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組佩

玉組佩

組佩又名“雜佩”、“佩玉”,專指春秋戰國時盛行的由多件玉器串聯組成的懸於身上的佩飾玉。此佩玉現今所知最早見於春秋早期,戰國達到極盛,漢代逐漸消亡。其後南北朝、唐,元等朝代雖偶有出土,但在當時社會中不具有較大的影響。

玉組佩以鏤雕綬帶紋長方形玉飾系鎏金銀鏈下掛5件玉墜而成,玉墜分別為摩羯、雙魚、雙鳳、雙龍、魚銜蓮枝佩。龍、鳳、魚等吉祥題材的運用以及雕琢刻劃中所表現出的寫實風格,具有濃郁的中原文化氣息,顯示出遼地諸族文化的交流及玉器製作的發展水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玉組佩
  • 又名:“雜佩”、“佩玉”
  • 盛行時間:春秋戰國時
  • 釋義:玉器串聯組成的懸於身上的佩飾
  • 組成:璜、環、瓏、琥、觿、珠
來歷,出土文物信息,形狀特徵,

來歷

春秋、戰國組佩,一般由璜、環、瓏、琥、觿、珠等組成。人們佩戴成組佩玉,不只是出於純粹的飾目的,更是由於玉具有堅硬、潤澤、純淨,美觀等屬性,因此被當時士人看成是人的完美品德的象徵。組佩通常用玉環(璧),玉璜作主體,以瓏、琥、觿為懸飾。
從考古發掘所得幾套組佩的復原圖中可知,龍形佩(瓏)和虎形佩(琥)是春秋戰國組佩中最具特色的。龍形佩為片狀,多數鏤刻成“s”形身軀,腹部上拱,中間有孔用於懸掛在組佩正中。頭部有孔的身形較長,有的作鉤形,應是懸掛在側翼的飾件。龍的身形雕刻得健勁有力,除春秋早期部分平素外,常見的玉龍首、爪、尾刻琢精細,身上飾圖案紋飾。春秋早中期以蟠螭紋、蟠虺紋為主,戰國時則普遍施谷紋、渦紋、勾雲紋等,或者幾種紋飾交織裝飾,變化豐富。龍首爪用隱起法雕刻,視之如同淺浮雕。龍形象猙獰,表情誇張,形式各異。除龍形佩外,還常見有虎形佩、鳥形佩和沖牙等。這些玉件的特點與龍形佩基本相同。
西漢初年,戰國風格的組佩曾流行過一段時間,串聯形式趨於簡化,西漢中後期組佩基本消失。南北朝、唐、元墓葬中曾發現過當時新形式的成組玉佩,但玉件的造型風格、組佩的串聯形式與戰國已完全不同。玉件除少數刻陰線花鳥流雲紋外,多為光素,與同時其他種類玉器相比,顯得較粗糙。宋至清代,關於戰國組佩的確切形式,已不為世人所知。

出土文物信息

玉組佩(M92:83)
最大的璜長8.5厘米
1994年晉侯墓地92號墓出土
出土於墓主的胸腹部,過頸佩戴。由282件形制各異的玉器組合而成,主要有玉珩、玉璜、玉圭、束腰形玉片,以及玉貝、玉珠、玉管、瑪瑙珠、瑪瑙管、綠松石管、料珠、料管等。過頸部分為三列珠、管,兩側為成串的珠、管,並各有兩件束腰形玉片,下端分別系有一玉貝為墜。中間自上而下為4珩4璜,末一行珩的兩端分別系有2件玉圭。珩、璜中素麵2件,其餘均單面刻有相交的龍紋,珩的龍首相反,而璜的龍首向對,布局對稱,刻工細膩,頗為精緻。據研究,大型玉組佩的使用,有嚴格的制度,使用範圍有可能僅限於公、侯等諸侯國國君及其夫人或有相應封號的貴族。多璜組玉佩是國君與高級貴族區別貴賤,等級的標誌之一。

形狀特徵

玉組佩,明晚期,通長53.6cm。清宮舊藏。 組佩由53件玉飾串成。上部以一件壽星騎鶴式玉紐總攬組佩,其下有金質橫樑,橫樑兩端為龍頭。橫樑下懸有4串玉片,每串由上下5組構成,橫向相對。上4組玉飾每串各為3件,其中2件為玉葉,1件為玉鏤件,玉鏤件分別為“卍”字、“壽”字、鳳、雙魚、雙桃、華蓋、麒麟等,第5組均為單個玉文臣。這類成組玉飾產生的年代很早,與《詩經》中所言“雜佩”類似,按不同的部位,玉件被稱為“珩”、“琚”、“瑀”、“沖牙”,佩戴於人身,行走時玉件相觸而有聲。明代墓葬中出土有成組玉佩多套,如定陵中即有與此件類似的組佩。這組玉佩所用白玉質地優良,加工精緻,是宮廷玉器中的精品
玉組佩玉組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