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龍鎖脈寺

玉龍鎖脈寺

玉龍鎖脈寺始建於清道光年間(1830年),現存建築為清光緒七年(1881年)重建,寺前有南北向的石拱橋,寺旁有老巷的古柳樹,是麗江市古城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玉龍鎖脈寺
  • 著名景點麗江古城黑龍潭 
  • 始建:清道光年間(1830年) 
  • 重建:清光緒七年(1881年) 
結構,歷史,榮譽,相關事件,

結構

寺廟及石橋的構思、建造都匠心獨具,風格獨特,具有深刻的寓意和文化內涵。首先建寺橋時著意分水、引水,在橋旁引水入寺內的池塘中,其寓意為留住水脈。寺內整個建築由正殿,門樓和廂房組成,大殿、次殿正脊兩端翹起部分恰似三把鎖,意即在此鎖住麗江水脈、防止外流。
木氏土司信奉道教地脈風水,在營建麗江古城時,很注意培補龍脈風水。在城南邱塘關旁建有“覺顯復第塔”,以鎮水口。在東園的蛇山上建有“東園白塔”,以鎖龍脈,在城頭的黑龍潭修了鎖翠橋,為此在城南的下八河就要修玉龍鎖脈橋,建玉龍鎖脈寺,要把水脈鎖好、留住靈氣,防止外流。

歷史

玉龍鎖脈寺,在清鹹豐、同治年間的戰亂中被破壞,光緒年間又進行了重修。寺內保存有《楊玉科故里碑》、《管學宣德政碑》等重要碑刻。
玉龍鎖脈寺建於何時,目前暫無考證。據記載,清光緒時,曾有修繕。寺大殿樑上有題記:大清光緒七年(1881)黃鐘月重修”。
玉龍鎖脈寺,在府城南門外五里許,毀於兵。光緒丁亥年村民重建。《麗江府志》中這樣寫道。
又有專家認為,玉龍鎖脈寺地處城南1公里處的八河玉村,是古時麗江至永勝、鶴慶、大理的必由之地。麗江府衙曾在此設迎官亭,河道上有鎖脈橋。
玉河從古城奔流而來,流經八河,穿過鎖脈橋,流入寺中池塘,出寺後潺潺南去。玉龍鎖脈橋、寺廟大殿和配殿,恰似3把巨鎖,鎖住了麗江的水脈,故有玉龍鎖脈寺之稱。

榮譽

1988年11月,麗江縣人民政府公布玉龍鎖脈寺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事件

1936年3月30日,紅二、六軍團奉紅軍總部朱德總司令“北渡金沙江,北上抗日”的電令,開始了以搶渡金沙江為目標的戰略轉移。
在玉龍鎖脈寺的“接官亭”,紅軍再次遇到前來迎接的麗江民眾。老百姓高舉“歡迎義軍”的彩旗,以納西族最隆重的傳統儀式,由德高望重的老者致辭,歡迎北上紅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