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又凱

王又凱

王又凱,陝西藍田人。出生在北京。生於名門,父親是老一輩革命家汪鋒。少年和青年時期由於家庭特殊原因和特殊的時代背景,經歷過磨難和艱辛。他曾在甘肅、新疆務農多年,對農村生活爛熟於心,後又輾轉各地,乾過很多不同的職業和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又凱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北京
人物簡介,泥人之路,創造泥塑奇蹟,從興趣到摯愛,創作源自生活,勇攀藝術高峰,作品評價,

人物簡介

或許要感謝這種生活的積累,困境中培養了他的激情和一種獨特看世界的視線。所以,當他在工地上偶然看到地基深處那層層膠泥時,就無緣由地喜歡上了。他跳下去,挖了滿滿一桶。他也不知道自己當時挖上來要做什麼,就興奮地帶回到家裡。晚上,隨手揪出一塊泥巴,捏了一個小動物。他愛人不相信那個活靈活現的“藝術品”出自他手,為了證明自己,他當著愛人的面馬上又捏了一個出來。值得一說的是,王又凱的泥人是空心的。他說這是他的獨創,目的就只是為了省泥而已。
王又凱的泥人題材主要反映的是農村人的形象。那些結婚的場面,看戲的場面,一堆人聚在一起聊天的場面,騎著毛驢吼秦腔的農民們陶醉的場面……都是他兒時的印象。他把他以前看過的東西都做出來了。他不用去參考任何資料上的作品,在他心靈深處,這些民生的喜怒哀樂都注入到他的血脈中去了。他不用去發揮什麼,他只要如實地展現就夠了。
捏泥人在陝西是司空見慣的,但王又凱的空心泥人卻賦予了泥人更新的風格。那種濃郁的、粗獷的西北風格,在他手中皆有身影。他的“陝西十大怪”、“黃河系列”、“二鬼”等作品,都出手不凡。僅僅,就憑一種感覺,就憑一種興趣,他用泥人詮釋了他生活中所有給他深刻記憶的“生活”。
王又凱

泥人之路

創造泥塑奇蹟

從未在專業藝術院校接受教育的他,卻創造了一項奇蹟:他的泥塑
作品在西安展出的短短5天時間裡,受到了眾多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
請看——
捏泥人在陝西人眼裡應該是司空見慣的事,可是,要把泥人捏出新
意,捏出風格,恐怕未必能夠輕易做到。近日在西安美院展出的王又凱
的泥塑作品,卻令人開了眼界。

從興趣到摯愛

王又凱的作品帶有濃郁、粗獷的西北風格,不僅形象各異,而且除
了“黃河系列”作品外,其餘皆無雷同。生活所見,隨手拈來,皆能成
塑,大膽誇張,突出重點,要緊的地方根本無章可循。可謂獨樹一格。
無怪乎西安美院院長楊曉陽以“又凱弄泥塑時間很短,他並未有過專業
訓練,但出手不凡,全憑感覺,全憑興趣,可以說是全憑‘天分’二字
,人有才,沒辦法”來評價他。
王又凱是陝西人,從小即對藝術有偏好。後因家庭原因,在文革中
備受磨難,在甘肅、新疆期間與當地勞動人民同吃同住同勞作,因此對
農村生活爛熟於心,後又輾轉各地,乾過很多行當,生活的磨礪為他今
日的創作積累和培養了激情,每每出手不凡且妙思泉涌。
他的泥塑創作出於很偶然的原因,如他自己所說“我捏泥人既非師
從,也非專業,而是偶得膠泥,信手做了幾件作品,竟頗得好評。因此
,激起我兒時在黃河邊上玩耍泥巴的美好記憶,從此一發不可收。”自
從著手捏泥人以來,王又凱開始廣泛接觸各種民間藝術,如剪紙、布藝
、面花等,吸取百家所長,為己所用。此外,國畫中的一些抽象畫法,
也被他運用到泥塑中,以期在“似像非像”之間,突出作品的藝術感覺

