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福(工藝美術大師)

王啟福(工藝美術大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啟福,男,1975年出生於歷史底蘊深厚的文化名鎮——仙遊度尾鎮,大福明清家具掌舵人,從事木雕工藝美術工作二十多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啟福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75年
  • 出生地:仙遊度尾鎮
簡介,生平,作品,言論,榮譽,

簡介

王啟福現為仙遊縣人大代表、仙遊縣政協常委、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理事、中國紅木古典家具理事會副理事長、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理事、福建省古典工藝家具協會副會長,莆田市工藝美術協會名譽副會長、莆田市工精榜備藝美術協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兼副秘書長、仙遊縣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第三屆仙遊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

生平

王啟福,出生於中國古典工藝家具之都——仙遊。自幼生長於祖上遺留下來的清代古居,年代久遠的雕花隔斷肯閥、繞樑飛龍浮雕石面等古樸元素深深吸引著王啟福,也正是這些歷史底蘊的薰陶,為他的雕刻藝術創作埋下了重要的伏筆。1990年在故鄉開始學習雕刻技藝,這箇舊時稱作“文賢里”的文化名鎮,是國畫大師李耕、“仙作”鼻祖郭懷的故里。自幼深受這塊土地的歷史文化底蘊薰陶使得王啟福的雕刻技藝日臻完美,更使得其藝術風格渾然天成。1992年,王啟福毅然來到美術專業學府——廈門工藝美術學院雕塑專業深造,進一步增強了雕刻技藝之外的美學專業知識。2001年,畢業後的王啟福先生回鄉創辦了大福明清家具有限公司。在大福的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到過程中,王啟福深感這種傳統的雕刻技藝和深厚的家具文化底蘊應該從大福走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大,了解“仙作”,於是在企業管理的閒暇之餘,他常常到各個職業學校進行美學和雕塑及仙作知識的授課,兢兢業業二十餘載,憑藉踏實、誠懇的為人品性和巧奪天工的雕刻技藝,工藝大師王啟福廣得業內外各界人士的一致首肯和讚譽。
王啟福
與省長黃小晶親切交談
吾朝經暮史,聞中華民族自龍之化身伊始,乃得今人常謂“龍的傳人”。從上古,始祖以龍之圖騰供之,祭之。至秦漢後,帝王專屬。各等御品以龍之名冠之。龍文化,釋以諸子百家爭鳴之源,民族之脊樑也。
龍之形,角似鹿,頭似駝,頸似蛇,腹似蜃,鱗似魚,乃多元一體,和諧共存;龍之身,可顯可藏,能弱能強,可謂變幻莫測;龍之性,春分時翱於天,秋分時潛於淵,汲天地之精華,取萬物之靈氣。
以雙龍置於吾業之根本,大福之人當如龍之形,凝聚以多元化,而使大福百花齊放,大氣凜然。大福之業當如龍之身,能屈能伸,求新求變,霸氣而不可失沉穩,大福之本,當如龍之性,天人合一,博採眾長,胸懷天下,吐納百川。
龍之興騰,萬物歸宗。呼風喚雨,福澤黎民。龍之百態,吉祥如意之象也,世人之推崇,亦是祈福,祈願龍游四海,蒼生之萬福也。蒼生萬福,天下之福,天下之福,大福之胸襟也!
謂此,大福之虛懷若谷,乃願世間有福!
追根溯源,大福之願景亦古今世人之所求。“福者,備也,備者,百事之名也。”《禮記》如是雲。亦有《尚書洪範》曰:“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福之源,福之願,千百年天下人之心之歸宿也。康熙大帝為顯其孝,乃得“天下第一福”。其福蘊“多子、多田、多才、多壽、多福”。
福可承五行,可謂九州之命脈也。有福者,人可興,家可昌,國可強,吾之執於藝術孜孜不倦,亦求修身,齊家,國盛世。催乃簽定吾父輩亦寄寓吾祈福,諧啟福,另期許,以福啟,得福終,終可使吾之業有大成,而致有力傳福天下。《國語晉語》有云:“唯厚德者能受多福”。吾畢生循若水之上善,載物之厚德,願紙鑽只能受福,旬蒸頸願吾身有 福,吾業有福,天下有福!
福之無形而為浩然蒼宇間眾生所求,龍之希音而為時空縱橫里萬代主旋。誠如老子《道德經》所云:“大象無形,大音希聲”。以龍騰呈大福,以求至高至極之和諧,以臻藝術之道者無上修為。聚龍之象,福之厚,妄求“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之境,致吾身超然物外,致大福經天緯地,以大家之風範傳藝術之一脈相承。
故而,結緣於此,以雙龍盤踞,呈大家風範,惟浩然福心,祈福臨大家。

