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精選集。從事散文創作多年,迄今已出版散文集《羊肉燒酒》、《那些人,那些事》、《印象》、《秋色滿眼》等。賈平凹、葉辛、趙麗宏等名家都曾對他的散文創作給出過較高的評價。本書中的100篇散文,不但感情真摯,而且極富韻味,相信你讀了之後會愛不釋手。
基本介紹
- 書名:王勉散文精選
-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 頁數:379頁
- 開本:32
- 品牌:上海文藝出版社
- 作者:王勉
- 出版日期:2014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2153118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王勉散文精選》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王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筆名寧子。山東莒縣人。供職於上海市松江區某部門。著有散文集《羊肉燒酒》《印象:王勉散文選》等多部,主編《語文新閱讀》《生命感悟》等各類著作多部。《茶館寫意》收入《中國新文學大系1976~2000》散文卷,《永遠的白蝴蝶》收入《上海作家散文百篇》。《雲間文藝》雜誌主編。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王勉的散文顯得很是從容、沉著,並不見躁急的世俗功利色彩,給人一種以冷靜之心,作鐘情之文的感覺。
——雷達
我覺得,王勉散文創作的表現手法,更多的是借物言志,借景抒懷。他的語言熱烈,思想敏銳,善於寫人,善於寫事,善於描摹事件中的小人物,解剖他們的命運,理解他們的痛苦,觸摸小人物生命生存的無奈,有意揭示人性的本質。
——賈乎凹
王勉散文作品中最大的特色有兩方面,一為對人的刻畫,二為對景的描述,在這兩方面王勉運用文字不僅精準而且貼切。
——高洪波
洪波兄稱王勉的散文給人以溫暖,能讓讀者留下深刻的記憶;雷達稱他以冷靜的心,作鐘情的文;趙長天認為他的散文以獨特的眼光表現生活中的美好;王紀人覺得他的散文營造了詩意的精神家園;楊揚則稱道他筆下的松江生活充實而又飽滿,書寫的是篇篇雅致的散文;郟宗培以朋友的口吻讚揚他用心體悟身邊的人和物;胡平直接了當地說他的散文讀起來很舒服……
——葉辛
我欣賞他對生活中尋常事物的關注和留意。他不是著眼於某種很宏大很高調的東西,而是選取他自己生活中具體而微,卻多多少少感動過他的事件或風土人隋。
——楊揚
百餘篇散文,文字優美,感情真摯,具有情真意切的感染力。
——朱大健
——雷達
我覺得,王勉散文創作的表現手法,更多的是借物言志,借景抒懷。他的語言熱烈,思想敏銳,善於寫人,善於寫事,善於描摹事件中的小人物,解剖他們的命運,理解他們的痛苦,觸摸小人物生命生存的無奈,有意揭示人性的本質。
——賈乎凹
王勉散文作品中最大的特色有兩方面,一為對人的刻畫,二為對景的描述,在這兩方面王勉運用文字不僅精準而且貼切。
——高洪波
洪波兄稱王勉的散文給人以溫暖,能讓讀者留下深刻的記憶;雷達稱他以冷靜的心,作鐘情的文;趙長天認為他的散文以獨特的眼光表現生活中的美好;王紀人覺得他的散文營造了詩意的精神家園;楊揚則稱道他筆下的松江生活充實而又飽滿,書寫的是篇篇雅致的散文;郟宗培以朋友的口吻讚揚他用心體悟身邊的人和物;胡平直接了當地說他的散文讀起來很舒服……
