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惠,男,漢族,1923年5月生,四川鹽亭人,昆明西南聯大土木系畢業。原鞍山清華中學(鞍山市第一中學)教務主任兼代理校長。原遼寧省交通廳公路研究所高級工程師,著名公路橋樑專家。中國公路學會理事,遼寧省橋樑學會名譽理事長,《東北公路》雜誌主編。2016年09月去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伯惠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23年5月1日
- 職業:橋樑專家,教育家
- 畢業院校:西南聯合大學
- 主要成就:參與創辦鞍山市第一中學
茅以升科學技術獎·橋樑大獎
早年生涯,教育生涯,工程專家,投身國家建設,
早年生涯
王伯惠,1923年5月1日生於四川省鹽亭縣。
王伯惠自幼聰穎,3歲就識字讀書,6歲入國小時直接跳至最高年級。國中畢業時,他才12歲。1936年,王伯惠考入全省最好的高中——省立成都中學。
1939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工學院土木工程系(北大、清華、南開在抗戰期間聯合成立的大學。因北大、南開均無工學院,王伯惠實際上考入了清華大學的土木工程系)。1944年1月底,他和同學們在西南聯大布告欄上看到孫立人將軍的來信,在聽過當時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的動員演講後,毅然報名參軍。
西南聯大土木系5人、機械系5人、電機系5人,共15名同學加入新一軍38師,充當任翻譯官和技術軍官,飛往印度利多,從印度反攻緬甸。
同去的15人經過兩周的軍事訓練,即被派往前線。臨行前,蒙孫立人將軍召見,問他們有何要求,王伯惠提出,要學有所用,希望從事工程工作,於是他被派往工兵營,既是翻譯官又是技術能手。
1944年秋天,駐印軍在收復了緬北政治、經濟中心密支那後,重新組編成新一軍和新六軍,孫立人任新一軍軍長,王伯惠調至新一軍軍部翻譯室。在印緬戰場上,身為翻譯官的王伯惠曾參與過抓捕日軍俘虜的工作。
1945年5月,新一軍開始空運回國,前往廣西。王伯惠被派往密支那機場作翻譯,辦理軍運,直至7月最後一批傷病員運送完畢才起程回國到昆明。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隨軍到達廣州後,他被分配到軍務處管理汽車和工兵器材,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在密支那沒有建成的印緬抗日陣亡將士公墓,竟在廣州得以修建。他奉命負責監建。遺憾的是,1946年3月王伯惠隨新一軍調往東北。該公墓於1947年9月建成,1993年被廣州市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教育生涯
1946年2月,國民黨政權與共產黨的內戰開始。1946年3月,隨軍前往東北。
1946年4月,與其他清華同學被批准退伍,回到北平參加全國留學考試。1946年,8月初,忽接孫立人將軍來電,要他們速回瀋陽。到達瀋陽後,他們被告知孫立人將軍要在鞍山建立一所清華中學(孫立人將軍一直有行軍沿途建立學校的傳統),要他們去開展創校工作。原來6月初新一軍進軍鞍山時,軍部駐在日本人留下的一所中學裡。學校的校舍,是“滿洲國時代”日本移民子女上學的“鞍山中學校”留下的。孫立人將軍見學校校舍很好,圖書館、動植物標本、室內外運動場所都很齊全,就想利用這個校址,像內地貴陽、重慶、成都、長沙等地清華校友那樣開辦一所清華中學。
孫立人將軍認為,鞍山將來會發展成為中國的匹茲堡,會需要大量人才。為了籌辦這所學校,還專門成立了一個董事會,孫立人將軍任董事長,用董事會的名義在東北,並通過北平、上海、美國等地清華同學為學校募捐基金。當時在東北的熊式輝、杜聿明等軍政要員都曾捐贈了一筆錢。王伯惠被任命為教務主任兼代理校長。
孫立人將軍認為,鞍山將來會發展成為中國的匹茲堡,會需要大量人才。為了籌辦這所學校,還專門成立了一個董事會,孫立人將軍任董事長,用董事會的名義在東北,並通過北平、上海、美國等地清華同學為學校募捐基金。當時在東北的熊式輝、杜聿明等軍政要員都曾捐贈了一筆錢。王伯惠被任命為教務主任兼代理校長。
解放後,鞍山清華中華更名為鞍山市第一中學,是鞍山市重點中學,為國家培養出大批人才。
工程專家,投身國家建設
1948年2月,鞍山解放。那一天的情景,王伯惠還歷歷在目:城市被白雪覆蓋,到處槍聲響個不停。國民黨軍在市中心的廣場上架起了機關槍。王伯惠和學校的同事紛紛逃走避難,一位西南聯合大學時代的同學、一起參加過緬甸戰鬥的朋友,突然被擊倒在街頭,死了。
終於,解放軍進城了。王伯惠記得,當時不知道有誰對他說“跟著國民黨逃吧”,但他想,“不能丟下朋友的遺體不管”,當即決定留在鞍山。
後來,政府將東北清華中學更名為“鞍山市第一中學”,王伯惠校長被解職了,繼續在學校教書。
1948年8月到,由於是工程專家,東北又急需這方面人才,王伯惠被調往遼寧省交通廳工作,直至今日。
解放後,王伯惠從事橋樑公路建設等專業技術工作,在與英軍合作過程中學到了很多先進理念和技術。王伯惠利用學到的技術為新中國建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1953年,任遼寧省公路勘測設計隊長。抗美援朝時,任搶修鴨綠江沿岸國防公路第一工程隊隊長。
1979年5月調至交通科學研究所(院)副所長兼總工。
1982年,遼寧省政府決定修建瀋大高速公路,王伯惠參加設計研究工作。1985年離休,繼續從事學術研究工作。
1993年起應廣州市政府和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橋樑與結構學會之邀,任廣東虎門大橋顧問委員會顧問,在廣州常住9年。同時應廣東虎門諮詢公司之邀任專家委員會專家,審查當時廣東新建諸座大跨斜拉橋設計並參與珠海~香港跨海(伶仃洋)工程方案優選及瓊州海峽跨海工程概念設計工作。
2002年完成後返回遼寧,繼續從事“渤海海峽跨海工程”“鑽孔樁垂直承載力和垂直變形理論”和“清明上河圖上的虹橋”等研究工作。
2003年5月,參加澳門第三大橋的設計方案制訂和初設工作。王伯惠總結國內外包括遼寧橋樑工程的經驗先後寫成出版《道路立交工程》、《無梁板橋》、《柔性墩台梁式橋設計》、《中國鑽孔灌注樁新發展》、《斜拉橋結構發展和中國經驗》等書,還應西安公路學院、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大連理工大學任兼職教授,講授立交、高速公路、斜拉橋等課題。社會職務曾任多年《東北公路》雜誌主編,中國公路學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和中國公路學會橋樑與結構工程學會理事,遼寧省橋樑學會理事長。現為中國公路橋樑學會榮譽理事。
如今,王老仍積極研究橋樑建設領域知識。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搶救中國遠征軍的抗戰歷史,讓更多人了解真實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