作品

王啟福作品
2003年知足常樂(工藝類)被評為第二屆中國國際禮品展覽會《首屆中國禮品設計大賽》銀獎。
2004年榮獲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暨《中國工藝美術優秀作品評選》金獎。
2004年木雕作品《觀音》,榮獲中國仙遊首屆工藝品博覽會金獎。
2004年木雕作品定付淚匙《十八羅漢》在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第六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幾民灶暨《中國工藝美術優秀作品評選》獲中國工藝美術特別金獎。2004年《節不辱》作品在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第六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暨《中國工藝美術優秀作品評選》榮獲中國工藝美術銅獎。
2004年王啟福先生撰寫的論文《創獨家之奇美,攜眾人共興達》,榮獲北京2004年“中國傳統文化暨工藝美術的傳承與發展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獎。
2005年漁樵耕讀作品在2005中國(中山)紅木古典家具展覽會上經評選,榮獲特別金獎。
2005年四季花書櫃作品在中國仙遊古典工藝家具精品(北京)展覽會優秀作品評選活動中榮獲金獎。
2007年作品頂箱櫃(四季花)在中國仙遊古典工藝家具精品(北京)展覽會優秀作品評選活動中榮獲銀獎。
2007年中國創造藝術家AAA,依據《中國創造民間文化品牌評定(民間文化品牌人物藝術家的標準)試行草案》,經中國創造民間文化品牌評選組委會評審,王啟福先生被授予“民間文化品牌藝術家”。
2007年王啟福先生相關資料被載入《時代足跡——與時俱進的中華兒女》(珍藏版)。
2008年《十八羅漢圖》入選《中國古典家具經典款式圖文大系》。
2008年評為福建古典工藝家具行業“重質量、守信用”企業。
2008年酸枝十一件套沙發在首屆中國“海絲”工藝品博覽會“海絲杯”作品評選中獲得銀獎。
2008年紅酸枝牡丹(床)在首屆中國“海絲”工藝品博覽會“海絲杯”作品評選中獲得銀獎。

言論

王啟福說,工藝美術的創作是永無止境的。中國是文明古國,也是歷史悠久、舉世聞名的工藝美術大國。早在幾千年前就有雕刻家具和手工藝品。手工藝品是“用”、“藏”與“美”的統合藝術品。從起源的角度,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人類文化的起源期。人類學研究表明,在從猿到人的轉變過程中,人類曾經歷了一個使用天然木石工具的階段。當人們發現天然木石工具不能適應需要時,便產生了改造或重新製造的欲望。在開始動手製造時,造物文化便由此產生了雕刻與家具等工藝。他說,藝術是相通的,木雕與傳統家具本身就有許多關聯之處。雕刻是傳統家具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高品位的審美體驗,有助於把傳統家具打造得更具藝術感和藝術價值。

