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東省澄海縣農家品種。屬連續開花亞種珍珠豆型。
特徵特性:株型直立,疏枝。株高41.5cm,側枝長48.4cm,結果枝7條,總分枝8條,結實範圍6cm左右。莖中粗,直徑4.7mm,莖部花青素微量,莖呈綠色,莖枝上茸毛稀短。小葉片為橢圓形、淡綠色、較小,長4.2cm,寬2.3cm。花冠黃色、花小,旗瓣高12.7mm、寬15.4mm。單株結果數22個,單株生產力19.7g。莢果蠶繭形,網目小,網紋細淺,縮縊淺,果嘴短鈍。以二粒莢果為主,莢果小,長25.3mm、寬12.6mm。籽仁整齊,呈桃形,種皮淡紅色,籽仁長12.5mm、寬8.2mm。斤果數551個,斤仁數1170粒。百果重131.0g,百仁重52.5g。出仁率75.0%。粗脂肪含量55.66%,粗蛋白含量24.62%。
生育期短,屬早熟種。在廣東廣州地區3月上旬播種,5月上旬開花,7月上旬成熟,生育期120天左右。出苗快,植株長勢強。開花較晚,莢果發育快,果針入土淺,果柄堅韌,成熟後收穫不易落果。抗倒伏性中等,耐澇性弱。中感葉斑病、鏽病和青枯病。
分布及利用價值:適應性廣,產量較高而穩定,據廣東省1956~1957年全省區域試驗鑑定,較各當地品種增產14%~22%。1959年在福建省的惠安、仙遊、永泰、晉江、南安等地試驗,較當地品種增產23%~33%。在廣西的柳州、南寧等地試驗,較當地品種增產31.5%。自五十年代開始,先後在廣東、廣西、福建等省(區)推廣種植,種植面積曾達300多萬畝。一般畝產100kg以上。該品種還是很好的育種親本材料,如粵油551、白沙1016等早熟優良品種,均有獅頭企的親緣。
栽培要點:以在中上肥力、排灌較好的砂壤土上種植產量較高。種植密度以每畝2萬粒左右為宜。生育期間注意防澇和防治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