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王城崗古城
- 出土地點: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鎮與八方村之間、潁河與五渡河交匯的台地
- 所屬年代:中晚期
- 土地面積:1萬平方米
遺址結構,考古歷史,出土文物,史料記載,
遺址結構
王城崗遺址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鎮與八方村之間、潁河與五渡河交匯的台地上,南眺箕山、北依嵩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1975年河南省文物考古部門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工作,證實王城崗古堡為東西並列兩座。東城因五渡河西移被沖毀,只剩下南牆西段,殘長約30米,西牆南段殘長約65米,西城的夯土城輪廓基本清楚,四面城牆基礎多有保存。西城垣略呈正方形,周長約400米。西城的東牆也就是東城的西牆,南牆長約82.4米,西牆長約92米,北牆東段因水沖損,殘長約29米。在城址內還殘留著與城牆同期的夯土建築和其他遺存,如“奠基坑”和窖穴等。已發掘的幾個“奠基坑”內共出土有7具完整的骨架。這些死者與“奠基”有關。
為尋找夏禹之都陽城,考古人員新發現一座面積約為30萬平方米的規模龐大的大型城址和城壕,為研究夏文化、確定夏代陽城的地望提供了新的重要資料。多年來主持發掘工作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方燕明說,新發現的大型城址位於王城崗遺址中部,城址和城壕的年代初步推定為河南龍山文化晚期,即公元前21世紀,已進入夏紀年的範圍。
據專家介紹,大城的北城牆夯土殘留長度370米,殘留高度0.5米-1.2米;北城壕長約630米,寬約10米,殘留深度3-4米,向東通往五渡河;西城壕殘長130米,寬約10米,殘留深度1.5-2米,向南通往潁河。東面和南面的城牆與城壕已被毀壞。城址的城牆夯土呈黃色,土質純淨且堅硬。夯層分數層,層厚0.08-0.30米,基本呈水平狀夯築。對城牆夯土解剖後得知:夯層表面有夯具痕跡,似用河卵石類夯具所夯砸,夯窩明顯。城牆夯土中包含物較少,主要為方格紋、籃紋和細繩紋陶片。城牆夯土為平地起建,逐層夯築而成。
考古歷史
28年前考古工作者曾在這裡發現一座河南龍山文化晚期小型城址、奠基坑、青銅器殘片和文字等,開始引起學術界的關注和重視,有專家稱之為“禹都陽城”。作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預研究”的一個主要研究課題,2002-2005年,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王城崗河南龍山文化晚期城址及周圍的遺蹟進行調查、鑽探和發掘,以探索王城崗城址和相關遺存的性質及其在中華文明起源和形成過程中的作用。在此過程中,發現了這座大型城址。
在2004年的發掘中,還發現了河南龍山文化晚期的祭祀坑、玉石琮和白陶器等,並在遺址中部偏北處發現幾處大面積夯土基址,進一步表明該遺址的重要性。
出土文物
遺址內還出土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等生活用具和生產用具。陶器多砂質與泥質,陶色多灰色,並有棕陶與黑陶。表面多飾有籃紋和方格紋,並有指甲紋和弦紋。另外還發現有早期青銅器遺物。它的地望與文獻記載中的“禹居陽城”相符。對探索夏文化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史料記載
登封王城崗的發掘和禹縣瓦店的發掘都是根據文獻記載,說夏王朝曾經在那裡建過都。特別是登封王城崗,據文獻記載,夏禹,第一個王,曾經在那裡建過都。文獻記載說夏代在這裡建過都,而我們到這裡來找,也正好找到相當於龍山文化晚期的遺址。那么一般人都認為二里頭(遺址)是夏代的東西,是夏代的都城所在地。但是夏代據文獻記載有四、五百年了,你要是光看二里頭,也不過只有200多年。這樣中國的歷史就不一致了:文獻記載說有400多年,你現在說只有200多年,而且二里頭(遺址)的東西經過我們碳14化驗,都是時間很短的,這證明在龍山文化之前還有跟二里頭文化相接的夏代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