榮譽

2003年王啟福先生當選為仙遊縣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
2003年作品:知足常樂(工藝類)被評為第二屆中國國際禮品展覽會《首屆中國禮品設計大賽》銀獎。
2003年榮獲第二屆中國國際禮品展覽會《首屆中國禮品設計大賽》銀獎。
2004年王啟福先生當選為第三屆仙遊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
2004年王啟福先生當選為莆田市工藝美術協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兼副秘書長。
2004年榮獲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暨《中國工藝美術優秀作品評選》金獎。
2004年木雕作品《觀音》,榮獲中國仙遊首屆工藝品博覽會金獎。
2004年木雕作品《十八羅漢》在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第六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暨《中國工藝美術優秀作品評選》獲中國工藝美術特別金獎。
2004年榮獲中國仙遊首屆工藝博覽會金獎。
2004年《節不辱》作品在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第六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暨《中國工藝美術優秀作品評選》榮獲中國工藝美術銅獎。
2004年王啟福先生撰寫的論文《創獨家之奇美,攜眾人共興達》,榮獲北京2004年“中國傳統文化暨工藝美術的傳承與發展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獎。
2005年漁樵耕讀作品在2005中國(中山)紅木古典家具展覽會上經評選,榮獲特別金獎。
2005年四季花書櫃作品在中國仙遊古典工藝家具精品(北京)展覽會優秀作品評選活動中榮獲金獎。
2007年作品頂箱櫃(四季花)在中國仙遊古典工藝家具精品(北京)展覽會優秀作品評選活動中榮獲銀獎。
2007年中國創造藝術家AAA,依據《中國創造民間文化品牌評定(民間文化品牌人物藝術家的標準)試行草案》,經中國創造民間文化品牌評選組委會評審,王啟福先生被授予“民間文化品牌藝術家”。
2007年王啟福先生相關資料被載入《時代足跡——與時俱進的中華兒女》(珍藏版)。
2008年 王啟福先生當選為福建省古典工藝家具協會副會長。
2008年《十八羅漢圖》入選《中國古典家具經典款式圖文大系》。
2008年評為福建古典工藝家具行業“重質量、守信用”企業。
2008年酸枝十一件套沙發在首屆中國“海絲”工藝品博覽會“海絲杯”作品評選中獲得銀獎。
2008年紅酸枝牡丹(床)在首屆中國“海絲”工藝品博覽會“海絲杯”作品評選中獲得銀獎。
2009年大福工貿有限公司應邀“質量海西”品牌展示參與單位。
2010年榮獲莆田市知名商標。
2010年榮獲福建省名牌稱號。
王啟福和他的黃楊木雕
在國畫大師李耕故里仙遊度尾鎮找尋民間美術的印跡並不難。我在學時就聽到這裡有位字畫裝裱老師傅吳慶澄,名氣不小,現在莆仙地區從事字畫裝裱的師傅多是他的徒子徒孫;在仙遊榜頭壩下工藝村生產車間裡徜徉,就能認識到不少來自度尾的老師傅;在度尾隨處可見埋頭苦幹的工藝師。今天我和朋友一行踏上度尾潭邊去探訪朋友王啟福,清澈的溪水順著青翠的竹林緩緩地流淌,岸邊半山腰遍植文旦柚枇杷樹林,透漏著濃郁的鄉野氣息,很親近。
啟福是通過好友阿偉認識的,前年阿偉在報端發表過評價他木雕作品的文章,知道他創作的作品不俗。從事木雕行業已有十六年頭的啟福,1990年開始當學徒學習傳統木雕技藝,受到工藝前輩方文桃先生的指教,先後在慶財藝雕廠等幾家木雕廠作為導師指導了多年。2001年回鄉創辦“大福”。他的木雕作品頗受人們的喜愛。
1999年作品《達摩》獲“中國工藝美術創作大展”世紀杯銀獎,同年10月沉香《觀音》獲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金獎,2000年大型雕刻《靈山法會》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金獎,2003年9月《知足常樂》獲中國禮品展覽會銀獎,2004年大型黃楊木《十八羅漢》獲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獎。要養家創業這些他的代表作都已經換錢了,他的產品展覽室里我沒有找到這些作品,陳列的多是成批量的木雕行貨。聊天時翻著他的作品相冊發現了這些作品圖片,現在已難與這些作品近距離接觸,沒能體會到觸摸作品的感覺,只能感受著作品照片散發出的氣息。 幾年前啟福和他幾位有志的師兄弟縱觀莆仙木雕技法,各自另闢技法,在沒人開發的領域各尋思路,一位專攻瓜果蔬菜爛葉昆蟲蜘蛛網的表現,一位在山水園林造型上下功夫,而啟福則選擇古典人物衣紋衣式的技法發掘。粗布棉襖紗絹,布的材質紋理成了啟福的研究對象,十多年木雕傳統技法的磨練,成就了啟福在這方面的探索成果。富有不同的質感、衣紋可見啟福在這方面的造詣。
李耕是位大師,他滋養了數以萬計徒子徒孫,莆仙許多民間繪畫和木雕作品造型風格總有揮之不去的李耕影子。李耕筆下的十八學士圖五百羅漢圖等形態各異的各種民間傳說、神話人物形象具有莆仙特色的神態和造型,讓啟福得到了啟發,他的作品也具有濃重的李耕造型風格,有著莆仙人特有的臉譜。因黃楊木質地堅韌光潔,紋理細膩,色黃加象牙,年久色漸深,古樸美觀,硬度適中,是一種雕刻圓雕的最佳材料。溫州樂清黃楊木雕和東陽木雕、青田石雕,並稱為“浙江三雕”。啟福因而喜用黃楊木作雕刻,內容題材大多表現中國民間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如:八仙、壽星、關公、彌勒佛、羅漢、觀音等。作為新一代木雕藝術家,啟福在十幾年的黃楊木雕的創作生涯中,善於利用木料因材施藝,在構思草圖、塑制泥稿、選用木料、操作粗坯、鏤雕細坯、精心修細、擦砂磨光、細刻發紋、打蠟上光、配合底座等十大工序,每道工序都嚴格把關。大型群雕是啟福的拿手好戲,結構虛實相間和富有詩情畫意,其作品刀法純樸圓潤,細密流暢,有著濃厚的生活氣息。啟福的木雕作品藝術手法比較寫實,注重簡潔、樸實、傳神,具有傳統的莆仙木雕技法造型風格。處於山水間仙境裡三三兩兩各有神態的十八羅漢,各有所是的五老圖等,構圖各不相同,無不精雕細琢,不露筆痕。
翻著啟福相冊時,有幾張攝影作品躍入眼帘,這是他外出採風所拍的素材,啟福的視野十分有趣。丟棄在野外的藤箱邊長滿有旺盛生命力的藤類植物;一顆果實飽滿的稻子在微風中搖曳沐浴著陽光;舊屋角落破損的陶盆里長著幾棵小草……也許這是啟福的人生寫照,是對生命渴求。
福之無形而為浩然蒼宇間眾生所求,龍之希音而為時空縱橫里萬代主旋。誠如老子《道德經》所云:“大象無形,大音希聲”。以龍騰呈大福,以求至高至極之和諧,以臻藝術之道者無上修為。聚龍之象,福之厚,妄求“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之境,致吾身超然物外,致大福經天緯地,以大家之風範傳藝術之一脈相承。
故而,結緣於此,以雙龍盤踞,呈大家風範,惟浩然福心,祈福臨大家。