創作源自生活

王又凱沒有經過專業的學習,全憑自己在實踐中摸索。也許正是這
個原因,他的作品沒有學院式的那種千篇一律的感覺。想像馳騁之間,
一件件作品也隨之誕生。看著眼前這些形態各異而又詼諧成趣的作品,
你不得不佩服他的豐富的想像力和獨特的創造力。他的作品皆緣於對於
生活中的細緻入微的觀察,如作品《吼起來》,是他一次在鄉下乘車的
過程中,遇到前方有路障,滿車的人都只有在一旁乾等。而旁邊一老漢
踏著腳踏車悠然而過,邊騎車還邊得意地吼著秦腔,這種情景落到王又
凱的眼裡,就產生了一個很好的構思:他讓七個男男女女一起張嘴大吼
,這其中不僅有上了年紀的老人,也有襁褓中的孩子,每個人都是張大
了嘴,一臉陶醉的表情。為了將作品誇張到更為極致的地步,他還讓這
所有人騎到一頭驢上,甚至連毛驢也是大張著嘴,似乎在高唱著什麼。
關中人愛吼秦腔,陝北人愛吼信天游,老陝的特色就通過這件作品中顯
露無疑。
這些泥塑都是僅憑普通膠泥捏制而成,而且從不上色,不燒制,以
期表現出一種黃土地人的質樸本色。由於泥土本身的可塑性極強,你無
法預知一捏之下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所以他七年來所創作出的1000多
件作品,極少雷同,每一件都帶有自己的獨特個性。王又凱還很注意用
同樣的泥塑造出不同的感覺,比如用乾的泥表現人的皺紋或衣服的紋路
,用濕一些的去改造成頭髮或鬍鬚的效果。還有,他的一些作品表面非
常光滑,讓人感覺是塗了一層釉,而實際上不過是經過多次的手指塗抹
而達成的效果。這是他在觀察建築工人幹活時所獲得的啟發。這種啟發
性創造也表現在捏造的手法上。他在初期捏泥塑時,泥塑會很容易“塌
”掉。於是他向別人學習了一種“盤泥法”的塑造方式:把膠泥像盤麻
繩一樣一圈圈地盤起來,這樣就結實多了。可這種方法卻使得他的創作
很受限制,經過長期摸索,他又自創了“空捏法”,即把作品捏成空心
的,這樣可以從里外兩個方向來塑造,更容易塑造出作品的“精、氣、
神”,從而使作品有了更大的表現空間。

勇攀藝術高峰

從沒辦過個人作品展的王又凱,怎么也想不到,他隨意順手捏出的
這些“泥耍貨”竟有這樣大的反響。他說,他一直是抱著“好玩”的態
度來對待泥塑的,可這次展覽上眾多專家學者們的熱情肯定與中肯建議
所形成的“壓力”,卻讓他無法再淡然處之了,他決心在展覽結束後深
入到陝西各地去採風,重新到生活中去學習,創作出更多更美更為人們
所喜愛的作品來。
期待這位“後起之秀”在藝術之路上再攀高峰。

作品評價

沒有見過王又凱這個人,但從友人的講述以及那張小小的宣傳頁——《天生藝人——王又凱的泥人之路》中,我知道了王又凱沒有進過專業的美術院校,也沒有專業的老師指導,他的作品就像傳說中的土地爺一樣突然地就從你的腳下冒了出來。7年來,他的泥人作品已有千餘件。
從藝術譜系學的角度看,王又凱的泥人藝術似乎可以歸在於慶成的套路中。但是,二者又各具特色。於慶成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雕塑系,有著學院的底子,其作品詼諧而不失雅致。王又凱卻對仰韶文化情有獨鐘。這就使得他的作品更多地具有秦人風情。畢竟,仰韶文化的重鎮就在陝西。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西安美術學院院長楊曉陽先生在為王又凱寫的文章中說過這樣的話:“又凱生於名門,雖見多識廣,但文革中倍受磨難,在甘肅、新疆期間與當地勞動人民同吃同住同勞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於邊遠,磨鍊於最下層……”如此經歷,使得身出名門的王又凱不但沒有養尊處優,而且更早也更多地體會了苦難的價值與意義,某種意義上說,正是苦難成全了王又凱的藝術。由於對於民生的喜怒哀樂有著最切膚的體驗,藝術創作中十分重要的對於“從師”的講究也被他一步跨越了。不過,即便如此,要其真正達到王又凱追求的“以形取意,以意取象”的藝術目標還是有難度的。一個沒有受過造型訓練的人是不可能真正做到“以形取意”的。因為以形取意的根本是“形”——準確的造型。那么,王又凱的造型能力又是如何成就的呢?儘管王又凱沒有受過正規的學院造型訓練,但他在“自述”中說自己“兒時便在黃河邊上玩耍泥巴”。這種玩耍的過程本身可能就是一種“完型”訓練,沒有這種玩耍式的“完型”,王又凱的泥塑能夠達到今日的境界也是不可能的。
我在前文說過,王又凱是有著藝術慧根的,這是命中注定的。由此我們也可以斷定他的慧根中天生地有著造型能力。這方面的另一個代表是賈平凹。和王又凱一樣,賈平凹也沒有受過學院的造型訓練。但是,他的《文革的故事》中描繪的著名人物卻形神兼備,他的“良好的造型能力”也有著先天的味道。
兒時的泥巴玩耍、苦難的生活經歷、先天的藝術慧根似乎已經可以成就王又凱的藝術了,但是,別忘了,王又凱的父親正是老一代革命家汪鋒。正是這樣的身世讓王又凱又有了很多普通人想有都沒有的“養眼”機會,沒了這一點,王又凱是很難把自己與鄉間藝人區別開來的。
楊曉陽說王又凱的藝術是“全憑感覺、全憑興趣、全憑天分”,這話固然是說到了點子上。但是,沒有“名門之後”這一點,王又凱要達到今日的成就還是有難度的。可以說,正是這一切,成就了王又凱的藝術慧根,並使之根深葉茂。此時。王又凱是不是職業藝術家,是否受過專業訓練都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藝術畢竟以某種慧黠的形式流溢出來,就像我們已經看到的一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