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一無二:誕生在中國獨生子女時代

獨一無二:誕生在中國獨生子女時代

《獨一無二:誕生在中國獨生子女時代》是當代作家陳丹燕創作的紀實文學,首次出版於2022年2月。

該書選擇了在中國獨生子女成長的35年過程中,不同的獨生子女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中所經歷的不同故事,並努力探索和表現這是一代什麼樣的孩子。該書記錄的是中國獨生子女自己的故事,有極大的真實性,他們用自己的眼光打量生活和這個世界,具有這一代人的鮮明特點。作者用文學的手法寫了真實故事,關注了一個群體的情感世界又和學術研究連線在一起,從理性的角度去描繪和理解一個感性的世界。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獨一無二:誕生在中國獨生子女時代
  • 作者:陳丹燕
  • 文學體裁:紀實文學
  • 首版時間:2022年2月
  • 字數:355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影響,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獨一無二:誕生在中國獨生子女時代》主要分為三大部分:“1990年—1997年:獨生子女宣言”“2008年—2010年:赤子來了”“2016年—2020年:獨生子女的時代解碼者”,分別報告了20世紀90年代年輕的獨生子女的心情實錄,2008年汶川大地震引出的獨生子女志願者採訪故事,獨生子女誕生後專家、學者對這一課題的研究。陳丹燕根據其在上海市進行的較大規模的讀者來信抽樣調查和頗為深入的社會學觀察與人類學訪談,在翔實的資料基礎上展開了富於創見的思考與論述,並提出了不少獨到和新穎的觀點,從而為中國有關獨生子女問題的人類學研究,拓展了一個值得重視的新視角。

作品目錄

第一部 1990年—1997年:獨生子女宣言
前言 1990年—1997年,獨生子女宣言
第一章 我是屬於爸爸媽媽的孩子
1.自己的小床
2.父親的紅色日記本
3.媽媽的腳
4.任重而道遠
5.機會在母親不在的地方
6.我永遠也夠不到爸爸的手
7.夢想是我的
8.這一代的父母和孩子
9.責任
10.世界上最孤獨的孩子
11.我那孤臣孽子般的孤獨
12.我面對著衝突的理想
第二章 我想有一個知心朋友
1.協定相處
2.我應該怎樣跟別人交流
3.公平原則
4.難道我麻木不仁嗎
5.自私從形容詞變成了動詞
6.孤獨的人是可恥的
7.獨生孩子很難做朋友
8.孤僻
9.我愛自己
10.我要選擇信任
第三章 什麼是愛情
1.什麼叫男朋友
2.要不要靠近
3.愛上了偶像
4.全家投入的初戀
5.我愛莫扎特
第四章 我的宣言
1.我脆弱,我笨拙,可我純潔
2.我總是和自己的心思對立著
3.我是亂麻
4.我總是猜測生活的目的
5.我不虛偽
6.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7.我丟失了寶貴的東西
8.我在勢利中成熟
第五章 重逢
第二部 2008年—2010年:赤子來了
前言 1996年—2008年,漫長的曙光
1.哀悼日
2.一個志願者的成長史
3.不甘心
4.衝動
5.大象
6.2008:凌薇與降建新
7.突破
8.小白菜的笑容
9.吳志雄的多巴胺
第三部 2016年—2020年:獨生子女的時代解碼者
前言 中國獨生子女生育政策簡史
第一章 1995年,推想
1.關於獨生子女:陳丹燕與上海青少年問題研究所所長蘇頌興的討論
2.關於時代:陳丹燕與華東理工大學文化研究所副所長曹錦清副教授的討論
3.關於女生:陳丹燕與上海社會科學院的婦女問題專家陳惠芬的討論
4.關於一代新人:陳丹燕與上海大學文學院史學博士朱學勤的討論
第二章 2020年:與時代和解
1.2018年至2020年,與復旦大學人口與發展政策研究中心教授胡湛的討論:關於獨生子女對自己這一代人與自己所處
時代的理解
2.胡湛的故事
3.FYRST調查項目成員陳斌斌的故事
4.FYRST調查項目成員高雋的故事
5.2020年,關於中國最終改變計畫生育政策:胡湛教授的推想
鳴謝

