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初夏旱澇預測方法

玉溪初夏旱澇預測方法

《玉溪初夏旱澇預測方法》是2010年氣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解福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玉溪初夏旱澇預測方法
  • 作者:解福燕
  • 出版社氣象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10月1日
  • 定價:28 元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0295053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玉溪初夏旱澇預測方法》介紹了74項大氣環流特徵量的物理含義和各環流場格點資料的處理方法,分析了玉溪市初夏旱澇的變化特徵及其與大氣環流的關係,制定了符合當地實際農業生產的雨季開始期標準,通過預測實例,重點介紹了如何運用全球100和500hPa高空資料、大氣環流特徵量、海平面氣壓、太平洋海表面溫度以及中國160個測站的降水和氣溫的變化,找出影響局部地區氣候變化的關鍵區因子,進行最佳相關界值、正貢獻綜合指數的分析和因子合成,通過分類環流一次方程得到綜合環流二次預報方程,再與正貢獻綜合指數預報方程建立三次集成預報物理模型的方法,是近十多年來短期氣候預測方法的最新成果。該方法通過檢驗和6年的實際業務運用,預測準確率高達90%以上。
《玉溪初夏旱澇預測方法》可供氣象、農業、水利、環保、地震、海洋及生態等部門的專業科技人員和有關院校師生參考,特別適用於省、地兩級從事氣候變化預測研究的業務科技人員。

圖書目錄

前言
1 資料處理及其物理含義
1.1 預報對象
1.1.1 雨季開始期資料處理
1.1.2 5月雨量資料處理
1.2 預報因子
1.2.1 74項大氣環流特徵量處理及其物理意義
1.2.2 500hPa高度場格點資料處理
1.2.3 太平洋海表面溫度(SST)場格點資料處理
1.2.4 海平面氣壓(SLP)場格點資料處理
1.2.5 100hPa高度場格點資料處理
1.2.6 全國160個測站降水和氣溫資料處理
2 玉溪初夏旱澇特徵
2.1 氣候概況
2.1.1 氣候類型
2.1.2 氣候特點
2.2 雨季開始期特徵
2.2.1 雨季開始期的定義
2.2.2 雨季開始期的標準
2.2.3 雨季開始期評分規定
2.3 雨季開始期變化特徵
2.3.1 雨季開始期年際變化特徵
2.3.2 各縣與紅塔區雨季開始期對比分析
2.4 5月降水特徵
2.4.1 降水評分規定
2.4.2 5月雨量年際變化特徵
2.4.3 5月旱澇分布特徵
2.4.4 各縣與紅塔區5月雨量對比分析
2.4.5 5月雨量與雨季開始期的關係
2.5 初夏嚴重乾旱及洪澇環流特徵分析
2.5.1 5月大旱及大澇年降水概況
2.5.2 2005年5月嚴重乾旱個例分析
2.5.3 2001年5月嚴重洪澇個例分析
2.5.4 結束語
3 玉溪初夏旱澇與大氣環流的關係分析
3.1 初夏旱澇與厄爾尼諾的關係
3.1.1 厄爾尼諾的含義
3.1.2 拉尼娜的含義
3.1.3 初夏旱澇與厄爾尼諾的關係
3.2 5月雨量與南方濤動的關係
3.2.1 5月雨量與秋、冬、春季南方濤動的關係
3.2.2 用南方濤動指數定性預測5月雨量
3.2.3 用南方濤動指數定量預測5月雨量
3.2.4 綜合決策預測5月雨量
3.2.5 報錯年環流背景分析
3.3 5月雨量與副熱帶高壓的關係
3.3.1 副熱帶高壓強度指數的概念
3.3.2 5月雨量與副熱帶高壓強度指數的關係
3.4 5月雨量與青藏高壓的關係
3.4.1 青藏高壓的定義
3.4.2 5月雨量與青藏高壓的關係
3.5 初夏旱澇與極渦的關係
3.5.1 極渦的定義
3.5.2 初夏旱澇與極渦的關係
3.6 雨季開始期與500hPa環流場的關係
3.6.1 雨季開始期與500hPa高度場的相關分析
3.6.2 用500hPa高度場預測雨季開始期
3.7 雨季開始期與長江中下游梅雨的關係
3.7.1 梅雨的定義
3.7.2 梅雨與翌年玉溪雨季開始期的關係
3.7.3 1952-1997年玉溪雨季開始期與長江中下游入梅日期的關係分析
3.7.4 1998-2004年玉溪雨季開始期與長江中下游入梅日期背景分析
3.8 初夏旱澇與亞洲緯向環流的關係
3.8.1 亞洲緯向環流指數的概念
3.8.2 初夏旱澇與緯向環流的關係
3.9 初夏旱澇與前期降水量的關係
3.9.1 與1-3月降水量的關係
3.9.2 與“土黃天”降水的關係
3.10 初夏旱澇與節氣的關係
3.10.1 二十四節氣出現的公曆時間
3.10.2 二十四節氣歌
3.10.3 清明與5月雨量、雨季開始期的關係
3.11 預測指標實際套用分析
3.11.1 2004年初夏旱澇實際預測分析
3.11.2 2005-2007年實際套用分析
3.11.3 2008-2010年實際套用分析
3.11.4 結論
4 雨季開始期多因子集成客觀物理預測模型
4.1 影響雨季早晚的環流關鍵區
4.1.1 相關係數計算
4.1.2 確定影響關鍵區
4.2 關鍵區格點值合成和因子精選
4.2.1 格點值合成
4.2.2 最佳相關界值的分析
4.2.3 正貢獻綜合指數計算
4.3 雨季開始期集成預報模型
4.3.1 分類環流多因子一次集成預報模型
4.3.2 綜合環流預報因子二次集成預報模型
4.3.3 三次集成預報物理模型
4.3.4 實際運用
5 5月旱澇多因子集成客觀物理預測模型
5.1 影響5月旱澇的環流關鍵區
5.1.1 74項大氣環流關鍵特徵量
5.1.2 500hPa高度場關鍵區
5.1.3 太平洋海表面溫度(SST)場關鍵區
5.1.4 海平面氣壓(SLP)場關鍵區
5.1.5 100hPa高度場關鍵區
5.1.6 全國160個站降水和氣溫關鍵區
5.2 關鍵區預報因子合成
5.2.1 500hPa高度場預報因子
5.2.2 海平面氣壓(SLP)場預報因子
5.2.3 太平洋海表面溫度(SST)場預報因子
5.2.4 全國160個測站降水量和氣溫預報因子
5.2.5 100hPa高度場預報因子
5.2.6 74項大氣環流特徵量預報因子
5.3 5月旱澇集成預測模型
5.3.1 5月旱澇一次預報方程
5.3.2 二次集成預報方程
5.3.3 三次集成預報物理模型圖
5.3.4 實際運用
6 初夏旱澇預測業務系統
6.1 相關係數普查系統
6.1.1 系統編程採用的軟體
6.1.2 系統功能
6.2 初夏旱澇預測業務系統
6.2.1 系統編程採用的軟體
6.2.2 系統功能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