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堰革命烈士墓

獅子堰革命烈士墓

獅子堰革命烈士墓坐落在大別山南麓,鄂皖兩省蘄黃宿三縣交界的蘄春縣東北部向橋鄉的古角山區,為紀念戰爭年代在古角地區犧牲的800多位革命烈士而建。

獅子堰革命烈士墓就坐落在大別山南麓,鄂皖兩省蘄黃宿三縣交界的蘄春縣東北部向橋鄉的古角山區。1947年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曾在此設立後方醫院,向橋唐山支部是大革命時期我縣誕生的第一批黨組織,有800多名烈士的忠骨長眠於此,從這裡走出了張體學趙辛初、張海景、易鵬喬平、殷實、魯峰、席書文等老一輩革命家和傑出的黨政領導幹部
為紀念在古角地區犧牲的800多位革命烈士,從1994年開始,由戰爭年代倖存下來的革命老前輩、省級離休老乾、地區老促進會副會長殷實老人家領頭修建了獅子堰革命烈士墓。在他的倡導下,易鵬、魯峰、趙均之、喬平、張煒、王林、高傑、李佩文、葉英等老一輩革命家和黨政領導人的關注與共鳴,倡導呼籲遍及全國十一個省市。如廣州軍區副司令張凱輝、深圳秘書長舒成友、福建軍區馬革、廣東軍區劉君等。在各位老首長的關懷和支持下,烈士墓於1997年春正式竣工。原中央文化部部長劉西堯為紀念碑題字:“古角地區革命先烈:精神不死”。殷實首長題詩:不是故鄉卻是親,烽煙引我到蘄春。五十年後清明節,重遊舊地祭國魂,硝煙散盡青山在,忠骨渺茫何處尋。戰友解囊碑一座,長留風範啟後人。
駐足歲月的風口,靈魂深處無處歸航的情感追逐著迷茫的思緒。傷懷的腳步收不回凝重的回眸與深沉的反思。
生命,源於大山深處苦難的承受。烈士的心懷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執著,毅然揚起遠征的風帆,歷經漂泊,在歲月的港灣與尋夢者憂傷的歌相共鳴,生命放飛的決然與無奈正是大山的沉重與現實的呼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