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內著名道觀玉山祠,又稱玉山寺、玉山廟。
基本介紹
行前必讀,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如何到達,景點美圖,人文歷史,著名景點,頭門,硯台,得月樓,莆田榜頭玉山祠,
人文歷史
玉山祠位於還劍湖畔小小的玉山島上。島呈圓形,看似玉石,故名玉山島,祠因島而得名。這個玉山島以四十米長的太鼓橋與湖岸相連線。此祠建於十八世紀黎朝末年,是中式古建築,祠內供奉關帝,呂祖、陳興道和文昌帝君等。其中除陳興道外,其餘都是明清時期在中國廣泛流傳的道教神祇。 陳興道是越南陳朝名將,民族英雄,也是越南男巫奉祀的神祇。他本名陳國峻,自幼博覽群書,及長又精於兵法和天文,收集諸家兵法,研究八卦及九宮圖。十三世紀時他率軍擊退元朝軍隊,因此被封為興道王,視為民族英雄。在越南民眾心目中,他是驅除惡靈的威武象徵,且能救治婦人不孕和難產等症。 玉山島原是黎太祖的釣魚台,其後建關帝廟。阮朝時,由蕊溪社信徒修復,十九世紀時由科舉及第的文士組織「向善會」增建文昌殿。島上綠樹蔥蔥,濃蔭如蓋。旁有筆塔一座,為五層塔。祠有三重門闕、大殿、廊房等。
著名景點
玉山祠有三重門闕
頭門
坐落在湖東岸臨街,由四根筆狀石柱分開,寓意金榜題名。大門還有一副對聯:“臨水登山一路漸入佳境;尋源訪古此中無限風光”。大門兩側的門牆山,還寫有“福”“祿”兩個漢字,朝文人阮文超的手筆。
硯台
右題龍門、左題虎榜,也有一副對聯:硯台筆塔大塊文章,唐科宋榜七子階梯;竇桂王槐國家楨幹,虎榜龍門善人緣法。在門南側附近的一石 岩:桃腮山上建有一座方塔,高五層,塔頂似毛筆頭,被稱為筆塔,塔上刻有"寫青天"三個大字。相對北側不遠通往玉山祠的入口處,建有一座大石硯台,石硯由三隻石制青蛙托起,每年都有一當正午,陽光照射下,筆塔尖的影子會正好映入硯台的中心。
過了硯台,就是頭的拱門,這座橋長40米,使一座朱漆墓拱橋。原建於1865年,1952年橋斷塌,後按原樣重建。棲旭橋早年是由越南的著名 儒者阮文超以各式的木料所建,幾經整修才成了今天的樣貌。據說,取名棲旭橋的原意,是指「受到來自東升旭日的映照」,象徵了活力與熱情;也因此,橋身的顏色特別還漆上了象徵著幸福溫暖的艷紅色。
得月樓
一個小巧玲瓏的樓亭。樓後為玉山寺的主殿文昌殿和關帝廟。關帝廟廟貌莊嚴,裡面還有一柄純銅打造的青龍偃月刀,重達百斤。另有大磬。寺前還有鎮波亭,榕蔭茂盛,水和階平,別有勝景。
莆田榜頭玉山祠
玉山祠原名雲山祠,建於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原址在五昆頭(今榜頭鎮光埔村)。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移建玉山(今榜頭鎮望厝村)。祠的後面有清康熙三年(1664年)始建,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的觀音殿。
玉山祠系東山祖祠主要分脈。清末民國初,“三一教”信仰首先是玉山祠的門人傳入馬來亞和新加坡,在兩地建有宗孔堂、宗聖堂、宗賢堂等10多處。隨後又傳入泰國、緬甸等地。
1979年10月,重建太子殿,雕神像,塑金身,1986年5~7月擴建雙邊護厝,1988年8月重建觀音殿,整個祠堂基建占地2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