作品

王啟福作品
2003年知足常樂(工藝類)被評為第二屆中國國際禮品展覽會《首屆中國禮品設計大賽》銀獎。
2004年榮獲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暨《中國工藝美術優秀作品評選》金獎。
2004年木雕作品《觀音》,榮獲中國仙遊首屆工藝品博覽會金獎。
2004年木雕作品《十八羅漢》在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第六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暨《中國工藝美術優秀作品評選》獲中國工藝美術特別金獎。2004年《節不辱》作品在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第六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暨《中國工藝美術優秀作品評選》榮獲中國工藝美術銅獎。
2004年王啟福先生撰寫的論文《創獨家之奇美,攜眾人共興達》,榮獲北京2004年“中國傳統文化暨工藝美術的傳承與發展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獎。
2005年漁樵耕讀作品在2005中國(中山)紅木古典家具展覽會上經評選,榮獲特別金獎。
2005年四季花書櫃作品在中國仙遊古典工藝家具精品(北京)展覽會優秀作品評選活動中榮獲金獎。
2007年作品頂箱櫃(四季花)在中國仙遊古典工藝家具精品(北京)展覽會優秀作品評選活動中榮獲銀獎。
2007年中國創造藝術家AAA,依據《中國創造民間文化品牌評定(民間文化品牌人物藝術家的標準)試行草案》,經中國創造民間文化品牌評選組委會評審,王啟福先生被授予“民間文化品牌藝術家”。
2007年王啟福先生相關資料被載入《時代足跡——與時俱進的中華兒女》(珍藏版)。
2008年《十八羅漢圖》入選《中國古典家具經典款式圖文大系》。
2008年評為福建古典工藝家具行業“重質量、守信用”企業。
2008年酸枝十一件套沙發在首屆中國“海絲”工藝品博覽會“海絲杯”作品評選中獲得銀獎。
2008年紅酸枝牡丹(床)在首屆中國“海絲”工藝品博覽會“海絲杯”作品評選中獲得銀獎。

