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生(原中共武南縣警衛團參謀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坤生(1913-1968) ,中國常州市武進南宅鄉的革命軍人、新四軍戰士。讀過私墊,抗戰期間帶兵起義,後參加新四軍。歷任中共武南縣警衛團參謀長、解放軍營長、軍事政治教官、軍事機關副科長、副處長等職,輾轉多地。解放後擔負地方經濟部門領導職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坤生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籍貫:武進南宅鄉
  • 出生日期:1913年
  • 逝世日期:1968年
人物生平,參軍始末,

人物生平

王坤生(1913-1968),中國常州市武進南宅鄉的革命軍人、新四軍戰士。曾於民國28年(1939年,日軍占領期間)伺機擊斃駐運村(前黃鎮運村,位於常州市武進區前黃鎮南端)的日軍頭目三澤,名揚常州無錫一帶,進而收集槍枝,拉動起義隊伍,不斷擴充實力,與日軍周旋。中間曾投靠漕橋的地方游雜武裝蘇立金部、和平軍楊玉亭部等部隊,試圖尋找希望,卻屢屢碰壁。中共太滆工委知其是當地代表人物,苦尋抗日救國良方而不得,便按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戰略方針,派部下前去爭取,凝聚統戰力量。經武南縣領導及親友的啟發鼓勵,他決意棄舊圖新,轉向共產黨,於是串聯親信,取出藏匿槍枝,策動武進當地偽軍反正(加入新四軍共同抗日),被編入武南縣警衛大隊,任大隊長。1942年後,中共太滆地委批准他為特別黨員,委任為錫武宜支隊第二大隊大隊長,調往新四軍16旅部學習,使其在革命的大熔爐中受到鍛冶,成為堅定的革命戰士。在抗戰期間,他曾率部智襲橫林鎮附近的富岸上偽軍據點,繳獲槍枝、彈藥。後來隨軍北撤,歷任武南縣警衛團參謀長、解放軍營長、軍事政治教官、軍事機關副科長、副處長等職。解放後,擔負地方經濟部門領導職務。“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迫害摧殘,含冤病故。1980年4月26日,得到地方政府的平反,平冤昭雪。

參軍始末

據中國武進縣委統一戰線工作部編撰的《武進縣統戰志》(1989年版)記述,王坤生原是和平軍第十預備師楊玉亭團長轄內的三營營長,駐守武南中心部位的運村,部隊裝備很好。中共太滆地委分析了具體情況,認為王坤生是工人出身,刺殺過日軍三澤隊長,具有民族氣節,能被爭取過來。於是從民國30年(1941年)起,中共武進(又稱武南)縣委先後通過運村士紳繆文衡、小漕區區長沈秉清去做王坤生的統戰工作,希望他棄暗投明。王坤生思想雖有觸動,但有疑慮,一時難下決心。
某日,共產黨員李華楷被王坤生部下抓去,王坤生不但沒有殺他,還友善地請他吃飯,放行時還給了5元錢路費。上級發覺他對新四軍態度曖昧,怕養虎為患,便施展了調虎離山計,於民國31年(1942年)初把他調到浙江寧波,剝奪了他的實權。王坤生到寧波後,勢孤力單,深感處境不妙,於是5月上旬,他在沈秉清的陪同下,會見了地委書記陳立平,要求參加新四軍。
接著,王坤生在武南進行了幾天緊張的秘密活動,把原本與日軍打埋伏留在武南的舊部快速集中起來。又通過串連活動,策反一部分偽軍帶槍來投奔。不到半個月,已經有了兩個連的武裝。縣委把這支武裝定名為武南縣警衛大隊,委任王坤生為大隊長,縣委書記儲少白兼任政委。從此,王坤生公開打出了新四軍的旗號。日軍聞訊,驚恐萬狀,連續召開會議商討對策。許多偽軍頭目和偽方人員,如遭晴天霹靂,嚇得瞠目結舌,有些變得老實起來,有些表示嚴守中立,還有部分偽軍拖槍前往縣警衛大隊投誠。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說新四軍了不起,把這樣一個人物也爭取過來了。後來,王坤生感覺自己的一些舊習不能適應新四軍的要求,就主動向儲少白提出,到新四軍十六旅旅部去學習,地委批准了他的要求。在旅部學習期間,區黨委書記江渭清親自做他的工作,使他進一步認清了革命真理。最終經王香雄和林勝國介紹,被吸收為中共特別黨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