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秦昭王書》是戰國時期范雎創作的一篇散文。是范雎向秦昭王寫的一封自薦信。信中先談論治國的一般道理,再談人才對國家的重要性,最後表明自已是真心獻計,委婉地要求秦昭王接見。
文章思想內容鮮明,語言綺麗華茂。頗有戰國時期呈現諸侯公文的特色。文章雖是請求秦昭王召見和任用自己的呈文,但是書中所提出的思想觀點鮮明,說理清晰,比與恰當,邏輯性嚴密,說服力強。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獻秦昭王書
- 作者:范雎
- 創作年代:戰國時期
- 出處:《戰國策·秦策三》
-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鑑賞,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獻秦昭王書
臣聞明主泣政,有聞者不得不賞,有能者不得不官。勞大者其祿厚,功多者其爵尊,能治眾者其官大,故無能者不敢當職焉;有能者亦不得蔽隱。使以臣之言為可,願行而益利其道;以臣之言為不可,久留臣無為也。
語曰6:“庸主賞所愛而罰所惡,明主不然,賞必加於有功,而刑必斷於有罪。”今臣之胸,不足以當椹質7,而要不足以待斧鉞8,豈敢以疑事嘗試於王哉!雖以臣為賤人而輕辱,獨不重任臣者之無反覆於王耶9?且聞周有砥厄,宋有結綠,梁有縣藜,楚有和璞10,此四寶者,土之所生,良工之所失也,而為天下名器11。然則聖王之所棄者,獨不足以厚國家乎12?
臣聞善厚家者取之於國,善厚國者取之於諸侯,天下有明主,則諸侯不得擅厚者,何也?為其割榮也!良醫知病人之死生,而聖主明於成敗之事;利則行之,害者舍之,疑則少嘗之。雖舜禹復生,弗能改也。
語之至者, 臣不敢載之於書,其淺者又不足聽也。意者臣愚而不概於王心耶?亡其言臣者賤而不可用乎?自非然者,臣願得少賜游觀之間,望見顏色。一語無效,請伏斧質。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涖(lì)政:執政。涖,即“蒞”,臨也。
2.聞(wèn):聲望。
3.爵尊:指地位高。
4.不得蔽隱:不被埋沒。
5.願行:希望能推行。益:更加。
6.語曰:常言道。
7.當椹質(zhēn):用作砧板。
8.要:通“腰”。待斧鉞(yuè):承受刀斧砍斫。
9.獨;表反問,相當於“難道”。重:重視。任臣者:推薦小臣的人。無反覆於王:對君王始終如一,忠心不渝。此句意為:即使您;認為我微不足道可以輕辱,難道就不重視推薦我的人對您的忠心嗎?
10.砥厄、結綠、縣藜(lí)、和璞:均為美玉。
11.良工之所失:高超的工匠沒有對美玉進行鑑別。而:可是。
12.“然則”句:那么被聖王所遺棄的人,難道就不能夠對國家有益嗎?意指人才與美玉一樣可能被忽略。
13.擅厚:獨攬好處。此指獨攬天下的人才。
14.割榮:共享榮耀。“天下”句意為:天下有聖明的君主,就不會讓諸侯獨攬利益得到人才,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有了人才會分享君王的榮耀形成競爭。
15.語之至者:談到重要的機密的事。載:寫。書:信。
16.意者:想來大概是。不概於王心:不合於王的心意。
17.亡其:也作“妄其”、“忘其”,選擇連詞。
18.少賜游觀之間:賜紿一點您遊玩觀光的空閒時間。望見顏色:希望面見君王。顏色,指代君王。
19.斧質;刑罰,意指治罪。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臣我聽說,英明的君主執政的原則是,有功勞的人不能不給予獎賞,有才能的人不能不給予官爵;功勞越大的人,他的俸祿就越多,功勳越多的人,他的官爵就越高。管理事情越多的人,他的官職就應該越大。所以,無才能的人不應該被任職,有才能的人也不該被埋沒。假使大王認為我的這番話是正確的,希望您能推行下去,而且肯定會有益處的;認為我的話不正確,而長期地把我留在這裡,也沒有什麼用處。
常言說:“昏庸的君主獎賞他喜歡的人而懲罰他討厭的人。英明的君主卻不是這樣,獎賞必須給有功的人,刑罰必須給予有罪的人。”現在,我的胸膛不能忍受行刑的砧板,我的腰身更不能挺受行刑的斧鉞。哪敢用游移未定的事情來嘗試大王的刑罰呢?即使您認為我微不足道而輕蔑污辱我,難道不重視保舉我的人對您始終不渝的忠心嗎?況且我還聽說過,周朝有砥厄,宋國有結綠,梁國有懸藜,楚國有和璞,這四件珍寶,都是大地上生長的,雖然沒有得到良工的鑑別,而確實是天下的名貴寶物。既然如此,那么聖王您所遺棄的有才能的人,難道他就不能有益於國家嗎?