言論

王啟福說,工藝美術的創作是永無止境的。中國是文明古國,也是歷史悠久、舉世聞名的工藝美術大國。早在幾千年前就有雕刻家具和手工藝品。手工藝品是“用”、“藏”與“美”的統合藝術品。從起源的角度,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人類文化的起源期。人類學研究表明,在從猿到人的轉變過程中,人類曾經歷了一個使用天然木石工具的階段。當人們發現天然木石工具不能適應需要時,便產生了改造或重新製造的欲望。在開始動手製造時,造物文化便由此產生了雕刻與家具等工藝。他說,藝術是相通的,木雕與傳統家具本身就有許多關聯之處。雕刻是傳統家具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高品位的審美體驗,有助於把傳統家具打造得更具藝術感和藝術價值。

榮譽

2003年王啟福先生當選為仙遊縣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
2003年作品:知足常樂(工藝類)被評為第二屆中國國際禮品展覽會《首屆中國禮品設計大賽》銀獎。
2003年榮獲第二屆中國國際禮品展覽會《首屆中國禮品設計大賽》銀獎。
2004年王啟福先生當選為第三屆仙遊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
2004年王啟福先生當選為莆田市工藝美術協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兼副秘書長。
2004年榮獲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暨《中國工藝美術優秀作品評選》金獎。
2004年木雕作品《觀音》,榮獲中國仙遊首屆工藝品博覽會金獎。
2004年木雕作品《十八羅漢》在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第六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暨《中國工藝美術優秀作品評選》獲中國工藝美術特別金獎。
2004年榮獲中國仙遊首屆工藝博覽會金獎。
2004年《節不辱》作品在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第六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暨《中國工藝美術優秀作品評選》榮獲中國工藝美術銅獎。
2004年王啟福先生撰寫的論文《創獨家之奇美,攜眾人共興達》,榮獲北京2004年“中國傳統文化暨工藝美術的傳承與發展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獎。
2005年漁樵耕讀作品在2005中國(中山)紅木古典家具展覽會上經評選,榮獲特別金獎。
2005年四季花書櫃作品在中國仙遊古典工藝家具精品(北京)展覽會優秀作品評選活動中榮獲金獎。
2007年作品頂箱櫃(四季花)在中國仙遊古典工藝家具精品(北京)展覽會優秀作品評選活動中榮獲銀獎。
2007年中國創造藝術家AAA,依據《中國創造民間文化品牌評定(民間文化品牌人物藝術家的標準)試行草案》,經中國創造民間文化品牌評選組委會評審,王啟福先生被授予“民間文化品牌藝術家”。
2007年王啟福先生相關資料被載入《時代足跡——與時俱進的中華兒女》(珍藏版)。
2008年 王啟福先生當選為福建省古典工藝家具協會副會長。
2008年《十八羅漢圖》入選《中國古典家具經典款式圖文大系》。
2008年評為福建古典工藝家具行業“重質量、守信用”企業。
2008年酸枝十一件套沙發在首屆中國“海絲”工藝品博覽會“海絲杯”作品評選中獲得銀獎。
2008年紅酸枝牡丹(床)在首屆中國“海絲”工藝品博覽會“海絲杯”作品評選中獲得銀獎。
