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弟,2010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獲地球化學博士學位自1995年工作以來,主要在青藏高原地區從事區域地質及礦產普查等工作,圍繞青藏高原新生代鉀質岩、超鉀質岩和埃達克質(斑)岩以及新特提斯蛇綠岩進行過較深入的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保弟
- 國籍:中國
- 畢業院校: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 主要成就:中國地質調查局“十大傑出青年”
- 性別:男
簡介,中國地質調查局“十大傑出青年”,
簡介
2010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獲地球化學博士學位自1995年工作以來,主要在青藏高原地區從事區域地質及礦產普查等工作,圍繞青藏高原新生代鉀質岩、超鉀質岩和埃達克質(斑)岩以及新特提斯蛇綠岩進行過較深入的工作。先後主持或參加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7項、國家973項目1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近5年來共發表論文40餘篇(SCI論文27篇),其中第一作者論文14篇(SCI論文8篇),參與編寫報告12部(其中主持1部)。
主要研究內容:火成岩地球化學、蛇綠岩與特提斯洋的演化。
研究領域:特提斯演化,青藏高原中、新生代岩漿作用
主要研究內容:火成岩地球化學、蛇綠岩與特提斯洋的演化。
研究領域:特提斯演化,青藏高原中、新生代岩漿作用
中國地質調查局“十大傑出青年”
1995年7月,剛剛畢業,伴著“學習孔繁森”、“到西部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號召,王保弟滿懷激情地踏上了奔赴西藏、服務西部的征程。進藏後,主動要求到最基層最艱苦的地方經受鍛鍊,來到了西藏地勘局區域地質調查大隊,先後從事1:5萬、1:25萬區域地質調查及部分礦產普查工作,雖然已做好了吃苦的準備,但面對高原反應、惡劣的野外自然條件,以及在工作實踐中遇到的種種困難,也曾經在被窩裡流過好幾次眼淚。但從不服輸的他經受住了環境對身體和意志的考驗;通過自己的刻苦學習,實踐經驗越來越豐富。在與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其所參加的項目皆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全部評為優秀級的報告。
為了更好的工作,2005年9月考入中科院廣州地化所進行碩博連讀,在這期間,他積極嚴格要求自己,學術上不斷探索,廣泛閱讀本專業文獻,熟悉國際地學前緣理論知識,並將理論和實踐積極結合起來。同時注重學以致用,培養了較強的實驗動手能力及綜合科研能力。
2009年底加入成都地質調查中心團隊,被安排在青藏高原綜合集成研究項目,承擔青藏高原及鄰區地質圖說明書(1:1500000)、青藏高原及鄰區大地構造圖說明書(1:1500000)部分章節的編寫工作,此項工作內容涉及面廣,研究區範圍較大,還有自己不熟悉的秦祁昆地區,一邊努力收集資料,一邊虛心向老同志請教,使其早日的融入到項目的全盤工作中來,最終圓滿的完成了各項任務。
2010年以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拉薩地塊存在約90Ma的成礦斑岩和礦床嗎?》,參加中國地調局項目《青藏高原南部結合帶組成、成因與演化》、《岡底斯成礦帶基礎地質綜合研究》,973課題《特提斯演化過程中的VMS型Cu-Pb-Zn成礦作用》,仍然奮戰在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地區,無論室內還是野外,與項目組其他成員一道,兢兢業業,克服工作中出現的任何困難,圓滿完成了各項生產指標任務;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從不計較個人利益得失,一心以項目工作為重,樹立了良好的模範帶頭作用。在承擔科研任務的同時,還承擔了上述項目大多數的事務性工作,依靠其認真負責、細緻周到的工作態度,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保障了項目工作的有序開展。
總之,王保弟踏踏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為項目的開展、為成都地調中心的發展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體現了優秀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