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古窯址

玉山古窯址

玉山古窯址位於江西省玉山縣懷玉鄉馬路村十四組一處名叫塔山的東面山坡上,高出周邊水田約10米,面積約5萬多平方米,窯業堆積厚度最深達3米,至11月6日止,共布10×10平方米探方12個,從相關情況看,此古窯的發掘是江西省首次大型發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玉山古窯址
  • 地理位置:江西省玉山縣懷玉鄉馬路村
  • 占地面積:約5萬多平方米
  • 形態特徵:該窯群各窯均呈饅頭型
窯址簡介,形成條件,形態特徵,出土文物,考古意義,考古進展,

窯址簡介

江西省考古所副研究員餘江安介紹:“由於德上高速公路建設和文物保護工作的需要,我們對這塊窯址進行了調查和發掘, 經過調查這個窯址有5萬多平方米, 地表暴露的窯爐痕跡就有13處,在清理髮掘的有5座,這5座窯它的形制都是饅頭型的窯爐,形制大體相同,但是每個窯爐它的結構都有細微區別,各有各自的特色。”

形成條件

據文物專家介紹,該窯的形成有三大條件,一是有窯土,窯址周圍到處是山坡,而這裡泥土均是燒磚瓦好土;二是燃料,燒窯需要柴火和媒,窯址周圍不乏樹木雜草和豐富的煤礦資源;三是運輸便利,窯址周圍有錦溪河流,是信江上游的支流,為民窯產品運輸提供了便利條件。根據出土磚瓦和燒造工藝判斷,專家認為是明代中期的文物,而其造型也揉合了南北方的特色。

形態特徵

該窯群各窯均呈饅頭型,此種窯型具有升溫慢降溫也慢的特徵,保溫時間較長。南方大多是龍窯系統,饅頭型的窯爐原來分布在北方。江西省考古專家餘江安認為:“南方的龍窯一般以柴薪料為主,北方主要是用煤燒。這次發掘的窯採用了煤和柴薪的結合,說明它既吸收了北方的優點又繼承了我們南方燒造技術的特點。”

出土文物

在發掘現場及出土文物陳列室看到,文物多為燒制磚瓦為主,伴燒極少量的日用生活用具,有罐、陶質的紡銅鏡等。這些窯爐均保存完好,包括窯頂、焚口、火膛、火路、煙道等結構均清晰可見。

考古意義

該窯址的發掘一方面對於研究明代學者宋應星編著的《天工開物陶埏篇對明代磚瓦窯的記載和論述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證據,另一方面對於研究中國建築的構件及材料來源具有重要的意義。該窯址的發現,為研究東亞窯業的技術史和發展史提供了重要的佐證。此外,對於了解當地白泥(極細膩、雜質少,是窯業的重要原料)、姚塢等地名來源提供有力證據。

考古進展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玉山縣、德興市瑞昌市安福縣博物館的一支考古發掘隊,在緊張的挖掘之中,預計還有重大發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