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毒病主要有粗縮病和矮花葉病兩種,大多數玉米產區都是混合發病,病害發病率高,主要依靠昆蟲傳播,防控困難,是國內外玉米產區較難防治的病害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玉米病毒病
- 種類:主要有粗縮病和矮花葉病兩種
- 傳播途徑:主要依靠昆蟲傳播
- 解決方法:選用抗病品種,改進栽培技術
玉米病毒病主要有粗縮病和矮花葉病兩種,大多數玉米產區都是混合發病,病害發病率高,主要依靠昆蟲傳播,防控困難,是國內外玉米產區較難防治的病害之一。
玉米病毒病主要有粗縮病和矮花葉病兩種,大多數玉米產區都是混合發病,病害發病率高,主要依靠昆蟲傳播,防控困難,是國內外玉米產區較難防治的病害之一。基本內容玉米病毒病 病毒病是玉米常見病害,玉米整個生長期都可感此病,尤以苗期...
玉米褪綠斑駁病毒病病原為玉米褪綠斑駁病毒(Maize chlorotic mottle virus,簡稱MCMV),在生物分類學上屬於番茄叢矮病毒科(Tombusviridae)、玉米褪綠斑駁病毒屬(Machlomovirus)。病毒粒子由外殼蛋白(Capsid protein,CP)及其包裹的單鏈正義RNA(Single-stranded positive-sense RNA,ssRNA)構成。病毒粒子呈二十面...
玉米粗縮病是由植株呼腸孤病毒屬的玉米粗縮病毒(Maiz rough dwarf virus,簡稱:MRDV)引起的。病毒粒體球狀,直徑約75納米,雙層外殼,無包膜,基因組由10條線性的雙鏈RNA組成。病毒傳播媒介灰飛虱的脂肪體、唾腺中、消化道、肌肉、氣管卵巢及卵粒是病毒的寄居場所,其中唾腺中病毒粒子大小約為50-63納米,脂肪...
玉米粗縮病毒病,由玉米粗縮病毒侵染引起,是病毒粒體球狀,由灰飛虱傳播。症狀特徵及原因 玉米出苗後即可感染,至5~6葉期顯現症狀。病株葉片濃綠,節間縮短,植株矮化常不及健株高度的一半。幼葉細脈間出現褪綠或透明的虛線狀排列的小點並且逐漸增多,葉背面主脈上長出長短不等的蠟淚狀突起,稱為脈突。侵染越...
互補、過表達和RNAi 干擾的轉基因植株群體等田間和實驗室苗期接種實驗都明確證實該候選抗病基因ZmTrxh與玉米SCMV病毒病抗性成正相關。是Scmv1 抗病位點的效應基因。ZmTrxh的原核表達、蛋白純化以及生物化學分析,揭示抗病基因ZmTrxh編碼一個具有分子伴侶功能、但不具備典型的硫氧還功能的h型硫氧還蛋白,是我們前期...
第一節 我國玉米生產現狀 第二節 病害基礎知識 第三節 昆蟲學基本知識 第四節 玉米病蟲害的綜合防治 第二章 真菌性病害 第一節 穗部病害 第二節 葉部病害 第三節 葉鞘部病害 第四節 根莖部病害 第三章 細菌性病害 第四章 病毒病 第五章 玉米蟲害 第一節 地下害蟲 第二節 地上害蟲 第六章 生理性...
第一節玉米病害(50)一、玉米絲黑穗病(50)二、玉米大斑病(52)三、玉米小斑病(54)四、玉米彎孢菌葉斑病(55)五、玉米瘤黑粉病(57)六、玉米穗粒腐病(59)七、玉米粗縮病(60)八、玉米紋枯病(62)九、玉米莖腐病(64)十、玉米鏽病(65)十一、玉米矮花葉病毒病(67)十二、玉米圓斑病(68...
矮縮病的流行主要是由該病毒引起的。其傳毒媒介為稻飛虱。鑒於這種情況,王鳴岐提出了治蟲防病的措施。1965年在上海召開全國稻麥玉米病毒病防治學術討論會上,王鳴岐印發了論文,並繪製了一套供推廣套用的《糧食作物病毒病防治》彩色掛圖,這對推動中國稻麥玉米病毒病的研究和防治工作起了積極的作用。這項成果獲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