我聽說善於肥益私家的人,就會竊取王室的財富;善於增厚國力的君主,就會廣攬諸侯各國的人才。天下出現英明的君主,那么諸侯就不應該獨占厚國的利益。這是什麼道理呢?就因為諸侯獨占厚國的利益就能分割君主的聲榮啊!優秀的醫生能夠判斷病人的死和生,而英明的君主應該掌握事情的成與敗:認為有利,便該施行;認為有害,便該放棄;有所懷疑,不妨稍做嘗試一下。這個道理,就是大舜和夏禹再生,也是不能改變的啊!
我想說的最重要的話,不便於寫在書面上,淺近的道理又不值得汲取採納。想來,難道是因為我愚鈍不堪而不合乎大王心意呢,還是由於推薦我的人地位卑賤而不值得聽信呢?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我希望大王稍稍抽出點遊覽觀賞的時間,當面聽聽我的意見。一句話不符合實際,情願伏罪。
創作背景
這篇散文創作於公元前266年,適時范雎在魏國受權貴迫害,被秦使薦於秦昭王。初至秦不為昭王了解,故上書昭王,闡明政見。
作品鑑賞
文學鑑賞
這是一封自我薦舉的上書。當秦使者王稽把范睢介紹給秦昭王時,並沒有引起秦昭王的特別重視,昭王沒有立即召見他。而當時執政的穰侯、華陽君等權貴,為了固寵自保, 當然也不可能重用他。在此種困難情況下,范睢毅然決然寫了這封上書向秦昭王毛遂自薦。秦昭王讀後大悅,果然立即召見了他,經過一番促膝長談,遂有相見恨晚之感,終於拜范睢為相。
在此上書中,范睢緊緊抓住秦昭王猶豫不決的矛盾心理,說服他,並讓他召見自己,以便進一步陳述自己的治國主張。此書信的主要特色著重表現在藝術上。首先,范睢始終圍繞著明君應當重用賢臣這一主線來論述,邏輯嚴密,脈胳分明。行文開始,范睢便首先提出明主立政的原則;接著便對比明主和庸主的不同表現,迫使秦昭王接受他的主張,不做庸主而做明主;隨後又提出明主處世行事的方法,即“明於成敗之事,利則行之,害則舍之,疑則少嘗之。”希望昭王能召見他,否則,秦昭王將不是明主。至此,秦昭王不得不打消種種顧慮,立即宣見范睢。其次,書信中運用了對比、比喻、排比等寫作技巧。如明主施政不同於庸主施政的對比,“語之至者,臣不敢載之於書”與“其淺者又不足聽也”的對比等;至於比喻,如用周、宋、梁、楚四國所有之寶雖然未被良工賞識,但依然是天下異寶這一現象,來比喻被國君所忽視的有才能的人,依然會對國家發揮自己的才能並有所貢獻,又如以“良醫知病人之死生”來比喻“聖主明於成敗之事”,更加貼切形象。運用排比句式,可以使文章增強氣勢,如“有功者不得不賞,有能者不得不官。勞大者其祿厚,功多者其爵尊,能治眾者其官大及利則行之,害則舍之,疑則少嘗之”等句段,都論述得非常明快果斷。再次,此上書短小精悍,快人快語,柔里有剛,斬釘截鐵,充滿先秦諸子論辯的特色。這充分顯示了范睢這位政治家胸有成竹、穩操勝券的自信心和政治氣魄,從中亦可了解到遊說家的本色。
名家點評
教育家武傳濤《著名政治家書信鑑賞》:這封信最大的成功之處就是抓住時機,直陳利害。以范雎當時的身份和地,貿然寫這樣的信是要擔一定風險的,但范雎善於審時度勢十分委婉地批評和暗示秦昭王,既迫使昭王接受了他的主張,又不會為自己招來大禍。通篇雖然語言謙恭,但卻顯得信心十足,不卑不亢,讓人覺得無論地位如何,總不失一個有志之士的品格和心胸,使人油然而生敬意。
作者簡介
范雎(?一前255),戰國時秦昭王相,政治家。魏國人。字叔,長於口辯。曾欲求仕於魏王,但因家貧無資,遂為魏中大夫須賈的家臣。從須賈使齊,被誣以通齊賣魏。歸國後,魏相魏齊使人答之甚酷,折肋摧齒,幾乎致死。在魏人鄭安平的幫助下,化名張祿,被秦使王稽帶回秦國。范睢至秦,上書秦昭王,得到了召見,即被拜為客卿,謀兵事,得到昭王信用。他勸秦王對東方六國採取遠交近攻之術,先討伐魏、韓,然後各個擊破,這些主張基本上被採納;又進說秦昭王,指出太后擅權,“四貴”用事,恐致“卒無秦王”之危。於是昭王於公元前266年下令,廢宣太后,逐穰侯、高陵君、華陽君、涇陽君於關外,拜范睢為相,封於應,號為應侯。為報舊怨,范睢在各國使者之前羞辱魏使須賈,並迫使魏齊出走並自盡。用反間計,取得伐趙長平之戰的勝利;但又受到韓趙的遊說,因妒忌白起的軍功,借秦昭王之命迫使白起自殺。後薦舉鄭安平代白起為將,作戰不利,安平降趙,他舉薦的王稽也因罪被誅。范睢內慚,謝病辭歸相印,與王稽死於同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