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外在品質,營養指標,藥用價值,產地環境,地理土壤,水文情況,氣候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外在品質
玉樹蕪根生長快,產量高,營養好,肉質細嫩,皮薄脆甜,適應性強,抗寒和抗病能力強,耐貯運,為飼料、蔬菜兼用作物。玉樹芫根呈扁圓形,表皮光滑,無裂口,單個重250克以上,有辛辣味。
營養指標
玉樹芫根富含鈣、磷、鐵等營養成分,蛋白質含量≥5%,
總糖含量≥45%,總
胺基酸含量≥19%,必需胺基酸豐富、含量高,富含
三萜(0.19克/百克),三萜具有人體抗缺氧的功能,經常食用對人體非常有益。
藥用價值
玉樹芫根具有味甘性溫、清熱解毒、滋補增氧的功效。玉樹芫根具有味甘性溫、清熱解暑、滋補增氧、明目利濕、開胃消食、解醉醒酒、減肥的作用。
產地環境
地理土壤
玉樹藏族自治州位於青海省西南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頭,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從東南到西北按高山峽谷→高山山地→低山寬谷→丘狀山原4級依次排列,形成山高、溝深、灘大、谷寬的地貌。中西部和北部的廣大地區呈山原狀,起伏不大,切割不深,多寬闊而平坦的灘地。東南最低處在玉樹縣正達金沙江水面海拔3335米,最高的山峰是可可西里的新青峰(布喀達坂峰),海拔6860米,州境內大部分地區海拔在4000米以上。而高原面均被高寒草甸和草原所占據,依次發育為高山草甸土、高寒草原土、高寒荒漠土。總體上草地土壤潛在養分高,物理屬性較好,但速效養分不足,呈缺磷、少氮、鉀豐富的狀況。
水文情況
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為長江、黃河和瀾滄江(扎曲河)發源地,因此素有“江河源頭”之稱。該州境內河流縱橫,湖泊眾多,水資源極為豐富。總流域面積20餘萬平方千米,多年平均總流量1022.3立方米/秒,年總徑流量324.2億立方米;水量充沛,水質清澈,礦化度低,無污染,為人畜的飲用和動植物的生長繁衍提供了生活條件,也為玉樹芫根種植打下基礎。
氣候情況
玉樹藏族自治州因地勢高,氣候嚴寒,形成了“無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別”的氣候狀況。冷季長達7~8個月,而暖季僅有4~5個月。年降水量在500~600毫米,個別地區甚至可以達到800毫米;全州平年均溫3.8℃至-5.6℃。多數地方沒有絕對無霜期,大部分地區日照均在2500小時以上,最高可達2700小時。植物生長期≧0℃的輻射總量達150~411千焦/平方厘米,通天河谷和扎曲河谷的年均溫(3.8~4.3℃)均較優越,宜於發展芫根等飼料作物,儘管大範圍的山原地帶氣溫很低,但在山麓溝底的向陽地帶,是種植玉樹芫根的適宜之地。
歷史淵源
公元8世紀藏醫學名著《
四部醫典》中就有關於芫根的記載,芫根是一種食藥兩用植物,藏語名為“紐瑪”。
20世紀50年代後期至70年代末的近20年間,
青海省畜牧獸醫科學院草原所等單位對芫根從栽培、營養價值、繁種、飼餵等多方面進行了研究和生產試驗。
2005年,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成立了玉樹芫根種植與產品開發協會,致力於玉樹芫根的種植、加工和產品開發,初步研發多種玉樹芫根飲料配方工藝。
2007年,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企業投資70萬元,新建廠房生產玉樹芫根飲料。
2014年,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白扎鄉東日尕村企業在政府扶持下,整合全村土地20公頃,以公司帶農戶的方式幫助農牧民種植玉樹芫根等。
生產情況
2006年,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玉樹芫根總產559噸,其中200噸用於飲品加工。
2016年,玉樹藏族自治州土地總面積20.3萬平方千米,占青海省總面積的28.2%,芫根種植面積約3.8萬畝。
產品榮譽
2016年3月31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玉樹芫根”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玉樹芫根的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為:玉樹藏族自治州所轄
玉樹市、
稱多縣、
囊謙縣、
雜多縣、
治多縣和
曲麻萊縣共6縣(市 )45個鄉鎮。地理坐標為東經89°27′~97°39′,北緯31°45′~36°10′。
質量技術要求
1、種子質量:
1.1、種子:符合GB 16715.3《瓜菜作物種子 第3部分:茄果類》的相關要求,第一年採收種子,第二年播種。選用抗逆性強、品質優、產量高、農藝措施簡便、受歡迎的當家品種。
1.2、制種技術芫根種植地區多為海拔較高的地區,一般採取次年移栽採種,即在收穫芫根時,選擇具有品種固有特徵,表皮顏色純正,形狀整齊,表皮光滑的優良肉質根,削去莖葉鬚根,入窖貯藏,第二年4月中旬將所選肉質根定植到採種地里,採種地必須向陽溫暖,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同時搞好田間管理,由於該季節乾旱少雨,要搞好蚜蟲的防治,每畝可收種子40千克左右。
