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斑枯病,玉蜀黍生殼針孢和玉蜀黍殼針孢引起的斑枯病主要為害葉片。初生病斑橢圓形,紅褐色,後中央變為灰白色、邊緣淺褐色的不規則形斑,致葉片局部枯死。兩者常混合發生,較難區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玉米斑枯病
- 病原中文名:玉蜀黍生殼針孢,玉蜀黍殼針孢
- 病原拉丁學名:Septoria zeicola Stout和Septoria zeina Stout
- 病原分類地位:半知菌亞門真菌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傳播途徑,發病條件,防治方法,
基本信息
病害類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玉米
主要為害部位:葉片
形態特徵
玉蜀黍生殼針孢分生孢子器扁圓形,生在葉片兩面,散生或聚生埋生,孔口微露,器壁褐色,炭質,大小69~135um。分生孢子近圓柱形或圓柱形至針形,無色或略帶淺綠色,直或稍彎,基部近截形,端稍尖,具隔膜1~4個,大小13~33×
2.5~3.5(um)。玉蜀黍殼針孢分生孢子器大小90~210um。分生孢子線形或鞭形,無色透明,頂端較尖,基部鈍圓,微彎至彎曲,具隔膜8個,大小42~80×2~2.5(um)。
傳播途徑
玉蜀黍生殼針孢、玉蜀黍殼針孢均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殘體或種子上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一般分生孢子器吸水後,器內膠質物溶解,分生孢子逸出,借風雨傳播或被雨水反濺到植株上,從氣孔侵入,後在病部產生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擴大為害。
發病條件
冷涼潮濕的環境利其發病。
防治方法
(1)及時收集病殘體燒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