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山西當代花鳥畫家)

王俊(山西當代花鳥畫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俊,1963年生於山西代縣,1986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現任民盟太原市委副秘書長,山西當代花鳥畫研究院副院長,瓷魂齋晉陽美術館副館長。作品曾獲首屆中國畫“金雞獎”加拿大“國際楓葉獎”、中國當代著名花鳥畫家作品展“最佳作品獎”等,曾入選第2屆全國花鳥畫展,連續入選第11屆至第13屆中國花鳥畫邀請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俊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山西代縣
  • 出生日期:1963年5月
  • 職業:畫家
  • 畢業院校:天津美術學院
  • 主要成就:當代著名花鳥畫家作品展佳作獎
    加拿大“國際楓葉獎”
    首屆中國畫“金雞獎”
  • 政治面貌:中國民主同盟盟員
人物生平,代表作品,

人物生平

做人品性端 作品格自高——花鳥畫家王俊
立足傳統立志出新
如何解釋傳統,歷來是我國國畫界爭論的話題之一,其說不一,有全盤繼承論,有另起爐灶論,也有邊繼承邊創新等等。其爭論的焦點均在中國畫的形式和筆墨技巧上,如何認識傳統和傳統的真實意義,是從事中國畫學習和創作的同志,均需認真思考的問題。
傳統是一種精神,是一個民族地域、文化、信仰、氣質等凝聚的現象。
概括為嚴肅認真的創作態度,天人合一的創作方法,深厚雄渾、博大、簡練的藝術風格,容納百川的包容氣度,獨特的民族藝術形式即詩、書、畫、印的有機統一的綜合體,而並非是指某種具體畫法與技巧。抄襲前人的作法,絕非是繼承,而是走捷徑、投機取巧的不良行為。我院的畢業生王俊同學,很好地理解了傳統的真實內涵和精神,並運用到自己的學習和藝術實踐中。學習時一絲不苟,認真完成每一幅作品,反覆推敲每一幅創作的構思、章法、色彩和眾矛盾關係的處理,方使作品更加完整與統一,達到形神兼備。在藝術實踐過程中,以生活為基礎,體會大自然的奧妙和神奇,抓住瞬間即逝的印象和感受,使天人合一的創作方法,在他身上得到證實。在他的作品中,無論是山中野花或農間小景或常表現的花卉,都充滿了生活的活力和強烈的感染力。王俊樸實、忠厚的性格,使他在傳統中,尋找到漢畫像磚的樸實與純真,在眾多的石刻中找到了深厚的民族魂,從唐、宋、明的繪畫中,得到了中國畫的精髓。這些均融合到他的作品中,使作品造型簡樸、凝練、筆墨純真,給觀眾留下強烈的民族意識和印象。
王俊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正走著自己的一條發展畫路,並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他的作品在全國性大展中多次獲獎,並在太原、天津等地多次成功舉辦個人畫展。他的人品和畫品亦受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和畫界前輩的一致好評。但他始終謙遜、謹慎、善於學習,從各種姊妹藝術或不同形式的作品中,吸取有益的東西,以豐富自己、充實自己,體現了傳統的包容氣度和容量。為更加突出民族性,他努力學習書法、篆刻、勤於讀書,同時研究筆墨的表現力,來磨練自己的筆墨技巧,從而邁向藝術的更高境界,成為中國畫苑中一枝瑰麗的奇葩。
天津美術學院賈寶珉
梅馥發苦寒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在天津美術學院任教。一位外貌樸實敦厚,學習刻苦認真,勤學好問的學生引起了我的注意,其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尤其是花鳥畫的成績尤為突出,已經初步顯現其藝術天分,是一個可造就之才。這位學生也是我山西的老鄉——王俊。
他在學校學習期間,我們多有接觸。他經常拿著他畫的作品來求教。遇到這樣一個好學的學生,我也很高興。
1986年王俊從天津美術學院畢業後回到山西。其後一段時間內,也能從一些展覽會或畫集中見到他的作品。尤其是在他畢業十幾年後的本世紀初,他攜帶一批作品回到天津舉辦了一次匯報展出,在這次展覽會上,比較集中地看到了這批作品。不論巨幅大軸,或盈尺小品,都是生機盎然、清新典雅,大有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之感。
他的畫充滿生機和青春活力,來自於生活的體驗和積累;來自於他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感悟;來自於對自然之美的激情。正所謂“畫蒙生活以為營養,生活藉畫以顯精神”。王俊的畫筆墨瀟灑、嫻熟,柔中帶剛頗具韻味。筆墨乃東方繪畫之精髓,中國畫藝術之載體。王俊非常重視對優秀傳統的研究,但他並不是抱殘守缺、墨守成規,而是博採眾長為己所用,對古今各家好的筆墨都能進行深入地研究才有了今日作品中的筆情墨趣。
王俊的畫既不狂怪,也不媚俗。在中國當今畫界裡,繽紛多彩、流派紛呈。矯揉造作有之,粗俗怪誕有之,但王俊並沒有隨波逐流。“畫為心聲”,他的畫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有所發展、有所創新的。雅俗共賞,形似而神備;賞心悅目,明快而清新;是其對自然之美的感悟,是其表現形式與畫面內涵、表現技巧與美學和諧統一之成果。
王俊多年來讀書、深入生活,沉心靜氣、鍥而不捨、訪師問友、厚積薄發,方取得如此成就。藝無止境,不進則退,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國畫這門藝術博大精深,正如潘天壽先生所云:“畫事應有高尚之品德,宏大之抱負,超越之見識,淵博之學問,廣闊之生活,然後能登峰造極。”願以此與之共勉。

代表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