——葉辛
我欣賞他對生活中尋常事物的關注和留意。他不是著眼於某種很宏大很高調的東西,而是選取他自己生活中具體而微,卻多多少少感動過他的事件或風土人隋。
——楊揚
百餘篇散文,文字優美,感情真摯,具有情真意切的感染力。
——朱大健
名人推薦
王勉的散文顯得很是從容、沉著,並不見躁急的世俗功利色彩,給人一種以冷靜之心,作鐘情之文的感覺。
——雷達
我覺得,王勉散文創作的表現手法,更多的是借物言志,借景抒懷。他的語言熱烈,思想敏銳,善於寫人,善於寫事,善於描摹事件中的小人物,解剖他們的命運,理解他們的痛苦,觸摸小人物生命生存的無奈,有意揭示人性的本質。
——賈平凹
王勉散文作品中最大的特色有兩方面,一為對人的刻畫,二為對景的描述,在這兩方面王勉運用文字不僅精準而且貼切。
——高洪波
洪波兄稱王勉的散文給人以溫暖,能讓讀者留下深刻的記憶;雷達稱他以冷靜的心,作鐘情的文;趙長天認為他的散文以獨特的眼光表現生活中的美好;王紀人覺得他的散文營造了詩意的精神家園;楊揚則稱道他筆下的松江生活充實而又飽滿,書寫的是篇篇雅致的散文;郟宗培以朋友的口吻讚揚他用心體悟身邊的人和物;胡平直接了當地說他的散文讀起來很舒服……
——葉辛
我欣賞他對生活中尋常事物的關注和留意。他不是著眼於某種很宏大很高調的東西,而是選取他自己生活中具體而微,卻多多少少感動過他的事件或風土人情。
——楊揚
百餘篇散文,文字優美,感情真摯,其有情真意切的感染力。
——朱大健
——雷達
我覺得,王勉散文創作的表現手法,更多的是借物言志,借景抒懷。他的語言熱烈,思想敏銳,善於寫人,善於寫事,善於描摹事件中的小人物,解剖他們的命運,理解他們的痛苦,觸摸小人物生命生存的無奈,有意揭示人性的本質。
——賈平凹
王勉散文作品中最大的特色有兩方面,一為對人的刻畫,二為對景的描述,在這兩方面王勉運用文字不僅精準而且貼切。
——高洪波
洪波兄稱王勉的散文給人以溫暖,能讓讀者留下深刻的記憶;雷達稱他以冷靜的心,作鐘情的文;趙長天認為他的散文以獨特的眼光表現生活中的美好;王紀人覺得他的散文營造了詩意的精神家園;楊揚則稱道他筆下的松江生活充實而又飽滿,書寫的是篇篇雅致的散文;郟宗培以朋友的口吻讚揚他用心體悟身邊的人和物;胡平直接了當地說他的散文讀起來很舒服……
——葉辛
我欣賞他對生活中尋常事物的關注和留意。他不是著眼於某種很宏大很高調的東西,而是選取他自己生活中具體而微,卻多多少少感動過他的事件或風土人情。
——楊揚
百餘篇散文,文字優美,感情真摯,其有情真意切的感染力。
——朱大健
圖書目錄
真摯?睿智?絢爛
童言是詩
曾經想當兵
老樹
擺渡老人
永遠的白蝴蝶
房東阿媽
種田佬
瓜農
阿秀
那個黑臉漢子
穿風衣的男人
名家的後人
桐鄉長發女
畢卡索的眼睛
解讀艾哈默德
橫濱女孩
老的
憂傷的雨巷
文人徐渭
苦霧中,有顆不滅的星
豐碑,在他手中矗起
茶館寫意
醉人香榧林
靜靜的蘆葦
秋色滿眼
太陽雪
飄雨時刻
銀杏樹之戀
花痕樹影
底樓人家
遙遠的地方
尋找三疊泉
蜀中吟
又到鼓浪嶼
船過葛洲壩
遠村
曾經的蘇州
夜登鸛山
烏鎮意象
水墨煙雨中的老宅
烏篷船
老巷
醉白三看
松江五塔
那一片濕地
秋日梧桐
晨光里的上海
夢中外灘
在淺草
羊肉燒酒
松江鱸魚
醃篤鮮
食蟹季節
品茶
喝粥
老泡飯
吃麵
三月天,啖春筍
東浦老酒
鹹肉的味道
那道羅宋湯
功德林食素記
因小吃而名動天下
抬頭見龍
《平復帖》隨想
名片上的風景
書店春秋
元夜時分燈如晝
墨跡
記憶散落故紙間
顧繡
青田石
臉譜
畫瓷
藍印花布
