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舞(天塔獅舞),山西省襄汾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天塔獅舞始於隋唐時期,它融民間獅舞、武術、書法、雜技、體育為一爐,既有北方的粗獷、豪放,又有南方的細、精明,藝人在高高聳立的塔台上表演,動作大起大落,獅子眼、舌、尾活動自如,能做出口吐條幅之類的表演,天塔獅舞在力量中融入技巧,特技中滲透文化,具有驚、險、奇、絕、美的藝術特徵。
2006年5月20日,獅舞(天塔獅舞)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Ⅲ-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獅舞(天塔獅舞)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申報地區:山西省襄汾縣
- 遺產編號:Ⅲ-5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表演風格,表演程式,樂器樂隊,服裝特徵,表演道具,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天塔獅舞獅舞始於隋唐時期,歷經宋元明清,不斷發展。
“文革”時期,天塔獅舞一度中斷,當時村里只有舞龍舞蟒、舞蛟等3種節目,而“雄獅上板凳”等特色節目已經看不到了。
1996年,李登山同縣文化館領導緊密合作,研究改革,由原先單一的獅子上板凳變為具有“驚、險、奇、絕、美”的天塔獅舞。板凳不再借用,而是規範定做;獅子皮、毛、頭都做了大膽改革,將轉眼、動耳、擺尾、舔吻等活靈活現的動作用於天塔獅舞的表演中;同時在表演中增加了海底撈月、蜻蜓點水、瑤池摘星等動作。天塔獅舞得以重新發展。
天塔獅舞開始為單人獅,動作簡單,後來發展為大獅二人,小獅一人,只在地面演舞,後來,經過若干年的演變,增加了攀高表演,俗名“獅子上板凳”,也稱“獅子登天塔”,2004年參加中國第七屆藝術節時才正式定名為天塔獅舞。
舞蹈特色
表演風格
天塔獅舞的表演風格是文武兼備,“文獅”活潑調皮,聰明伶俐,和藹可親。通常是一隻母獅出場,4隻小獅子相隨,相互嬉戲中通過“打滾”等傳統動作來表現獅子的各種情緒。“武獅”多為雙獅共同出場,動作套路糅入武術及雜技,強調技藝。舞獅者通過直立、翻滾等動作展現獅子兇猛、強悍的性格。
表演程式
1.表演人員列隊步入場地,助手在幾分鐘內快速、準確、穩固地搭起29條板凳,豎起9米高的塔台;
2.在“緊急風”鼓樂聲中,身著黃色英雄服,腰扎彩帶,頭裹黃巾的領獅人(亦稱馴獅師),引領兩頭大獅子和四隻小獅子上場亮相,直立、翻滾,表演搶奪繡球技巧;
3.領獅人揮動單人繩鞭,鞭馴獅子,群獅圍塔躍躍欲上。領獅人在塔中用七秒鐘的時間快速旋轉上至塔頂;
4.領獅人在塔頂表演“金雞獨立”、“三角倒立”、“辮腿”等高難動作,並頭頂在8寸寬的板凳中心,雙足朝天,一手執毛筆,一手捧紙板書寫,表演“空中倒福”絕活;
5.領獅人逗引眾獅上塔表演,兩頭大獅前一後,順著天塔的底部左竄右跳,鑽空而上層層向極頂登去,當兩頭大雄獅登上天塔,整個表演進入高潮。兩頭雄獅在9米高的一條長1.3米、寬25厘米的板凳上,左右騰空,進行著各種高難動作表演。在“打一錘”“打二錘”“勾錘子三通鼓”等樂曲聲的變換中,兩頭雄獅頭對頭,相互“接吻”“搔癢”,接著直立,兩頭向外,上下左右跳躍,昂首望去,似“九天攬月”“瑤池摘星”。於此同時,四隻小獅子,從天塔底部的四角飛速攀登,當登到接近頂端時,兩頭大獅俯身搖頭晃腦,急切地向兩隻小獅探去,表演“親吻”“舐舔”“抓搔”等動作,四隻小獅登上頂端時,表演“蓮子開花”“倒掛金鐘”“鳳凰單展翅”“珍珠倒捲簾”等絕活。兩頭大獅在塔頂翻騰跳躍,直立座頂,表演驚險的“水中撈月”“蜻蜓點水”等絕技。
6.表演結束,兩頭雄獅在塔頂左右各轉90度,面向正前方,把口中含的寫著“陶寺人民祝賀……圓滿成功!陶寺人民向……致敬!向……父老鄉親問好!”的條幅吐出,從頂端垂落下來,之後,大小獅子在“緊急風”的樂聲中迅速下到地上,亮相收場,向觀眾鞠躬謝幕。
樂器樂隊
天塔舞獅的伴奏樂器有鼓(蘇州戰鼓和大堂鼓)、鈸(根據大小分為大鈸、中鈸和小鈸)和鑼(大鑼和手鑼)以及木魚等。為了確保表演時的效果,天塔獅舞所用的樂器大都是從蘇州購買的。
天塔獅舞樂隊的人數一般是5到6人,樂隊的樂譜都是藝人根據戲曲中的樂譜和實際表演過程中的動作融合而成的。
服裝特徵
天塔獅舞“領獅人”身著白色上衣和紅馬甲,腰扎金帶,手腕佩戴黑色護腕,腳穿黑色布鞋,手舉五彩繡球。
樂隊表演人員,男性一般穿藍色褲子,上身由白色圓領唐裝式樣的襯衫和黑色馬褂相搭配;而女性則是粉色圓領唐裝式樣的襯衫和大紅色馬褂相搭配。
表演道具
天塔獅舞的道具主要包括:板凳、繡球、獅子頭和獅子被。
