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遺址位於重慶市豐都縣高家鎮川祖路居委會柏林組,長江右岸的一級台地上,北臨長江,東北靠玉溪溝。時代有新石器時代、戰國、商周、漢至六朝、唐宋、明清等。2009年9月被重慶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正在申請列為“全國大遺址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玉溪遺址
- 出土地點:重慶市
- 館藏地點:重慶市豐都縣高家鎮川祖路居委會柏林組
- 所屬年代:新石器時代、戰國、商周、漢至六朝、唐宋、明清
玉溪遺址位於重慶市豐都縣高家鎮川祖路居委會柏林組,長江右岸的一級台地上,北臨長江,東北靠玉溪溝。分布面積為80000平方米。時代有新石器時代、戰國、商周、漢至六朝、唐宋、明清等。文化層厚6米,達50餘層。1992年三峽庫區文物調查時發現,1993、1994年多次複查,1994年試掘,挖了一張長4米,寬2米的探溝,出土了大量獸骨、骨渣、碳屑、紅燒土、打制石片、夾砂紅、褐陶片。
1999年至2001年重慶市文物考古所多次在此進行發掘,發掘面積近5000平方米。出土的新石器遺存中含有大量的動物骨骼(有魚、螺、鹿、羊、水牛、狼等物種)、石製品(有萬餘件,絕大多數打制,少數僅見磨製刃部。器型較大,以毛坯殘片、斷塊為主,成器較少,顯示出加工場特點)及少許城背溪文化的陶片(多為夾砂紅褐陶,紋飾僅見細淺的繩紋,質地粗疏,火候較底,均以泥片貼築法製成。可辨器型有折沿垂腹圜底釜、斜直壁圈足碗、敞口圈足盆、圜底缽、平底杯等)和具有哨棚嘴文化、大溪文化特徵的陶片。戰國遺存有花邊口圜底罐、花邊口釜、素緣罐、尖底盞、青銅矛等。
在遺址西南部還發現一座大型唐代房屋基址,包括主體建築及附屬建築兩部分。另出土漢代、宋代、明清時期的陶瓷殘片。該遺址時代早,跨度大,保存完好,分布面積大,文化堆積厚,為研究巴文化的起源、發展及峽江地區古文化發展史、古代居住習俗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2009年9月被重慶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正在申請列為“全國大遺址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