愛玉
徽墨
讀帖
遺韻
紅酒
春蠶
短歌梟雄
書攤
印象
白髮
走路
渴望爬山
想起了那隻麻雀
鳥窩
春燕呢喃時
秋天的心情
暖冬
岸邊
遠遊
人在旅途
清明祭父
生命感悟
城裡的和山裡的
縱馬揚鞭時
就這樣守在我身旁
附錄
童言是詩
曾經想當兵
老樹
擺渡老人
永遠的白蝴蝶
房東阿媽
種田佬
瓜農
阿秀
那個黑臉漢子
穿風衣的男人
名家的後人
桐鄉長發女
畢卡索的眼睛
解讀艾哈默德
橫濱女孩
老的
憂傷的雨巷
文人徐渭
苦霧中,有顆不滅的星
豐碑,在他手中矗起
茶館寫意
醉人香榧林
靜靜的蘆葦
秋色滿眼
太陽雪
飄雨時刻
銀杏樹之戀
花痕樹影
底樓人家
遙遠的地方
尋找三疊泉
蜀中吟
又到鼓浪嶼
船過葛洲壩
遠村
曾經的蘇州
夜登鸛山
烏鎮意象
水墨煙雨中的老宅
烏篷船
老巷
醉白三看
松江五塔
那一片濕地
秋日梧桐
晨光里的上海
夢中外灘
在淺草
羊肉燒酒
松江鱸魚
醃篤鮮
食蟹季節
品茶
喝粥
老泡飯
吃麵
三月天,啖春筍
東浦老酒
鹹肉的味道
那道羅宋湯
功德林食素記
因小吃而名動天下
抬頭見龍
《平復帖》隨想
名片上的風景
書店春秋
元夜時分燈如晝
墨跡
記憶散落故紙間
顧繡
青田石
臉譜
畫瓷
藍印花布
愛玉
徽墨
讀帖
遺韻
紅酒
春蠶
短歌梟雄
書攤
印象
白髮
走路
渴望爬山
想起了那隻麻雀
鳥窩
春燕呢喃時
秋天的心情
暖冬
岸邊
遠遊
人在旅途
清明祭父
生命感悟
城裡的和山裡的
縱馬揚鞭時
就這樣守在我身旁
附錄
序言
真摯·睿智·絢爛——序《王勉散文精選》
趙麗宏
王勉寫散文幾十年了,他像一個執著勤勞的農夫,孜孜不倦地耕耘在散文創作的園地里。讀他的散文集,猶如欣賞他從自己的園圃里收穫的果實,新鮮,親切,琳琅滿目,清芬沁人。他的散文作品中,有不少膾炙人口的佳作,給人印象深刻。讀他的文字,讀者或許能會心一笑,或許會心靈為之一顫。讀罷掩卷,眼前有難忘的畫面,心裡有悠長的回聲。徐中玉先生曾這樣評價他的散文:“文筆明快,情感真摯,娓娓寫來,生動有味。親情躍然紙上,人情盎然生輝。”這是中肯貼切的評論。
我一直以為,寫好散文,離不開三個字:情,知,文。情,即寫作者真誠的態度,真摯的情感,真實的描述,情,和真連在一起。知,即智慧、知識、寫作者對所表達事物的獨特見解。文,即文采,就是寫作者駕馭文字和謀篇布局的能力,也就是文章的形態。如從這三個方面看王勉的散文,他的作品是耐人尋味的。
感人的散文,貴在一個情字。王勉的散文,很多都是寫他人生經歷中的真實境遇,無論是敘事還是寫人,都是他的真情實感,寫得摯切動人。有些篇章,讓人讀而銘心。如《永遠的白蝴蝶》,寫一個聰明單純的啞女孩,曾被人誤解,最後為救人而溺水身亡。作者當時是一個下鄉知青,對這個可憐的啞女孩充滿了同情,他觀察她,關心她,為童心的純真無瑕而感嘆。他坐在田邊為啞女孩吹口琴的景象,猶如一幅深情的油畫,是那個時代純美的記憶。再如《房東阿媽》,也是一篇記事散文,寫一位善良而有個性的村婦,文字質樸,故事也不算跌宕,讀者卻記住了這位房東阿媽。這篇散文,以真情動人。這真情,有兩個層面:一是文中老人的正直善良和親人般的關愛,寫得自然真實,這是人世問珍貴的愛心;二是文中的“我”對老人的欽敬和懷念,雖沒有很多議論,卻能讓讀者體會到作者真摯的感恩之心。讀王勉的這些文字時,我心有共鳴,因為,我和他有類似的經歷。這類經歷,在有些人的回憶中也許是生命的蹉跎,是不堪回首的歧途,但對一個作家來說,這是財富。出現在王勉散文中的當年情景,並不灰暗,他的文字中,有人性的溫暖,有年輕的心對未來的憧憬。讀這樣的文字,使我想起自己當年的下鄉生活,想起那些曾經為我驅散孤獨,讓我感受人間真情的農民。這樣的經歷,其實影響了我們這輩人的整個人生。
