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愷 台灣期貨業同業公會 會長。10月21日,台灣期貨業鄭州訪問團一行27人在台灣期貨業商業公會理事長王中愷的帶領下來到鄭州,為大陸的同行介紹了台灣在期貨行業發展中得到的經驗,特別是對內地推出商品期貨期權契約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在此期間,本報記者獨家採訪了王中愷先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中愷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職業:董事長
中國人的經驗應該共享
記者:請問這次訪問團中原之行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王中愷:目前內地交易的是商品期貨,而台灣交易的主要是金融期貨和相關產品的期權。雖然兩地交易的品種不同,但內地在今後必然會推出金融期貨和期權交易。台灣在這幾年的發展中,取得了一些經驗和教訓,我們希望藉此行將這些經驗告訴內地的同行,使內地在今後的發展中少犯些錯誤,少走些彎路。我們都是中國人,中國人應該學會共享經驗,這樣才能使我們這個民族發展得更好。同時,台灣期貨業商業公會每年都要組織兩次行業主要人士的外出交流訪問,一方面可以與全球的同行進行交流;此外,交易者需要放鬆自己,我們的訪問也是一次旅遊,來到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河南,我們會好好了解一下中原文化。
快速發展要靠廣鋪“通路”。
記者:台灣期貨交易所從1997年9月開業到現在不過8年時間,日均交易量從1998年的2223手迅速增加到目前的350059手,國際交易量排名從當時的第57名上升到現在的第18名。取得如此快速的進步,有哪些因素起了作用呢?
王中愷:這裡面有很多原因。第一,上世紀90年代台灣發起了“全民證券運動”,證券知識在台灣民眾中得到了很好的普及,從而為之後台指期貨及相關期權的推出奠定了基礎。第二,台指期貨及期權在契約設計時選擇了小型化路線,使普通投資者可以很方便地進入這個市場。第三,期貨市場在建立的時候,嚴格按照“三公”原則,相對而言,信息更透明,規則更公平,公眾對市場的認可度也更高。第四,在期貨業發展過程中,我們在一線的業者積極地參與到監管規則的制定中來,使現有的規則與行業發展的需要相匹配。第五,台灣期貨市場很好地設計了做市商制度,保證了市場的流動性。第六,台灣的期權交易是按權利金課稅,稅負比較低,保證了交易者的低成本。還有一點最重要,就是要有足夠的“通路”,也就是大陸所說的“渠道”。台灣只有2500多萬人,卻有各種期貨經營機構199家,各種營業網點1000多家。
正是由於這樣高的覆蓋率,保證了台灣人能夠很方便地進行期貨期權交易,也使得期貨公司可以藉助這些通路進行產品宣傳和教育,快速地將產品推銷到千家萬戶。
台灣的期貨業商業公會更像NFA記者:台灣的期貨業商業公會既要扮演期交所、主管機關和期貨業者之間協調者的角色,又要負責對期貨業者人員、設備、財務及業務的監管,可以說在整個台灣期貨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那么公會和政府監管部門之間的職責如何分配呢?
王中愷:我們都知道,美國有NFA,還有FIA。其中的NFA是在政府監管部門主導下的自律組織,CFTC將一些監管項目下放到NFA,靠業內的自我監管來維持市場的穩健運行;而FIA是期貨業自發成立的聯誼組織,更多的作用是相互交流經驗。台灣的期貨業商業公會的作用就如同NFA,起到一定的自律監管作用。台灣期貨行業的政府監管部門是財政部下屬的證券及期貨監管局(證期局),證期局主要的職責是對期貨法規的制定和修改,而公會則從事主要的實際業務監督。因為公會處於交易的第一線,對各種情況更加了解,能夠更快地發現市場中存在的問題;此外,公會可以將業界的呼聲及時反應到監管部門,並制定相關法規草案交政府部門審議,最大地體現業者的利益。
立法時應更多傾聽一線業者的聲音記者:目前台灣的期貨法律體系是什麼樣的?
王中愷:台灣和大陸的期貨發展有很多相同之處,比如最早交易的都是國外期貨品種,還有就是本地的期貨交易所成立在期貨交易出現之後,都經歷了早期的混亂和欺詐、虛假交易等現象。但後來兩地採取的措施有許多不同之處。台灣在1993年1月出台了《國外期貨交易法》;1994年4月成立第一家期貨經紀公司——大華期貨公司;1995年成立期貨市場推動委員會;1997年3月《台灣期貨交易法》正式頒布實施;1997年9月台灣期貨交易所開業。在這個過程中,台灣並沒有禁止國外期貨品種的交易,而是不斷完善監管體系,保證投資者利益,保護保證金安全。在這一過程中,監管者以投資者利益安全為根本,提出原則性意見,而期貨業界積極參與法規制定,共同努力產生了適合台灣期貨業發展的法律法規。我希望大陸的監管者在修改現有的期貨法規時,能更多地傾聽期貨業內人士的意見,制定出能適應大陸期貨業目前發展狀況並能推動其進一步發展的法規。
希望能更早參與到內地市場來記者:隨著CEPAII補充協定的實施,港澳期貨資本已經可以進入內地市場。台灣期貨界是否有意進入內地呢?
王中愷:台灣只有2500萬人,期貨交易量就可以達到全球第18位,我相信,大陸13億多人口,期貨業的發展還有很大潛力。目前由於台灣和內地還沒有達成相關協定,台灣的期貨業還不能進入內地。但我相信,內地市場向台灣開放是必然的,台灣的業者也希望將自己的資金、管理經驗、監管經驗與內地共享,當然也更希望能在內地獲得更多的收益。台灣期貨業商業公會於2003年由台北期貨商業同業公會改革而來。其宗旨為保障投資大眾,發展台灣經濟,協調同業關係,增進共同利益。內部包括經紀業務委員會、經理業務委員會、自營業務委員會、顧問業務委員會、法制委員會、風紀股長會、市場推廣委員會、調處委員會、教育培訓委員會和財務委員會。其主要職責包括會員業務調查、統計及研究、發展,協助推行與研究、建議政府經濟政策與期貨交易法令,督促會員自律、共謀業務改進及相互聯繫、協調,期貨人員從業資格認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