作品鑑賞

《獨一無二:誕生在中國獨生子女時代》以文學的視野、細緻入微的心理體驗和靈動洗鍊的文字,將一些生動活潑的人物描寫、感人肺腑的故事情節一一呈現出來。硬邦邦的數據在陳丹燕的筆下變成了活生生的形象。它文學性的光芒並沒有被社會學的思考所掩蔽,社會學的文學式訪問更是增加了作品的厚度和張力。在書中可見識到陳丹燕細膩的筆法和細緻入微的心理描摹。文中隨處可見發自心靈的問句和對人生的思考,這一代人的個性、夢想、責任、奮鬥、壓力等都在這聲聲發問中沉澱並積聚力量,厚積而勃發,成為一個時代的主角和擔當。
《獨一無二:誕生在中國獨生子女時代》是以類似於口述實錄的“非虛構”文體的寫作方式架構的,所以其中包含大量的場景對話。這種對話並不是為了凸顯人物性格,而是類似於採訪,是寫作者的個人介入,從而突出“我”的在場,與歷史對話。該書正是在宏大的歷史背景下嘗試呈現每一類獨生子女的命運和生存態度。書中多個聲音、多種觀點交織在一起,它們之間相互對話、博弈,甚至相互消解,最終,時代的或事件內部的複雜性被呈現出來。比如,書中提到一些新鮮有趣的觀點:獨生子女一代則多是“才大志疏”;獨生女“兩情相悅”的愛情觀;放開二孩生育以後關於“善養”的問題;80後“小皇帝”“自私”“冷漠”的形象被自信、陽光的正面形象和光明象徵所取代。書中有許多真實而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汶川地震志願者魏菁、陳麗媛、陳太陽等作為獨生子女中逆行者形象,在面對大災難的特定時刻,呈現出真實的生命體驗和社會責任感。作者將這些人物形象設定於特定的歷史性事件中,呈現出每一個時代背景下獨生子女這群特殊人群的歷史使命和社會價值。“第一代獨生子女不僅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同齡人,其實也是全球化興起興盛的同齡人。”在全球化的視野下,雖然面對著人口老齡化的危機以及一系列經濟、災患、鬥爭和生存問題等,他們一直積極樂觀、敢於直面挑戰,勇於自我反省,逐漸站在時代的舞台中央,成為中堅力量。
獨生子女政策實施了30多年,獨生子女也成為社會人口中一支獨特的存在。陳丹燕以“非虛構寫作”的筆法為人們打開了一段清晰的記憶。該書是從新聞採集開始的,寫作源起於她在電台主持一檔名叫“十二種顏色的彩虹”的青春類節目。她從一千多封珍藏下來的信中再精選了兩百封信和上百個有效地址,做了幾十個補充採訪,完成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從2008年中國志願者元年的定義出發,通過對一批成年後,參與汶川地震、秘魯地震、世博會、新冠肺炎疫情幾個重要事件節點的80後志願者故事的敘述,來補充和記錄“獨一無二”的人生髮展階段。第三部分與學者的討論兼80後青年學者的訪談,來對“獨一無二”現象進行研究性解讀,就此完成社會學意義上的詮釋,進入到巨觀框架的歷史視野。歷史的一頁已經翻過去了,獨生子女時代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獨特存在,陳丹燕的寫作也帶領人們進入這些人群獨特的精神世界。

作品影響

相關活動
2022年9月26日,《獨一無二:誕生在中國獨生子女時代》圖書研討會暨新書發布會在上海圖書館舉行。
榮譽表彰
2023年1月5日,《獨一無二:誕生在中國獨生子女時代》入圍2022文學報年度好書榜。

作品評價

作家、《文學報》總編輯陸梅:從文本上說,《獨一無二》是一本時間之書,一本不斷生長的心靈之書。它關乎時代之變,關乎中國的未來,關乎家庭與社會倫理,關乎更廣大的一個一個個體的人。
人民日報上海分社副社長李泓冰:《獨一無二》這本書分為獨生子女口述實錄、重大突發事件中的個體表現、學術追蹤和分析三個部分,任何一個部分拿出來都值得單獨成書。尤其珍貴的是其中的口述實錄部分,以優秀記者的視角,具有個體生命和心路歷程的史料文本意義。書里沒有英雄,沒有宏大的歷史敘事,但每一個個體都眉目清晰,有立體而鮮活的悲歡,有淋漓而動人的愛和恐懼,足以被寫進將來的歷史。事實上,在重大公共事件的敘事中,更有價值的永遠是每一個個體的生命細節。
作家、出版人孫建江:在《獨一無二》里看到了一種連續性和文學觀照。陳丹燕從1990年代開始關注獨生子女,並長期追蹤他們的成長與變化,正因為這樣的持續性,一代獨生子女的豐富性和真實感才能深入人心。陳丹燕也是作家,無論這本書有多少社會學、人口學、統計學、心理學、教育學、歷史學的意涵,字裡行間不可能沒有文學的照耀,我把文學的照耀看作這本書好讀、耐讀、擁有獨特魅力的關鍵。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孫雲曉:陳丹燕的《獨一無二》是獨具慧眼的,她看到了獨生子女的問題,發出了獨生子女的吶喊,更以濃墨重彩描繪了獨生子女登上世界舞台的精彩形象。《獨一無二》證明了“80後獨生子女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獨具乃至最具特色的一代人”;證明了“他們成了中國第一代真正普遍接觸到世界多元文化的一代,以及第一批全面與網際網路產生黏性的一代”;證明了“獨生子女那雙孤獨的小手,推動了中國進入志願者元年”;甚至藉助調查數據和80後獨生子女的口說:“80後也許是對父母最努力負責的一代,也是對子女的回饋期待最低的一代”。歷史向我們證明,這些描述與概括反映了獨生子女一代人的本質特點和時代風貌,而這正是《獨一無二》一書的重要價值所在。
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文化創新研究院院長徐錦江:《獨一無二》的價值不僅在於它洞見到了中國社會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現象,而且用“非虛構”的方式鑿穿了文學和現實的秘道,通向一個開放的未來。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獨一無二:誕生在中國獨生子女時代》
2022年2月
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 海峽書局
978-7-5395-7328-1

作者簡介

陳丹燕,作家,中國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塞爾維亞旅遊局中國形象大使。她的上海非虛構作品獲得過上海圖書獎一等獎,是長期的暢銷書。她的青少年作品獲得過奧地利國家文學獎金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學金獎、台灣地區《中國時報》和《聯合報》年度文學獎,是中國青少年基礎讀物。她的旅行文學作品曾獲得塞爾維亞國家旅遊局特殊貢獻獎以及中國百家書店評選的單向文學獎年度旅行獎。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