若以“知”字觀照王勉的散文,他的作品也是斑斕多姿,給人美不勝收的感覺。王勉散文涉及的題材和內容極為豐富,他除了寫自己的人生往事,寫他所經歷的事件、他所結識的人物,也寫他的心境,寫他對天地萬物的觀察和思索。可以說,進入他眼帘中的所有一切,都可以被他描繪,都能引發出他的遐想和思索。他在散文中讀書品畫,遊山玩水,博覽四時風景,遍嘗人間美食,讀者可以追隨他的思緒和情致,穿越時空,上天入地,窺見一個讀書人興致盎然的見識和智慧。王勉散文中描繪的事物,似乎是隨手拈來,吃一碗麵,喝一杯茶,讀一本古帖,看一張名片,在他筆下都能衍化成既涵知識,又富情趣的文字。他並非以學者嚴肅的面目出現,而是以一個生活和藝術的追尋者和體驗者,沉醉在自己的文字中,讓讀者也跟著他一起,長知識,開眼界,舒胸臆。我想,作品內容的豐富,取決於作者閱歷、學養和情趣的豐富。
王勉的散文中,有大自然的絢爛多彩的表情,這一點難能可貴。蘆葦,麥苗,銀杏,梧桐,花痕樹影,雪蹤雨聲,在王勉的筆下,都是多情善感的生命,它們在天地問自由生長,有情有愛有個性,也有希冀有期盼。文學作品中對大自然的描繪和抒情,現在被很多人忽略,有人甚至對此不屑,認為這是輕浮無用的文字。這樣的觀點,實在荒唐,也是一種浮躁的表現。一個文學家,怎能面對大自然千姿百態的美妙景象而無動於衷?王勉把他喜歡的自然景物當人來寫,當朋友來寫,它們表情豐富,形態各異,講述著天籟的美妙,講述著它們各自所代表的歷史,也表達著作者內心的嚮往,嚮往遠離喧囂和浮躁,回到自然寧靜的生活中去。王勉在寫蘆葦時,有這樣的感嘆:“我應該在疲於應付這個繁忙的世界時,多來這種地方。我曾幾回在夢中,與所有的蘆葦同日同月同風同雨,自由自在平淡地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我相信,這是作者發自內心的嚮往。
王勉散文的文風,基調是質樸和自然,大多是白描式的文字。然而他的作品面貌卻並不單一,不同的題材,他能用不同風格的文字來表現。寫往事人物,是質樸沉著的文字,時而單純如素描,時而凝重如油畫;寫自然景物,是詩意抒情的文字,如水彩,也如水墨寫意;寫世態風情,是生動詼諧的文字,像幽默的漫畫,也像熱鬧的年畫。王勉散文風格的絢爛多姿,其實是在變與不變之間,變的是外在的形態,如一個人根據不同的季節和場合更換衣服,不變的是內在的精神,即作者的誠懇和睿智。
2014年5月1日於四步齋
趙麗宏
王勉寫散文幾十年了,他像一個執著勤勞的農夫,孜孜不倦地耕耘在散文創作的園地里。讀他的散文集,猶如欣賞他從自己的園圃里收穫的果實,新鮮,親切,琳琅滿目,清芬沁人。他的散文作品中,有不少膾炙人口的佳作,給人印象深刻。讀他的文字,讀者或許能會心一笑,或許會心靈為之一顫。讀罷掩卷,眼前有難忘的畫面,心裡有悠長的回聲。徐中玉先生曾這樣評價他的散文:“文筆明快,情感真摯,娓娓寫來,生動有味。親情躍然紙上,人情盎然生輝。”這是中肯貼切的評論。
我一直以為,寫好散文,離不開三個字:情,知,文。情,即寫作者真誠的態度,真摯的情感,真實的描述,情,和真連在一起。知,即智慧、知識、寫作者對所表達事物的獨特見解。文,即文采,就是寫作者駕馭文字和謀篇布局的能力,也就是文章的形態。如從這三個方面看王勉的散文,他的作品是耐人尋味的。
