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叢(山水藝術家)

王叢(山水藝術家)

1968年出生於山東濟南。1993年畢業於山東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專業,1994年至1998年在煤炭工業部駐美國公司工作。2000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賈又福山水畫工作室碩士研究生班深造。2002年至今在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力學與建築工程學院工作,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2005年兼職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研究生院,客座副教授,教授山水畫碩士研究生導師課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叢
  • 出生地:山東濟南
  • 出生日期:1968年
  • 畢業院校:山東藝術學院
  • 主要成就:碩士研究生導師
  • 代表作品:《庭院》
所獲榮譽,庭院作品,花鳥作品,書畫作品,作品鑑賞,藝術評論,

所獲榮譽

作品刊登於《全國高等美術院校中國畫優秀作品選》、《水墨研究》、《美術研究》、《中國畫》、《國畫家》、《收藏雜誌》、《美術報》、《中國美術館》、《中國美術》、《賈又福山水畫教學概要》、《賈又福山水畫教學實踐之臨摹篇、寫生篇、創作篇》、《美苑》、《美術》、《美術觀察》等。出版個人選集《庭院》、《當代山水畫八人作品集》、《東方航空》等。論文發表於《世界藝術》、《齊魯藝苑》、《藝術教育》等刊物。2003年參加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賈又福工作室師生畫展。2004年作品入圍第十屆全國美展,2004年作品入選全國高校青年教師畫展。2006年參加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當代山水畫八人畫展,其中作品《庭院》被中國美術館收藏。2008年個人專輯由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2009年、2010年參加在中國美術館、山東美術館舉辦的賈又福工作室師生畫展。2012年受聘於李可染畫院——研究員。

庭院作品

王叢作品:
王叢
庭院庭院
庭院庭院

花鳥作品

王叢作品:
花鳥花鳥
花鳥花鳥
花鳥花鳥

書畫作品

王叢作品:
書畫書畫
書畫書畫
王叢

作品鑑賞

王叢作品:
山水山水
山水山水
山水山水
山水山水

藝術評論

藝術家王叢談王樹忠
胸中存逸氣 落墨成英豪
——畫家王樹忠
二零零九年元月王樹忠說要出一本新畫集,囑予作文一篇,我不善文字,只能照虎畫貓,其風采恐難以表達清楚。
白駒過隙之美,看人、觀畫亦有同感。認識樹忠雖六年之久,但追溯淵源還會更遠。一九九八年王樹忠隨他的老師劉勃舒去看我外祖父黑伯龍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中國畫遺作展,那個展覽也是時任中國畫研究院院長的劉勃舒與劉曦林、劉龍庭三位先生策劃並主持的。當時我為畫展諸事忙碌與樹忠擦肩而過,未能與這位有才華的畫家相識,二零零三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賈又福工作室師生展時才經朋友引薦與樹忠一面之緣。直到二零零五年九月王樹忠到中國藝術研究院賈又福工作室學習時才得以體會其人其畫之魅力。觀其人中等身材,體魄健美,皓齒,音色洪亮,吐字清晰,眉間有英氣,雙目含神采,早年的鬢髮已被光頭短髮替代,渾身蘊含無限生機,有著地道的俠肝義膽的中國英雄形象。李可染先生說:“可貴者膽,所要者魂,” 王樹忠身上體現出的膽氣與魂魄確是很多畫家所不具備的。
也許是天工地造,樹忠自幼喜愛繪畫,他十四歲參軍,軍營十七載保家為國,在部隊受戴清民先生的培育使樹忠很早就開始了藝術生涯,二十一歲就在中國畫研究院舉辦了個人畫展,轉業後在公安局工作三年, 戎馬生涯二十年練就的氣質,對人的獨到體悟,成就了樹忠與水滸英雄人物的潛移之緣。王樹忠先畫人物後學山水,一九九六年畢業於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定福莊分院,得到李乃宙、崔曉東、李鐵生老師的指導,之前曾拜劉懷山、劉占江、劉勃舒先生為師,也多次受益於吳悅石、崔如琢、韓羽先生的教導。二零零二年深造於中央美術學院水墨人物畫工作室,受教於韓國臻、田黎明等先生。零五年進入賈又福工作室學習。這些位先生都是當代名家,甚至中國畫壇的領軍人物。從樹忠的經歷看他有轉益多師的特點,多年的學習積累使他成為一位全面的中國畫家。
水墨人物畫很難畫,人有其形故有其理,既要符合人體科學、把握結構、又要在皴、擦、點、染、行筆運墨中把人物誇張變形又不失其人形風貌實為難事,王樹忠以大寫意的方式頑強地實現了對中國水墨人物畫的大膽嘗試,以其自身的底蘊豪情創作出獨具風格的水滸英雄譜。
凡事總有發端,王樹忠名字里有個“忠”字,並且是重情重義之人,其才情、友情、情情真摯,與多年的故人仍保持長久的聯繫,對自己的老師、老領導經常去看望,不忘舊恩,這在當下物質利益盛行的潮流中已十分難得。
樹忠三十六歲有了女兒哈佛,昔日持槍躍馬,今朝兒女情長,經常是抱著小女兒畫大創作,他說:“女兒給了我很多靈感和啟發,兒童比我們更真,他們離宇宙更近。” 樹忠與我同歲屬猴,恰是不惑之年,他旺盛的精力和工作熱情令我佩服。觀其人物畫線如刀劍,墨如重錘舞動於紙上,如音樂旋律或激越或舒緩,有流動之美。長幅畫卷行雲流水,隨機生髮,十幾個小時一氣完成,用墨蒼潤得當,布景疏密有序,畫面沒有任何簡單地重複或堆積。看樹忠的山水畫同樣落墨大膽,揮筆狂放,游於萬仞之間,濃黑與亮白相互碰撞,既粗獷又微妙,加以明黃設色,畫面非常明亮,體現他愛憎分明之品格。多年的水墨人物畫功夫運用到山水畫創作中使樹忠如虎添翼,以人物畫的用線勾勒出的樹石、山峰輪廓與濃墨淡彩融合得十分協調,線若青絲,墨同墜石,變化無窮,黑至神秘,雲山霧海,高深莫測。白到透徹,不遮不掩,襟懷坦蕩,似宇宙洪荒,又如人間樂土。矛盾中有統一,和諧間有撞擊,氣吞環宇、神遊太虛,是中國道家的陰陽八卦推算出來的大氣象,是大宇宙與小世界的互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摶虛關係。他的畫從人物到山水從早期的敘事到後期的表現。每個人屬於其特定的載體,我們來自何處,去往何方,生死、靈魂,是幻滅、是永恆這一切被納入我們所從事的造境藝術的個案之中,多種困惑接踵而至,面對萬象造化,心目互異,博大與渺小、崇高與卑微、是樹忠常常談起的話題。藝術探索永無止境,或停頓或徘徊在物象與感受之間,這時的步履是否已經迷失了方向。我們都是由藝及心的過客,或苦難或歡快。王樹忠也曾把自己不滿意的百餘幅作品付之一炬,這是他對藝術的真誠與尊重。
王樹忠與我外祖父黑伯龍先生是同鄉,同屬山東聊城地區,那裡的歷史風物、大運河曾經是古代徽商的樂土,也孕育了象傅斯年、李苦禪、季羨林等大家,樹忠的藝術之路走得堅實而沉穩,無任何做作之態,我們不必等待太久,就會看到樹忠跨越崎嶇的藝道,踏著大師的足跡從未來的天際線邊緩緩地走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