2009年大福工貿有限公司應邀“質量海西”品牌展示參與單位。
2010年榮獲莆田市知名商標。
2010年榮獲福建省名牌稱號。
王啟福和他的黃楊木雕
在國畫大師李耕故里仙遊度尾鎮找尋民間美術的印跡並不難。我在學時就聽到這裡有位字畫裝裱老師傅吳慶澄,名氣不小,現在莆仙地區從事字畫裝裱的師傅多是他的徒子徒孫;在仙遊榜頭壩下工藝村生產車間裡徜徉,就能認識到不少來自度尾的老師傅;在度尾隨處可見埋頭苦幹的工藝師。今天我和朋友一行踏上度尾潭邊去探訪朋友王啟福,清澈的溪水順著青翠的竹林緩緩地流淌,岸邊半山腰遍植文旦柚枇杷樹林,透漏著濃郁的鄉野氣息,很親近。
啟福是通過好友阿偉認識的,前年阿偉在報端發表過評價他木雕作品的文章,知道他創作的作品不俗。從事木雕行業已有十六年頭的啟福,1990年開始當學徒學習傳統木雕技藝,受到工藝前輩方文桃先生的指教,先後在慶財藝雕廠等幾家木雕廠作為導師指導了多年。2001年回鄉創辦“大福”。他的木雕作品頗受人們的喜愛。
1999年作品《達摩》獲“中國工藝美術創作大展”世紀杯銀獎,同年10月沉香《觀音》獲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金獎,2000年大型雕刻《靈山法會》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金獎,2003年9月《知足常樂》獲中國禮品展覽會銀獎,2004年大型黃楊木《十八羅漢》獲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獎。要養家創業這些他的代表作都已經換錢了,他的產品展覽室里我沒有找到這些作品,陳列的多是成批量的木雕行貨。聊天時翻著他的作品相冊發現了這些作品圖片,現在已難與這些作品近距離接觸,沒能體會到觸摸作品的感覺,只能感受著作品照片散發出的氣息。 幾年前啟福和他幾位有志的師兄弟縱觀莆仙木雕技法,各自另闢技法,在沒人開發的領域各尋思路,一位專攻瓜果蔬菜爛葉昆蟲蜘蛛網的表現,一位在山水園林造型上下功夫,而啟福則選擇古典人物衣紋衣式的技法發掘。粗布棉襖紗絹,布的材質紋理成了啟福的研究對象,十多年木雕傳統技法的磨練,成就了啟福在這方面的探索成果。富有不同的質感、衣紋可見啟福在這方面的造詣。
李耕是位大師,他滋養了數以萬計徒子徒孫,莆仙許多民間繪畫和木雕作品造型風格總有揮之不去的李耕影子。李耕筆下的十八學士圖五百羅漢圖等形態各異的各種民間傳說、神話人物形象具有莆仙特色的神態和造型,讓啟福得到了啟發,他的作品也具有濃重的李耕造型風格,有著莆仙人特有的臉譜。因黃楊木質地堅韌光潔,紋理細膩,色黃加象牙,年久色漸深,古樸美觀,硬度適中,是一種雕刻圓雕的最佳材料。溫州樂清黃楊木雕和東陽木雕、青田石雕,並稱為“浙江三雕”。啟福因而喜用黃楊木作雕刻,內容題材大多表現中國民間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如:八仙、壽星、關公、彌勒佛、羅漢、觀音等。作為新一代木雕藝術家,啟福在十幾年的黃楊木雕的創作生涯中,善於利用木料因材施藝,在構思草圖、塑制泥稿、選用木料、操作粗坯、鏤雕細坯、精心修細、擦砂磨光、細刻發紋、打蠟上光、配合底座等十大工序,每道工序都嚴格把關。大型群雕是啟福的拿手好戲,結構虛實相間和富有詩情畫意,其作品刀法純樸圓潤,細密流暢,有著濃厚的生活氣息。啟福的木雕作品藝術手法比較寫實,注重簡潔、樸實、傳神,具有傳統的莆仙木雕技法造型風格。處於山水間仙境裡三三兩兩各有神態的十八羅漢,各有所是的五老圖等,構圖各不相同,無不精雕細琢,不露筆痕。
翻著啟福相冊時,有幾張攝影作品躍入眼帘,這是他外出採風所拍的素材,啟福的視野十分有趣。丟棄在野外的藤箱邊長滿有旺盛生命力的藤類植物;一顆果實飽滿的稻子在微風中搖曳沐浴著陽光;舊屋角落破損的陶盆里長著幾棵小草……也許這是啟福的人生寫照,是對生命渴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