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俊(安徽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

王先俊(安徽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先俊,男,1962年6月生,安徽霍山人,中共黨員,歷史學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畫,安徽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省高校學科拔尖人才,國家優秀教學團隊、安徽省優秀教學團隊、安徽省重點學科“中共黨史”學科負責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

現任安徽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先俊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安徽霍山
  • 出生日期:1962年6月
  • 畢業院校:安徽勞動大學
    安徽師範大學
  • 學位/學歷:歷史學博士
  • 專業方向:中共黨史黨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近現代中國政治思想史
  • 職務:安徽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
  • 主要成就: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畫
    安徽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
    安徽省高校學科拔尖人才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工作分工,社會任職,職務任免,學術成果,課題項目,學術論文,論著教材,獲獎情況,

人物經歷

1980.9-1982.2,安徽勞動大學政治系學習
1982.3-1984.7,安徽師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習,獲法學學士學位,畢業留校任教
1998.9-1999.6,北京師範大學法政所訪問學者
2004年7月,安徽師範大學黨委委員、教務處處長、招生辦主任
2004.9-2008.12,安徽師範大學歷史學專業學習,獲歷史學博士學位
2008年6月,安徽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2012年1月,皖南醫學院黨委書記
2018年7月,安徽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

研究方向

中共黨史黨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近現代中國政治思想史

工作分工

主持學校(科學院)黨委全面工作。負責宣傳教育、意識形態、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統一戰線、文明創建、國家安全、機要保密等工作。分管黨委辦公室、宣傳統戰部。聯繫馬克思主義學院。

社會任職

全國中共黨史學會理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學會理事、安徽省馬克思主義學會會長、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

職務任免

2018年7月25日,安徽中醫藥大學召開幹部教師大會,安徽省委決定:王先俊同志任安徽中醫藥大學黨委委員、書記。

學術成果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項目等10餘項,在《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共黨史研究》《當代中國史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現實》《黨的文獻》《中國哲學史》《光明日報》等刊物發表論文100餘篇,出版《鄧小平與中共黨史學》《“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基本經驗研究》《近代中國政治思想史》等著作和教材20餘部,獲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二等獎,安徽省優秀教學成果一、二、三等獎。

課題項目

主持課題10餘項,代表性的有:
1.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走向文化強國的理論旗幟”(項目編號12&ZD004),主持人
2.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程與基本規律研究”(項目編號06BKS007),主持人
3. 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清末民初社會主義傳播研究”(項目編號14YJA710028),主持人
4.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項目編號AHSK03-04D16),主持人
5.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項目:“習近平總書記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研究”(項目編號AHSKZ2015D01),主持人