2、栽培技術:
2.1、茬口選擇:元根要慎重選茬,重茬易造成土壤養分缺乏,並加重病、蟲、草的危害和蔓延,產量無法提高,造成減產。因此,必須進行合理輪作倒茬,要求兩年以上的輪作:一般輪作方式為芫根—青稞—油菜(馬鈴薯)。
2.2、播種:
2.2.1、播期:適宜播期為5月25日至6月10日左右。
2.2.2、播種量:合理密植,一般採用撒播或條播,深翻粗耙後淺播籽,每畝用重量0.3~0.4千克左右。
2.2.3、播種深度:一般播種深度應控制在2厘米左右,土壤濕度適宜情況下,6~8天可出苗。
2.3、田間管理:
2.3.1、間苗定苗:間苗要早,分次進行。2葉1心期間苗,保留長勢端正壯苗,剔除弱小、畸形苗。缺苗補苗時應在傍晚或陰天移栽。4葉1心期間苗、定苗基本完成,苗間距保持在20厘米左右。
2.3.2、施肥:本地氣候冷涼、肥效分解慢,應以基肥為主。要求基肥要足,一般畝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4方。有機肥全作基肥或種肥施用。
2.4、苗期管理:
2.4.1、長勢要求:出苗整齊、生長健壯、葉寬肥厚、無泛黃現象,每畝苗數在5—6萬株為佳。
2.4.2、管理措施:當幼苗長至3~4葉片時結合鬆土早除草、間苗,破除土壤板結,一般不宜深,只松表土即可。以後視草荒情況隨時進行鬆土除草。植株生長過密的,在後期摘除枯黃老葉,以利通風。
2.5、成熟期管理:
2.5.1、收穫期:該地區一般10月中旬開始收穫。
2.5.2、採收標準:秋天玉樹芫根葉色轉淡,地下莖充分膨大後及時採收,要求個頭均勻,無鬚根、無泥、無分釵、無畸形、無糠心、無傷口,肉質根重達0.3~0.8千克左右。
2.5.3、貯藏:收穫後及時去葉去根,按芫根質量、大小分組、分批、分離管理。小的可直接曬乾,大的切片曬乾。鮮芫根儲藏要專門的貯藏窖貯藏,同時根據天氣變化隨時要溫、濕度調控,加強貯藏管理,發現病、爛芫根要及時撿除。
2.6、病蟲害防治:玉樹芫根偶有
蚜蟲、
根蛆為害,發生較輕時不需防治,較重時可用2.5%
溴氰菊酯乳油0.5千克加水3000~4000千克,進行噴霧防治或選用48%
毒死蜱乳油60毫升/畝進行噴霧或灌根的方法防治成蟲、幼蟲。
玉樹芫根嚴格按照國家農業部頒發的綠色食品標準體系組織生產,具體標準如下:NY/T 391-2000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技術條件,NY/T 393-2000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NY/T 394-2000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
專用標誌使用
1、符合下列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向登記持有人“玉樹藏族自治州農業技術推廣站”申請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①生產經營的農產品產自登記確定的地域範圍;
②已取得登記農產品相關的生產經營資質;
③能夠嚴格按照規定的質量技術規範組織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④具有地理標誌農產品市場開發經營能力。
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應當按照生產經營年度與登記證書持有人簽訂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協定,在協定中明確使用的數量、範圍及相關的責任義務。
2、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享有以下權利:
①可以在產品及其包裝上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玉樹芫根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等)
②可以使用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宣傳和參加展覽、展示及展銷。
3、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①自覺接受登記證書持有人的監督檢查;
②保證地理標誌農產品的品質和信譽;
③正確規範地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4、地理標誌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質量控制追溯體系。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持有人和標誌使用人,對地理標誌農產品的質量和信譽負責。
5、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冒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和登記證書。
6、國家鼓勵單位和個人對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