感人的散文,貴在一個情字。王勉的散文,很多都是寫他人生經歷中的真實境遇,無論是敘事還是寫人,都是他的真情實感,寫得摯切動人。有些篇章,讓人讀而銘心。如《永遠的白蝴蝶》,寫一個聰明單純的啞女孩,曾被人誤解,最後為救人而溺水身亡。作者當時是一個下鄉知青,對這個可憐的啞女孩充滿了同情,他觀察她,關心她,為童心的純真無瑕而感嘆。他坐在田邊為啞女孩吹口琴的景象,猶如一幅深情的油畫,是那個時代純美的記憶。再如《房東阿媽》,也是一篇記事散文,寫一位善良而有個性的村婦,文字質樸,故事也不算跌宕,讀者卻記住了這位房東阿媽。這篇散文,以真情動人。這真情,有兩個層面:一是文中老人的正直善良和親人般的關愛,寫得自然真實,這是人世問珍貴的愛心;二是文中的“我”對老人的欽敬和懷念,雖沒有很多議論,卻能讓讀者體會到作者真摯的感恩之心。讀王勉的這些文字時,我心有共鳴,因為,我和他有類似的經歷。這類經歷,在有些人的回憶中也許是生命的蹉跎,是不堪回首的歧途,但對一個作家來說,這是財富。出現在王勉散文中的當年情景,並不灰暗,他的文字中,有人性的溫暖,有年輕的心對未來的憧憬。讀這樣的文字,使我想起自己當年的下鄉生活,想起那些曾經為我驅散孤獨,讓我感受人間真情的農民。這樣的經歷,其實影響了我們這輩人的整個人生。
若以“知”字觀照王勉的散文,他的作品也是斑斕多姿,給人美不勝收的感覺。王勉散文涉及的題材和內容極為豐富,他除了寫自己的人生往事,寫他所經歷的事件、他所結識的人物,也寫他的心境,寫他對天地萬物的觀察和思索。可以說,進入他眼帘中的所有一切,都可以被他描繪,都能引發出他的遐想和思索。他在散文中讀書品畫,遊山玩水,博覽四時風景,遍嘗人間美食,讀者可以追隨他的思緒和情致,穿越時空,上天入地,窺見一個讀書人興致盎然的見識和智慧。王勉散文中描繪的事物,似乎是隨手拈來,吃一碗麵,喝一杯茶,讀一本古帖,看一張名片,在他筆下都能衍化成既涵知識,又富情趣的文字。他並非以學者嚴肅的面目出現,而是以一個生活和藝術的追尋者和體驗者,沉醉在自己的文字中,讓讀者也跟著他一起,長知識,開眼界,舒胸臆。我想,作品內容的豐富,取決於作者閱歷、學養和情趣的豐富。
王勉的散文中,有大自然的絢爛多彩的表情,這一點難能可貴。蘆葦,麥苗,銀杏,梧桐,花痕樹影,雪蹤雨聲,在王勉的筆下,都是多情善感的生命,它們在天地問自由生長,有情有愛有個性,也有希冀有期盼。文學作品中對大自然的描繪和抒情,現在被很多人忽略,有人甚至對此不屑,認為這是輕浮無用的文字。這樣的觀點,實在荒唐,也是一種浮躁的表現。一個文學家,怎能面對大自然千姿百態的美妙景象而無動於衷?王勉把他喜歡的自然景物當人來寫,當朋友來寫,它們表情豐富,形態各異,講述著天籟的美妙,講述著它們各自所代表的歷史,也表達著作者內心的嚮往,嚮往遠離喧囂和浮躁,回到自然寧靜的生活中去。王勉在寫蘆葦時,有這樣的感嘆:“我應該在疲於應付這個繁忙的世界時,多來這種地方。我曾幾回在夢中,與所有的蘆葦同日同月同風同雨,自由自在平淡地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我相信,這是作者發自內心的嚮往。
王勉散文的文風,基調是質樸和自然,大多是白描式的文字。然而他的作品面貌卻並不單一,不同的題材,他能用不同風格的文字來表現。寫往事人物,是質樸沉著的文字,時而單純如素描,時而凝重如油畫;寫自然景物,是詩意抒情的文字,如水彩,也如水墨寫意;寫世態風情,是生動詼諧的文字,像幽默的漫畫,也像熱鬧的年畫。王勉散文風格的絢爛多姿,其實是在變與不變之間,變的是外在的形態,如一個人根據不同的季節和場合更換衣服,不變的是內在的精神,即作者的誠懇和睿智。
2014年5月1日於四步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