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昌

王博昌(1906一1938) ,原名王漢儒,字傑三,博興鎮王樓村人。7歲入私塾讀 書,1921年就讀濟南正誼中學。1925年考入北平朝陽大學。一面讀書,一面學習馬克思學說。併兼《北京時報》編輯,寫文章抨擊反動統治勢力,喚起民眾。曾任中共博興縣委書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博昌
  • 別名:王漢儒
  • 出生地:博興縣王樓村
  • 出生日期:1906年
  • 逝世日期:1938年
  • 畢業院校:北平朝陽大學
  • :傑三
  • 性別:男
人物經歷,早年時期,青年時期,濰縣被捕,壯烈犧牲,人物作品,

人物經歷

早年時期

王博昌(1906一1938) ,原名王漢儒,字傑三,博興鎮王樓村人。7歲入私塾讀 書,1921年就讀濟南正誼中學。1925年考入北平朝陽大學。一面讀書,一面學習馬克思學說。併兼《北京時報》編輯,寫文章抨擊反動統治勢力,喚起民眾。

青年時期

1930年畢業回鄉加入中國國民黨,任縣黨部委員,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博興縣師範講習所所長,經常向學生宣傳馬克思主義。他組織和領導了博興抗日愛國學潮。揭露日軍侵略罪行,痛斥國民黨不抵抗政策,並在師生中發展黨員,為革命事業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領導幹部。
1932年“八·四”暴動時任中共博興後備縣委書記。暴動失敗後,他立即著手整頓黨的組織,堅持在白色恐怖下開展黨的工作。不久得知國民黨政府對其通緝逮捕,他同馬千里等離開博興到北京、濟南等地暫避,堅持地下活動。

濰縣被捕

1934年11月在濰縣不幸被捕,押送濟南。在獄中他備受酷刑,仍毫無懼色,並組織領導了絕食鬥爭,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堅貞不屈、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七·七”事變後,國共合作, 國民黨被迫釋放“政治犯”,1937年10月王博昌獲釋出獄。

壯烈犧牲

1938年6月任中共博興縣委書記,率領博興抗日誌願軍進駐博城,攻打灣頭,與日偽軍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 同年8月,率軍南下臨淄,編入八路軍魯東抗日游擊隊第八支隊,他任十三大隊政委。 9月18日,在臨淄六天務與大股日軍遭遇,魔戰中,他為掩護部隊安全撤離,壯烈犧牲,時年32歲。

人物作品

“九一八”事變後,他在《奎山晚照》中疾呼: “雲霞散彩,霧漫橫空,整理堅甲兩刀兵,收拾些殘花敗葉,準備著抗秋風!”激勵 學生“沖歷史之任桔,挽民族之危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