學術論文

發表論文100餘篇,代表性成果有:
1.《五四時期不同思想派別的文化選擇》,《中共黨史研究》1999年第2期
2.《中共黨史學與20世紀》,《中共黨史研究》2000年第1期
3.《新時期黨的教育方針發展變化述評》,《中共黨史研究》2003年第5期
4.《新中國成立初期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中共黨史研究》2007年第5期
5.《五四先進知識分子由“文化革命”到“社會改造”的轉變》,《中共黨史研究》2009年第6期
6.《“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提出的學理探源》,《馬克思主義研究》2010年第4期
7.《正確認識和處理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幾個關係》,《馬克思主義研究》2013年第7期
8.《新時期執政黨建設的歷史進程與基本經驗》,《當代中國史研究》1999年第3期
9.《建國初期的社會變遷與黨對思想文化的整合》,《當代中國史研究》2003年第3期
10.《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鞏固執政基礎的歷史考察》,《當代中國史研究》2006年第2期
11.《新時期的思想解放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發展》,《當代中國史研究》2007年第1期
12.《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幹部教育培訓》,《當代中國史研究》2010第1期
13.《新中國成立初期的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工作》,《當代中國史研究》2011年第2期
14.《1949-1956年中國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的歷史經驗》,《當代中國史研究》2012年第3期
15. 《新中國成立初期黨和政府解決民生問題的思想與實踐》,《當代中國史研究》2013年第3期
16.《陳雲關於嚴格遵守黨的紀律的論述及其當代意義》,《當代中國史研究》2015年第3期
17.《論第三代領導集體對新時期執政黨建設的新貢獻》,《黨的文獻》1999年第4期
18.《江澤民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問題的闡釋》,《黨的文獻》2007年第2期
19.《五四時期的“東方文化救世論”思潮》,《中國哲學史》1999年第2期
20.《關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幾個基本概念的解讀》,《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7年第2期
21.《劉少奇對中國工業化的構想》,《黨史研究資料》,2001年第8期
22.《抗戰時期黨的組織建設》,《黨史研究資料》2003年第6期
23.《毛澤東對中國社會發展目標與模式的建構想》,《毛澤東思想論壇》1997年第6期
24.《鄧小平對中共歷史學功能的運用》,《黨史研究與教學》,2004年第1期
25.《“新啟蒙運動”期間艾思奇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闡釋》,《黨史研究與教學》2010年第3期
26.《新中國成立初期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歷史特點和基本經驗》,《黨史研究與教學》2012年第2期
27.《五四後馬克思主義者的社會改造理論》,《北方論叢》2009年第2期
28.《五四時期李大釗的社會改造思想》,《學習與探索》2009年第3期
29.《五四運動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界》2009年第9期
30.《五四時期瞿秋白對中國文化發展道路的選擇》,《中州學刊》1999年第3期
31.《五四運動與中國現代化進程》,《學術界》1999年第3期
32.《轉型時期的社會分層與執政黨建設》,《學術界》2002年第4期
33.《新時期黨的代表大會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貢獻》,《理論學刊》2008年第10期
34.《黨的創建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特點》,《南都學壇》,2003年第3期
35、《對鄧小平“宜粗不宜細”原則的考辨》,《北京黨史》2003年第3期
36.《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整體性》,《思想理論教育》2011年第7期上
37.《完整準確地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性內涵》,《思想理論教育》2013年第3 期上
38.《新中國成立初期黨的幹部隊伍建設》,《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學報》2011年第5期
39.《新中國成立初期黨保持和維護純潔性的歷史經驗》,《中國浦東幹部學院學報》2012年第5期
40.《毛澤東“中國夢”的思想遺產及其當代意義》,《中國浦東幹部學院學報》2014年第6期
41.《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增產節約和反浪費運動》,《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學報》2013年第5期
42.《“中國應對人類有較大貢獻”思想:從毛澤東到習近平》,《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學報》2015年第1期
43.《“中國夢”的歷史和思想邏輯》,《觀察與思考》2013年第10期
44.《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胡錦濤文化建設思想論析》,《觀察與思考》2015年第6期
45.《關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學科建設的幾個問題》,《安徽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
46.《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史研究的幾個問題》,《安徽師範大學學報》2010年第3期
47.《中共十八大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安徽師範大學學報》2013年第1期
48.《理論與實踐雙向互動:抗日戰爭時期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安徽師範大學學報》2015年第3期
49.《中共“二大”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3年第1期
50. 《增強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學的歷史深厚度》,《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3年第11期

論著教材

出版論著教材工具書等20餘部,代表性成果有:
1.《鄧小平建黨思想研究》(合著),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2.《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合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合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鄧小平與中共歷史學》(合著),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近代中國政治思想史》(合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6.《“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獨著),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進程和基本經驗研究》(合著),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獲獎情況

1.《鄧小平與中共黨史學》,獲2005-2006年安徽省社會科學文學藝術出版獎(社科類)著作一等獎(2009)
2.《論第三代領導集體對新時期執政黨建設的新貢獻》(論文),獲安徽省第五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二等獎(2001)
3.《九十年代兩岸關係》(著作),獲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2000)
4.《建國初期的社會變遷與黨對思想文化的整合》,獲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2006)
5.《高師院校實驗室建設與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研究》,獲安徽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005)
6.《文化素質教育公選課課程體系研究》,獲安徽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005)
7.《“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教學改革的成果(含教材)》,獲安徽省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200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