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俺尚,福建晉江人,祖上為乾隆時期貢茶製造成員之一,1862年經晉江渡海前往台灣省渡過黑水溝輾轉來到府城台南,1862年秋在媽祖廟前創立了府城第一家茶莊,取名為“德興茶莊”,主營大陸茶葉,1878年王俺尚在台灣省內推行種茶辦廠,舉辦同鄉茶會達二十年之久,當地人傳說很多。王俺尚1915年逝世。
基本介紹
- 本名:王俺尚
- 所處時代:清
- 出生地:福建晉江
- 職業:茶莊老闆
創業經歷,敖歌點評,
創業經歷
《德興茶莊》又名王德興茶莊,坐落在台北市長春路14之1號1樓,史創於1862年秋,五代相傳(實為四代),茶莊傳到第三代傳人時期因經營方式問題而停業近20年,於第四代王雅鈴,王俊欽姐弟倆移入台北市長春路重新復業,因“德興”被人註冊,所以只能將“興”變為“德”。因此也就成了現在的“王德傳”茶莊,時任負責人王雅鈴表示,之所以改成“王德傳”是因為王德興商號已被登記,改成“傳”則是代表傳承的意思。
“王德傳”累積百年豐富的經驗,王雅鈴,王俊欽姐弟倆從中體會到以新的方法來詮釋傳統中國茶,使茶葉以新的面貌,面對新一代的茶客。首開一間小小的不到30平方米的新茶莊,提供一個全新概念的賣場空間,簡潔時尚的裝潢風格,每一個品項都有清楚的標示和定價,無論新手或行家,都可以一目了然,強烈展現出品牌概念。
接班人王雅鈴在美國接受西式教育,在行銷領域待了快10年,時常出國,看到外國人能把茶做得有感情,而台灣卻是瘋狂迷戀咖啡,當時便有想法湧入王雅鈴心中,她覺得為什麼咖啡能成功入侵台灣,深植年輕人心中,但一談到茶卻讓人感到老氣橫秋,似乎喝茶文化只局限於某個年齡層。因此,王雅鈴想和年輕人建立情感,把他們找回來,讓它們有機會了解茶,讓茶年輕化,源遠流長。另一接班人是王俊欽,他本身學工程的,但從小對茶有濃厚興趣,對於茶的研究20多年來沒有間斷,為了尋找好茶葉,他遠赴中國各大茶區,尋找無污染,天然生長的茶葉。王雅鈴與弟弟分工合作,她負責拿手的行銷。技術方面交給王俊欽。
敖歌點評
不論“王德傳”能否做大做強,我們看到的是王俺尚的後輩們作為,在完全接受西化教育和現代工業文明的打壓下,依然有人能因茶的情感而還原歷史的責任。
在茶界,我們完全可以因王氏姐弟倆而自豪,他們本應該有更能賺錢的去處或發財的空間,他們同樣可不需要“百年老字號”也能生存。可他們沒有,復興“王德興”茶莊對茶界人士三天兩頭換名號的來說,是一部教科書。對於從30平米起步的王家姐弟來說,或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茶元素的構成一定要合理。今天的“王德傳”已發展成為一家較大連鎖的茶葉專銷企業,這為“百年老字號”的正宗傳人復興提供了一個難得的信號。我國大陸同樣可以尋找出老字號的傳人來完成這些歷史使命,千萬不要出現一些名不正言不順的杜撰體,當然,國有體制的老字號不在我認為的這一範疇,那是歷史問題,其價值同在。
王俺尚雖看起來是一位比生與異鄉和江湖為伍的漢子,可在那個清王朝里,江湖,一直伴隨著中國人遠眺四海,他手捧茶葉,種下“王德興”。我們只能回味他那時也就是一種謀生的方法,一個外鄉人,過一生的吃飽穿暖成為共同的話語。他沒有非凡的成就和強大的勢力,所以他無名。但他因茶葉的命運,卻又為世人傳承一種精神,茶文化精神,也因此而成為了名人,他的子孫們知道他是名人,他所創立的品牌也是心中最有價值的品牌。至於別人怎么說,後人們當然要否定,如是我,也不例外,只因為祖上的心血,就是無價之寶。
將品牌完整呈現是王德傳茶莊負責人王雅鈴的專長,曾是專業經理人的王雅鈴為了了解台灣本土文化,毅然決然離開待了近10年人人稱羨的寶僑加入味全,雖然只有短短3年半,卻是王雅鈴人生中很重要的歷程,在那她看到味全的生命力,與在寶僑所看到的層面截然不同。如今再度離開味全,重新接手家族事業,一切都是機緣,王雅鈴說因為自己從小就是個大病號,離開味全後,原本想從事非營利事業,如醫療方面,為社會作點事,但是不知從何下手,不斷嘗試。
任何產品都要跟“現代”扯上邊,才能存活下去,茶文化亦是如此,王德傳開創之始,王雅鈴選擇從品牌下手,雖然也算是新品牌,但精神還是老的,推廣新茶文化,讓泡茶簡單化,喝茶變得很現代。王雅鈴選擇以西式方式呈現,提供舒適的買茶環境傳達新的賣茶方式。首先從細微著手,王德傳采中西合併設計,利用大紅色的茶罐設計,處處展現中國人最愛的元素,如以象徵吉祥的紅色為主色,書法、中國仕人圖、篆刻等。王雅鈴強調,王德傳不只包裝好看,茶更是好喝。她提出“茶好水好人更好”的現代理念至今都是很多茶商借來照用的口號。
特別感謝敖歌先生提供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