票一直處於領先地位。然而在榮譽面前,她卻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不去北京領獎,只給馮驥才發了一封信。對於媒體採訪,也不接受。這究竟是為什麼?日前,記者將電話打到了老人的家。“榮譽不是我的,是大家的”
電話里,老人的聲音慈祥而親切:“守望者的頒獎儀式我在網上看到了,很高興這些長期堅守在田野第一線,為民間文化的搶救和保護事業默默勞作的民間義士能獲獎。至於我,實打實地說,我認為這是分內的工作,換了別人到這個崗位,也會這樣做,否則就對不起那些信任我的民間藝術家。”
老人在給馮驥才的信中寫道:“榮譽絕不是我個人的,我至今銘記著當年曾共同為民間文化事業而默默耕耘的那些民間歌手、故事家、翻譯家、評論家們。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永遠離去了,我心裡充滿了對他們的敬重和感激。他們都是中國民間文化的守望者!我還想特別代表基層的民間文化工作者,對馮驥才先生和中國民協為保護民族文化遺產,弘揚民族精神而大聲疾呼的創舉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謝!”為搶救民間遺產付出多少都值得
雖然老人不願意接受記者採訪,也很少談及自己,但是談起自己為之畢生奮鬥的北方民間文學,卻興致極高:“世代口耳相傳的民間文學,是民間文化園地里常開不敗的花朵。作為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她集中了各民族民眾的感情和智慧,具有不朽的藝術魅力。我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文學形式如詩、詞、曲、小說、戲劇等,幾乎都來自或借鑑於民間文學。中國眾多的文學巨匠和傑出的藝術家,無不受到民間文學的薰陶,並得益於她的滋養。我由衷地喜歡民間文學,她有著樸素的藝術風格和親和力,具有很強的傳播性。她大多宣揚真善美,鞭笞假惡醜。在民間文學裡,我們找到了中華民族建立和諧社會的深刻淵源與熱愛和平的良好夙願。我想,這也是人民大眾喜愛民間文學的原因。”
老人回憶說:“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我在出版部門工作時開始接觸民間文學,到七十年代後專職從事黑龍江省民間文學研究工作。幾十年來我為她喜、為她憂,為她的豐富多彩而神往,為她似乎在漸行漸遠而焦慮。我深切感到,為她的彌足珍貴,為她的傳承後世,獻出多少生命的時光也不足惜,做出多少艱苦的努力也不足道。”低調的民間文化保護“領軍人”
在關於“中國民間文化守望者”評選專題網頁上,記者找到了王士媛事跡的簡介———二十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編輯出版民間文學、兒童文學、小說、散文、文藝理論及蘇聯詩歌、劇本等圖書30餘種。80年代後,組織搶救民間文學遺產工作,編輯、出版了31本,約700餘萬字的民間文學圖書和資料集,獲國家級、省級多種重要獎項,為我國民族文化寶庫增添了寶貴財富。她以自己的勤奮和無私奉獻,成為黑龍江省民間文化搶救、保護的“領軍人物”,歷任省民協秘書長、主席、名譽主席、《中國民間文學集成·黑龍江卷》編委會副主任、《中國民間文學集成》總編委等職。
老人說:“我這個已離休多年的‘閒人’能獲得‘中國民間文化守望者’的褒獎,深感榮幸和欣慰。我今年已經75歲了,由於身體原因,我不能親往北京參加頒獎大會,非常遺憾。因此特意寫信給馮驥才先生,表示歉意。我願在有生之年同新一代的朋友們一起,為保護和建設我們民族的精神家園而繼續努力。”
第七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暨中國民間文化守望者獎在京頒獎
由中國文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馮驥才民間文化基金會聯合主辦的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項——“第七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暨“中國民間文化守望者獎”在京頒獎活動,於6月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全國政協前副主席孫孚凌、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等有關領導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卡貝絲,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等出席了頒獎大會。中國民間文化保護熱心支持者、台灣著名電影演員趙文暄也到會並做了發言。 周和平向大會致辭並表示祝賀,他同時表示,政府將加大力度支持和扶植對民間文化的保護及發展。馮驥才介紹了此次評獎過程並做了慷慨激揚的發言。 此次頒發的“山花獎”包括:民間藝術表演獎(民間廣場歌舞、民間鼓舞鼓樂);民間工藝成就獎(個人成就獎、集體成就獎)。同時,還頒發了中國民協優秀團體會員單位與德藝雙馨工作者獎以及中國民間文化守望者獎。 作為國家級文藝大獎,“山花獎”是專門為鼓勵民間文藝的挖掘、搶救和創作而設定。該獎設有民間藝術表演、民俗影視音像、民間工藝、學術著作等多個獎項。 中國民間文化守望者人物評選活動是我國第一次為守護民族精神家園的奉獻者設立的獎項,其意義重大深遠。在我國首個“文化遺產日”到來之際,這些長期為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和保護默默奉獻的守望者被推到前台進入公眾的視野。馮驥才稱讚他們是“沉默的脊樑”,是“搶救文化遺產的英雄”。 此次人物評選活動自今年3月16日在新浪網推出後,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網上公眾投票踴躍。最終評選出5位守望者獎和1名特別獎、5位提名獎。
◆中國民間文化守望者獎(5名):王士媛葉星生、李玉祥、鄭雲峰、黃永松 ◆中國民間文化守望者特別獎(1名):夏挽群 ◆中國民間文化守望者提名獎(5名):喬曉光、郭雨橋、樊宇、燕寶薄松年
王士媛:願為民間文學做園丁(組圖)
1984年,王士媛(右)採錄著名滿族故事家傅英仁(左)講述滿族民俗和神話。
王士媛
1987年,王士媛(右三)參加中國民協代表團訪問泰國在一
王士媛
所大學做學述交流。
1996年,王士媛參加全國第六次文代會期間,同著名民俗學家鐘敬文先生合影。
王士媛
二十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個未被人們注視的女性,踏上了自已後來慨嘆為“用上所有時間也乾不完”的畢生事業的漫長征途。她就是終於以自已的勤奮和無私奉獻,成為黑龍江省民間文藝搶救、保護的“領軍人物”—— 願為民間文學做園丁。

成果展示

自1979年至1999年,編輯、出版的書籍

1、《黑龍江民間文學》(大型資料集)21本
2、《鏡泊湖民間故事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王士媛
3、《滿族民間故事選》(一)(與人合編,春風文藝出版社)
4、《滿族民間故事選》(二)(與人合編,春風文藝出版社)
5、《五大連池的傳說》(代人編輯,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6、《黑龍江民間故事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7、《赫哲族民間故事選》(與人合編,上海文藝出版社)
8、《鄂溫克族民間故事選》(與人合編,上海文藝出版社)
9、《梳妝樓》(黑龍江地方風物傳說,北方文藝出版社)
10、《伊瑪堪》(上、下兩卷,參與出版策劃及部分編輯工作,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民間文學作品

《黑小爹――扎蘇里的故事》
《織布格格》
《雙石嶺》
《鯽魚貝子》
《母子山的故事》
《雞尾翎避邪》
《巴隆色被斬》
《三音圖隆格格》
《朱舍里格格》
《石虎精》等滿族民間故事
《木都力莫日根》赫哲族長篇伊瑪堪

發表的文章

《黑龍江舊時四季習俗拾零》
《赫哲族的藝術瑰寶-伊瑪堪》
《民間文藝的一朵新花》(評介達斡爾族長篇說唱《少郎和岱夫》)
《民間文學要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從文學角度看<穆天子傳>》(翻譯蘇聯著名漢學家李福清著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