板凳:天塔獅舞中所用板凳的材料一般是用結實耐用的木頭,例如:榆木、槐木等,而且在製作的過程中,板凳也經過了工匠師傅們加固,以確保舞獅隊員在表演過程中的安全。每條板凳通常是寬約16厘米,高約57厘米,長約125厘米。
繡球:領獅人手中的繡球主要是由三部分組成:兩根圓形鐵環、球內帶有鈴鐺的銅球體和三色綢布條。繡球主體是由兩根圓形鐵環十字相交,經過電焊技術將其焊接,構成一個類似球形狀的物體,並在其球心內部鑲嵌帶有鈴鐺的銅球,最後在鐵環上綁上三色綢布條。
獅子頭:獅舞所用的獅子頭都是經過精心設計定做的。獅子頭類似一個立體的小梯形,眼睛圓、大、黑、亮,炯炯有神,眼睫毛烏黑濃密;獅子面是用玻璃鋼製成,色澤鮮艷;嘴裡兩排潔白的牙齒顯得十分威嚴;那對毛茸茸的耳朵,既能豎起來,也能垂下來。
獅子被:根據獅子被的大小,可以分為大獅子被和小獅子。大獅子被由三部分組成,分別為上身表演服、下身表演服和長約27米的獅子被外衣,而小獅子被是一個整體,整體長約1.7米,表演者直接套在身上即可。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天塔獅舞是山西乃至中國優秀的民族民間藝術之一,它豐富了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提升了人民民眾的文化欣賞水平,對精神文明建設、構建和諧社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陶寺文化的發現把中國舊石器時代歷史往前推進了1000多年,天塔獅舞獨特的表演形式和表演技巧,是陶寺文化的延續和組成部分,天塔獅舞對美學、力學、民俗學及音樂舞蹈史研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傳承狀況
天塔獅舞高空表演的危險性很大,必須要求高素質的人才,但這項活動所需要的功力技藝非朝夕可獲得,能在塔上全面展示該藝術獨門絕技者只有年逾古稀的老人,天塔獅舞面臨人才缺失的困境。
天塔獅舞是一支業餘的班子,演出市場不發達,活動有限,而進行此項目需要很多的人力和物力,但表演換來的費用遠遠不能支撐表演者的生活,這就導致了演員在演出之餘還得另謀他業。這都不利於天塔獅舞的發展。
傳承人物
傳承譜系
(參考資料來源)
代表人物
李登山,男,漢族,1946年生,山西襄汾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獅舞(天塔獅舞)。李登山15歲開始師從陶寺村第五代舞獅藝人李六五等人學藝,小獅、大獅、領獅者諸角色皆能掌握。他在傳統舞獅表演技藝的基礎上,對獅舞的服飾道具進行了改進,使“獅子”舞動起來更加靈巧,造型愈加生動;還對鑼鼓伴奏進行了革新,使其與舞蹈的節奏、情緒、動作緊密配合。他還將單獅表演發展為群獅表演,並增加了武術、雜技等元素,使得獅舞表演更為精彩。技藝高超的李登山既是教練又是領獅人,為天塔獅舞的傳承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保護措施
李登山在各級政府支持和幫助下,不僅承擔天塔獅舞資料室等靜態保護工作,而且還購置場地和器械,承擔培養學員的動態保護工作。
天塔獅舞走進湖北武漢武警指揮學院和晉城市城區曉莊國小,將技藝傳承與學校正規化和系統化的學習有效地進行了結合。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襄汾縣人民文化館獲得“獅舞(天塔獅舞)”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該項目原保護單位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為襄汾縣文化館(襄汾縣旅遊服務中心、襄汾縣美術館)。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天塔獅舞曾獲得山西省第一屆、第三屆、第四屆廣場藝術節金獎。
2005年9月23日,天塔獅舞在文化部舉辦的“華夏一絕”民間表演藝術大賽中獲得銀獎。
重要展演
2012年9月19日,天塔獅舞在“中國·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上進行了表演;同年9月25日,天塔獅舞在中國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中展出。
2013年3月13日,第四屆中原古韻——中國(淮陽)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在河南淮陽廟會拉開序幕,天塔獅舞在活動中展出。
2020年8月24日晚,左權民歌匯開幕式在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蓮花岩風景區舉行,表演節目中就有天塔獅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