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祥門

玉祥門

玉祥門西安城牆西側城門,位於西城牆安定門以北,今蓮湖路西端。

民國17年(1928年),於西門北側開闢城門砌單券洞。傳為陝西省政府主席宋哲元,為紀念馮玉祥於民國15年(1926年)率兵擊潰鎮嵩軍,解西安之圍的功績,故名“玉祥門”。

民國19年(1930年),楊虎城出任陝西省政府主席,此後玉祥門一度封閉

民國23年(1934年),再度開啟時,改稱“中正門”。民國24年初(1935年),因不久前火車站城門被命名為“中正門”,故改稱“西北門”,後復名“玉祥門”。

1959年拆除玉祥門,開為豁口

1996年重建玉祥門,形制改為五券洞,中門洞寬(原為敵台),兩側四門洞窄。

基本介紹

歷史簡介,相關古蹟,地理位置,

歷史簡介

玉祥門,西安西城牆一城門,位於西安城牆西門以北。1927年,為方便交通,特鑿通明城牆而修此門。
該門的名稱源於馮玉祥將軍的大名。
玉祥門
1926年4月,河南軍閥劉鎮華在吳佩孚、張作霖、閻錫山的支持下,率鎮嵩軍9萬餘人進攻陝西,企圖消滅退守西北的國民軍,開始對西安進行長達8個月的圍攻。為解西安之圍,中共北方局書記李大釗請于右任赴蘇,敦促在蘇聯考察的馮玉祥將軍回國重整舊部,以解西安之圍。馮玉祥接受了李大釗提出的“進軍西北,解西安之圍,出兵潼關,策應北伐”的意見。同年9月16日,馮玉祥在內蒙古五原誓師後,便率國民聯軍進軍陝西(馮任總司令)。11月27日夜,在國民聯軍和守城陝軍的夾擊下,鎮嵩軍全線潰退,西安城解圍。為紀念馮玉祥將軍解西安城之圍的歷史功績,將新鑿之城門命名為“玉祥門”。
玉祥門是西安東、南、西、北四大固有城門之外,較早開鑿的城門之一,也是古城西北一重要交通孔道。

相關古蹟

迎祥觀位於西安西大街中段北側,北廣濟街口東側。為一“丁”字形小巷,名稱源於著名道教廟宇。迎祥觀建於唐中宗景龍二年(公元708年),原名景龍觀。唐玄宗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有人在周至縣南山中發現高約三尺的老子像,玄宗認為是特大的祥瑞之事,命尚書張九齡與道士蕭元裕前去迎至京城,並在興慶宮舉行了隆重的迎接儀式,隨即將此像供奉在景龍觀中,並改觀名為“迎祥觀”,同時將周至縣南山發現老子像的山谷取名“聞仙峪”。如今該觀的殿宇建築已不復存。

地理位置

西安城牆西門(安定門)以北,是兩條東西方向大街大慶路與蓮湖路的分界點。
如今的玉祥門是由一個斷口改建為五個門洞的氣勢恢宏的城門張騫通西域的雕塑威風凜凜地立在城門外,彰顯著西安盛世的輝煌。張騫身後,馮玉祥將軍魁梧的身影已然融進這座堅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