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城牆

玉山城牆

古城牆東門雄姿,原來的玉山東大門,大體保存完好。玉山縣位於江西省東北部,介於東經117°52'至118°25'和北緯28°30'至28°59'於之間。東界浙江省開化、常山、江山三縣市,南接廣豐,西南鄰上饒,北毗德興。在縣城東南。清乾隆四十九年版《玉山縣誌》玉山縣城牆建於明嘉靖辛酉年(1561年),“城圍七里,高二仞,廣丈有一尺,女牆四尺。”有城門六:大、小東門,大、小西門,北門和南門。現城樓和北門至小西門一段城牆已在建國前後拆除,僅殘存東、南門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玉山城牆
  • 位置:江西省東北部
  • 東經:117°52'至118°25'
  • 北緯:28°30'至28°59'
簡介,舊志載:,玉山古城牆是珍貴的歷史文物,

簡介

玉山縣城的東南保留著很長一段明代嘉靖年間的城牆。 古城牆由紅色石塊砌成,有些背陰的地方長滿了青苔,還有很粗的樹從牆體縫隙里長出。
玉山城牆
城牆沿河而建,牆內是居民區,城牆外是當地人種的菜,還有一些菜甚至被種到了城牆頂上。我原以為,玉山的古城牆只會有一小段被保留了下來,卻不想有這樣綿延了兩三百米都還沒有到盡頭。後來,回到酒店向大廳里的經理打聽才知道,古城牆一直從城東綿延至城南。 玉山縣古城牆位於縣城東南,冰溪河北岸,傍河築城,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玉山縣古城牆始建於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圍城七里”。牆高一丈六尺,女牆四尺,牆基寬一丈八尺,東西南北辟有四門。隆慶年間增闢小東門、小西門。由於自然侵蝕和城建的原因,城牆被拆大半,但至今仍保留有大東門、小東門、南門三座城門,在東南面還留有1430米的明代古城牆。項目特點:城牆近靠冰溪河,風光秀麗。套用範圍:可供遊客遊覽和拍攝影視劇。對投資者要求:投資人投資,在保護的前提下進行開發性建設。主要建設項目是:恢復城牆高度達5.33米,女牆高度達1.33米,並恢復建設三個城門上的城樓,拆遷緊挨城牆的棚屋。玉山古城牆修於明正德年間。當時古城牆有東南西北“四門”之說,現在只有東門還保留著一段古城牆。

舊志載:

明正德年間玉山令譚世熙首次向上級提出築城請求。據明代胡松《築城記》:“是役也,經始於壬戌之春,告成與是歲之冬。”即玉山縣舊城牆是在公元1562年築成的。“……為門者四。周約四千二百餘步,崇十有六尺,加雉堞四尺,址廣十有八尺,面廣十有二尺;可通駟馬。”(《築城記》)這就是大概的規模了。
前面所言“四門”,今僅存東門。南門、北門、西門,現在只作為地名留存在市民的記憶里,唯東門尚留有一段古城牆。東門得以保存下來,算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東門外現在還留有一段縣城中最古的“官道”,獨輪車長期碾壓後的深深車轍,非常醒目。這條路上也許陸游范成大辛棄疾們都曾走過,從這兒經過的最後一個大詩人是黃景仁,寫過一首《自常山入玉山道中遇雪》。

玉山古城牆是珍貴的歷史文物

明正德三年(1518),朝廷宦官當道,江南欠收,有多支饑民起義。江西總制陳金率軍鎮壓王浩八部,該部人馬逃往安徽徽州受招降。不久又起,屯浙江開化。返回江西時,又途經玉山。這時的玉山知縣譚世熙感到玉山有營建城牆的必要,於是在縣城東西建了兩個關口,壘石為門。不久,譚世熙升調,工程停建。
嘉靖三十九年(1560),福建為防禦海上倭寇而招募了一批廣東籍士兵,因功賞微薄而譁變,他們破泰寧(今屬福建),次年(1561)夏流入江西,攻打玉山,縣官沒有組織人員抵抗,知縣隻身外逃。七月十四日,叛軍見玉山無城牆,百姓殷富,就搶民財、劫國庫、任意殺戮焚燒。九月,巡撫胡松來縣視察,見玉山父老寡妻,哭聲震野,慘不可言,當即決定除免當年租稅,安撫百姓;“以溪為池,傍河築城”;關押了臨劫時潛逃的知縣,指定推官姚篚治理縣政,負責建築城牆。
玉山城牆

築城的決定,獲縣民、官紳、鄉賢的支持,很快籌集資金二萬餘銀兩,擇吉日開工。嘉靖四十一年(1562)春動工,但工程不到一半時,姚篚升任宿州知州,新來的知縣韓子表繼續組織施工,要求加快工程進度,於當年冬建成。城牆長四千二百步(約合七里),牆基寬一丈八尺,頂寬一丈二尺,可通駟馬;牆高一丈六尺,女牆高四尺。城牆東南西北各開一城門,各取門名:東為“潤澤”,西為“廉善”,南稱“垂教”,北叫“采粟”。隆慶年間(1567——1572),知縣根據百姓請求,在城牆東南及西南兩處增開兩道小城門,分別取名為“儒林”、“杏花”,俗稱小東門、小西門。萬曆四年(1576),知縣周日甲擴建了南門,以固防守,改名為“文光”,並開鑿了城池。萬曆十四年(1586),知縣張道深將六道城門板都包上了鐵皮,使之更加堅固。
由於城牆初建時,工期短,要求“刻期速竣”,工程質量不佳,故於此後時損時修。清朝順治五年(1648),女牆盡塌,至康熙八年(1669),知縣唐世微集資修復。二十一年(1682),知縣余毓浩重修西門城樓。乾隆五十三年(1788),東西兩門被洪水沖塌數十丈,次年,知縣丁如玉重新主持修復,工程歷時三年,並增開兩道水門,將東南高地剷平,用其土填培城西外道路,以固城牆,使洪水減緩水勢。道光十六年(1836),知縣張兼山又集資重修大東門、大西門。
道光二十一年(1841),閩北山區有大股土匪活動。知縣翟時甫認為玉山毗鄰福建,不可不防,見城垣頹廢,急需重修。縣人周以廉兄弟捐出五萬五千六百文,當年十月十七日動工,歷時三年零三個月,將城牆風外有裂縫處拆除重修,全部用紅石塊砌固。加固了城門、城樓。周氏兄弟的義舉,經知縣汪道森舉報知府,受到嘉獎。
鹹豐八年(1858),太平軍圍攻玉山城,一些牆身和垛口被炮火轟裂,後又集資修葺。十一年(1861),四周城牆頂部新建大炮台五座。同治六年(1867),知縣王大枚組織成立善後工程局,積極維護城牆。同治九年(1870)城牆南面外牆墮塌一丈許,次年三月又遭風雹損壞,知縣黃壽祺倡修如舊。
民國十七年(1928),因修建常玉公路,需通過城內到達大西門外繁華商業區,東邊城牆鑿開了孔道,西邊從小西門進出。1942年,日本飛機轟炸玉山,小西門孔頂被炸塌,東邊孔道為便於高炮部隊通過而拆去孔頂。後來,由於自然侵蝕和人為原因,城牆僅在東南兩面殘留一千餘米,大東門小東門及南門基本保存。
解放後,留存的古城牆成為歷史的見證和舊城一大景觀,1982年12月20日,玉山縣人民政府將其定為文物保護單位。
玉山古城牆從1562年建成至今,已有446年了。它突顯出我縣古代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是有形的歷史文化遺產,應予以更加愛惜和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