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儀田,男,重慶人,現任西安陝鼓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設計研發部技術總監、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王儀田一直堅守在大型軸流壓縮機、大型連續式跨聲速風洞壓縮機、高空飛機發動機抽氣試驗用壓縮機、軸流與離心壓縮機匹配等技術研發的領域,改寫了中國壓縮機依賴進口的歷史,被稱為“中國製造的鼓動者”。
王儀田所領導的研發團隊為國產大型壓縮機從無到有的過程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並為推動我國大型、高效節能軸流壓縮機技術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基本介紹
個人榮譽,人物生平,
個人榮譽
2015年4月28日,王儀田博士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2014年10月16日,王儀田博士獲得首屆“全國傑出工程師獎”
2012年4月18日,王儀田博士獲得中國“五一勞動獎章”提名同年4月26日獲得中國五一勞動獎章
2010年10月,王儀田博士被授予陝西省流體力學崗位“三秦學者” 特聘專家
2005年4月28日,王儀田同志被授予“西安市勞動模範”稱號
AV100軸流壓縮機獲得國家進步二等獎
50MW煤氣聯合循環發電CCPP裝置用軸流+離心串聯式軸流壓縮機,榮獲中國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陝西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機械聯合會一等獎
硝酸“四合一”機組,獲陝西科技進步一等獎
人物生平
在寂寞中積蓄力量
1990年,年僅25歲的王儀田來到位於西安東部的臨潼縣,進入陝鼓從事軸流研發、設計工作,從未學過壓縮機基本原理的他成了不折不扣的行業“門外漢”。為了儘快投入工作,王儀田找來了有壓縮機“兵書”之稱的《軸流式壓縮機原理》,近300頁的厚本,他逐字逐句研讀,前後有七遍之多。當年,德國在壓縮機方面的技術領先世界,為了學到更為先進的壓縮機技術和理念,從未學過德語的王儀田,就靠一本德漢詞典,一個詞一個詞地“翻譯”,很快便掌握了軸流壓縮機的基本原理。
一有機會,他就抓住廠里的軸流式壓縮機專家求教取經,還經常借閱專家和前輩的工作筆記,抄下來回家認真學。沒過多久,王儀田就掌握了軸流壓縮機技術,並開始鑽研軸流壓縮機技術的核心程式。到1997年,我國向印度出口第一台國產軸流壓縮機時,王儀田在氣動設計方面已成為行業內公認的專家,在與印度專家技術交流中已成為重要的中方成員,受到了外方專家的尊敬。24年來,憑著自己的勤奮和執著,王儀田先後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撰寫、發表論文數十篇。
在創新中挺起脊樑
在大型軸流式壓縮機領域,有一個世界公認的難題,即連續式跨聲速風洞壓縮機組技術。目前,這一技術只有西方極少數已開發國家掌握。由於這一技術主要用於航空航天飛行器的空氣動力學研究,西方不僅在技術上對我國嚴密封鎖,而且產品出口也不允許。作為研究軸流壓縮機技術的王儀田,實在不甘心。從1999年起,王儀田帶領研發團隊開始研製我國第一套連續式跨聲速風洞壓縮機組。
那些日子是王儀田研發團隊最為艱辛的一段攻關探索路程。為了攻克技術難題,在歷時9年間的3200多個日子裡,王儀田不是獨自在辦公室翻譯、查閱資料,就是和團隊成員們一次次地做氣動性能實驗,不知放棄了多少個節假日與親人團聚的日子。
艱辛的歷程最終迎來希望,王儀田和他的團隊陸續攻克了氣動、油氣密封、防腐蝕、低雷諾數下防止喘振、轉子動力學、高轉速控制精度等一系列技術難題。2014年3月27日,由王儀田帶領團隊研製的我國首套生產用連續式跨聲速風洞壓縮機在用戶現場運行成功,性能完全達到或超過各項設計指標要求,成功填補了國內空白,打破了國外對該項技術的壟斷。
王儀田告訴記者:“壓縮機相當於風洞的心臟,是風洞系統的核心設備,我們在這一領域的技術提升,大大提高了我國在世界風洞領域的地位。目前我們的研發團隊正在研製更大型的連續式跨聲速風洞壓縮機組,等產品研發成功時,國產諸多飛行器的很多試驗就可以在國內更高效率地進行,將有效推動航空航天技術的研究與提升。”
在競爭中收穫果實
從軸流壓縮機誕生起至今的100多年裡,西方國家的產品到上世紀80年代還一直牢牢地在市場份額中占據著絕對壟斷地位。
從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起,中國重工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期,冶金行業用的軸流壓縮機需求一路上揚,中國軸流壓縮機占全球市場的比例一再提高。乘著這股市場東風,王儀田和他的夥伴們年年進行技術改革,在大型高爐用軸流壓縮機技術方面不斷取得重大突破。到2013年,王儀田團隊研發的大型高爐鼓風機技術已能套用到寶鋼5000立方米級高爐,並將取代長期使用的國外產品,這標誌著我國在這領域已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目前,陝鼓動力的軸流壓縮機套用領域已從冶金領域擴展到風洞、高空模擬抽氣試驗、石化、煤化工、硝酸、製藥、環保等領域,各類軸流壓縮機組不僅占據國內九成以上的市場份額,而且還銷往歐洲、南美、中東地區。陝鼓在市場競爭中已趕上歐美已開發國家,目前已成為世界三大高爐鼓風機製造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