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幕劇

獨幕劇

獨幕劇是戲劇作品的一種形式,全劇情節在一幕內完成。篇幅較短,情節單純,結構緊湊,要求戲劇衝突迅速展開,形成高潮,戛然而止。多數不分場並且不換布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獨幕劇
  • 定義:戲劇作品的一種形式
  • 類型:短劇
  • 術語發源地:日本
簡介,起源,分類,特徵,

簡介

獨幕劇是獨成一幕的短劇。由於展示劇情受到嚴格的時間、場景等限制,要求結構緊湊,矛盾衝突的展開比較迅速,而情節的基本部分——開頭、發展、高潮結局卻均應表現出來。獨幕劇、多幕劇 根據戲劇的結構形式,容量的大小,分為獨幕劇和多幕劇
獨幕劇獨幕劇
在17世紀,莫里哀曾寫過一些獨幕喜劇,如《可笑的女才子》、《逼婚》等。但這一類戲劇在19世紀後期才開始流行。А.П.契訶夫的《求婚》、J.M.辛格的《騎馬下海人》、格雷戈里夫人的《月出》、菊池寬的《父歸》等,都是著名的獨幕劇佳作。中國早期話劇有很多獨幕劇,如田漢的《名優之死》、丁西林的《壓迫》、洪深的《五奎橋》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曾舉行獨幕劇評獎活動,《婦女代表》、《趙小蘭》、《劉蓮英》等,都是獲獎的獨幕劇作品。

起源

“獨幕劇”這個術語,據說是20世紀初從日本挪用過來的。而日本的這個稱呼,又是根據英文oneact play來的,它的本意是“一次動作的戲”,因此,把它譯為“獨幕劇”並不確切。但是,這個詞已約定俗成並沿用至今。
獨幕劇也隨著戲劇歷史的發展而發展。戲劇理論界認為獨幕劇大約產生於17世紀,當時叫它為小戲,一般在大戲開始之前演出,目的是為了照顧那些遲到的觀眾。如法國莫里哀於1668年前後創作的《逼婚》。而現代意義上的獨幕劇,是伴隨著19世紀末西方戲劇史上名噪一時的“小劇場運動”而誕生的一種戲劇體裁。

分類

獨幕劇一般分為獨幕喜劇和獨幕悲劇等。 獨幕喜劇如:契訶夫<求婚> 等。

特徵

獨幕劇劇情在一幕內完成的小型戲劇,我們通常稱為獨幕劇,它可以有一個場景,也可以有兩個以上的場景。在獨幕劇中,一般人物較少,情節線索單純,從一個生活側面反映社會矛盾,構成一個獨立完整的戲劇故事。 獨幕劇是一種集中地描寫突變的舞台藝術。獨幕劇要求一種特別的、比起多幕劇來更為嚴謹、凝練的集中。
從時間長短上對獨幕劇並沒有什麼特定的限制,可長可短。最長的獨幕劇無從考證,但最短的獨幕劇卻有例證。20世紀初,未來派劇作家康紀羅寫的獨幕劇《只有一條狗》,全劇只有30個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