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昌(原濱海區勞動模範)

王同昌(1896~1987.11) 莒南縣王家坊前村人。出身貧農。194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村農民救國會會長。他約集部分農戶成立變工組,實行精耕細作,糧食畝產達到150公斤,花生畝產皮果170公斤。翌年1月,出席濱海區勞動英雄大會,被授予勞動模範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同昌
  • 民族:漢
  • 出生地:莒南縣王家坊前村人
  • 出生日期:1896
  • 逝世日期:1987.11
  • 主要成就:他實行精耕細作,糧食畝產達到150公斤,花生畝產皮果170公斤
    翌年1月,出席濱海區勞動英雄大會,被授予勞動模範稱號。
王同昌(1896~1987.11) 莒南縣王家坊前村人。出身貧農。194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村農民救國會會長。他約集部分農戶成立變工組,實行精耕細作,糧食畝產達到150公斤,花生畝產皮果170公斤。翌年1月,出席濱海區勞動英雄大會,被授予勞動模範稱號。
1953年,他以自己的互助組為基礎,成立了取名為“新建”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同年冬,轉為高級農業合作社,他擔任副主任。到1954年秋,入社農民增至33戶,需增加700多元資金才能使第二年的生產正常進行。為解決生產資金不足的困難,王同昌率先投資100元,帶動其他社員紛紛投資,使資金不足的問題得到解決。1955年,毛澤東主席把有關該社的報告擬題為《解決生產資金不足的困難》,收入中共中央辦公廳編輯的《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一書,並為該文寫了編者按,指出:“這個合作社的經驗也證明,適當地,不是過多地,並且是在啟發社員有了充分的覺悟以後,對於貧苦社員又加以照顧等項條件之下,發動社員投資,解決合作社生產資金不足的困難,是完全可能的。”1957年,王同昌改任支部委員,他提出的改土治水建議被村里採納,把4000米的土渠改為石渠,並新修8道石渠;學習厲家寨整“三合一”梯田的經驗,使800畝土地變成旱澇保收的豐產田。1968年,村里採納他的建議,與縣外貿部門合辦石刻廠,利用本村儲量豐富的蛇紋石化大理岩資源,加工成工藝品出口,產品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1974年,他同本村十幾名老人一起向全縣發出倡議,實行殯葬改革。1977年7月,他出席了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