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德村

獵德村

獵德村是廣州市天河區街屬下的行政村,位於珠江新城南部,南臨珠江。現村址範圍;東與譽城苑社區居民委員會為鄰,南與臨江大道緊靠,西與利雅灣接壤,北與興民路及花城大道相連,村址面積470畝。另外還有發展經濟用地約350畝。獵德涌從村中流過,將村莊分為東、西村,一河兩岸景色秀美。獵德地處北回歸線以南,氣候溫和,雨量充沛。

獵德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水網交錯,土地肥沃。祖輩以農業耕種為主,少部分人經商,極少數人海外謀生。獵德盛產楊桃、甜橙等水果,是有名的水果產地和集散地。獵德村民風淳樸崇尚禮儀文化,獵德人勤勞、愛國、愛家園。獵德先輩從粵北珠璣巷南遷,最後落籍獵德村,從宋朝開村,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民族是漢族。經歷代繁衍生息,至今,獵德村巳發展至四千餘人,姓氏有李、梁、林等共81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獵德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廣州市天河區
  • 地理位置:珠江新城南部
  • 面積:470畝
  • 人口:四千餘人
  • 屬於:山區
歷史沿革,民俗風情,舊城改造,

歷史沿革

獵德,取自西漢著名思想家楊雄《法言義疏·學行》中“耕道而得道,獵德而得德”的句子,是追求完美道德的意思。獵德村位於廣州市珠江新城的南部,是一個有著900多年悠久歷史的嶺南水鄉,水網交錯,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現有總人口7000多人。獵德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村里曾經出過2個進士、2個解元、9個舉人以及86個秀才。經過近千年的積澱,獵德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村內保留著大量的古民居、古祠堂、古石板街等具有嶺南水鄉特色的建築。

民俗風情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獵德村的龍舟招景日,兄弟村游龍都會在這一天到獵德涌趁景。
龍船景是龍舟的大集會,也是一個宗族的盛事。所謂龍船景的“景”,其實並非擺設裝飾,而是指一個供“老表”(兄弟村村民之間常以“老表”相稱)相聚的地方。“招景”是向兄弟村發出邀請,兄弟村接受決定參加,就叫“應景”。龍船景當日,如約派龍船前往主辦龍船景的村落探訪,就叫“趁景”。
“趁景”有一套默認的禮數。趁景龍船在即將進入龍船景時,船上的長老會示意船員放鞭炮,這是要告訴對方:“老表,我們來了”。此時,主人會擂鼓回應,然後派一年長男性在渡頭或岸邊揮動草帽,示意龍船上的“老表”上岸“飲啖茶,食塊餅”。“每條村的特色不同,我們可以從鼓、旗、船等地方辨別出來。有的船上也會寫上村名或者舊時的寶號,我們獵德的寶號就是‘神龍’和‘飛龍’。”一名獵德龍舟老艄公告訴記者。
另外,按傳統,探訪的龍船要先在主人家的水域來回劃三趟表示“感謝”後,才能靠岸。趁景龍船來到了對方的村,船上的扒仔(橈手)可以選擇不上岸,但船上護著神斗的人——長老(陪神)則一定要拿著紅紙,寫一封柬送給對方,而且還要上香。對方會回贈餅、香菸、茶水等,而且還會回一封柬,讓趁景的龍船拿回去貼在祠堂,告訴村中父老“已經探過親”了。記者看到,獵德大祠堂外便貼著幾百封回柬,上面有寫著各兄弟村落的名字。
沿襲以往的習俗,龍舟招景當天會大擺龍船飯,招呼本村和友村的村民。對於村民來說,划龍舟是對神的敬仰,龍船、龍帽、龍船衫、龍船飯都被視為神聖之物,寓意一種好意頭。吃過龍船飯,一年都會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所以,除了比賽者外,村中老少都可以到祠堂領取龍船飯。在吃龍船飯的時候,村民們都是平等的,不論貧富貴賤,但條件是一定要自己親自來領取。拿了一定份量的龍船飯,回家後讓家人一起品嘗,可以結交好運。
獵德村獵德村
在靠近獵德牌坊處,村民早早便備好龍船餅和茶,供前來串門的“老表”補充體能,喝茶歇腳。龍船餅很像平時我們吃的核桃酥,味道很甜,個頭很大。不過龍船餅和核桃酥不同,這種餅是給劃龍船的龍舟健兒們帶到船上的,是龍舟節的一項重要食品。據稱,由於龍船餅被龍舟健兒帶到船上後,被划龍舟的大漢們用手摸過,於是產生了重要的意義。龍舟健兒們把這些龍船餅帶回家中,分發給小孩子們品嘗,希望小孩子們吃了以後會像這些龍舟健兒一樣健康勇敢能幹,一年到頭不會感冒生病,而且還更加聰明伶俐,更會讀書識字。

舊城改造

具有900多年歷史的獵德村,至今仍保留著大量具有嶺南水鄉特色的古民居、古祠堂、古石板街、古樹木等,承載著頗具區域性代表的古村落民俗文化和建築文明,並形成了獨特的龍舟文化。
獵德村微信:ysh2266
為了延續嶺南古村落特有的文化氣質,獵德村整體改造並不是簡單的推倒重來,而是在改造過程中充分考慮到文化的傳承,為獵德村傳統民俗文化的延續留足了空間。完整保留了龍母廟,並以龍母廟為中心,將村內重要的祠堂、廟宇和代表性的民居沿獵德涌兩岸進行重新規劃布局,異地復建保存,打造嶺南古建築博物館,讓獵德的建築文明、純樸民俗、龍舟文化重放異彩。同時,獵德村還建設了村史博物館,裡面陳列的都是獵德改造前的物品。最令人矚目的是上世紀80年代使用過的舊龍舟龍頭,此外,還有沾著黃泥的犁耙、木桶、水排等,這些舊物都在靜靜訴說著獵德的文化,展現了獵德村的歷史變遷。
獵德村獵德村
2008年1月15日,作為廣州首個整體改造的城中村———獵德城中村改造工程正式動工。歷時三年後,在經歷了搬遷安置、工程建設、搖珠分房後,6000多獵德村民遷入新居。
獵德村,曾經是廣州天河最窮的城中村,借珠江新城興建的東風,2007年拆遷興建37棟復建房,一舉晉身CBD地段新貴。
作為廣州整體改造第一村,獵德的成功給了其他城中村無限的鼓舞,但隨後的拆遷改造證明,“獵德模式”不可複製。而兩年前,獵德原村支書出境不歸被黨內除名,“廣州第一牛村”被卷進輿論的風口浪尖,驟然低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