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耳天坑風景區

猴耳天坑旅遊度假區位於開陽縣中部,城關鎮石頭村桃子窩村民組,東與城關鎮東山村相連,北與南涼村比鄰,西南均在石頭村內。 天坑,地理地貌上命名為“喀斯特漏斗”,也稱為“石圍群”。關於天坑的形成,科學地講,是在大面積的碳酸鹽岩地區,由於充沛的降雨,雨水沿裂隙溶蝕岩體,形成地下水系統,地下水長時間對岩層的不斷侵蝕、搬運,逐漸形成巨大的地下空洞,地殼運動時,受造山運動的影響,而地下河系統不斷向下侵蝕,從而產生整個岩層垂直塌陷或不斷向下進行侵蝕而形成。 天坑有侵蝕型和塌陷型,其形成過程中侵蝕和塌陷是同時進行的,侵蝕型天坑一般呈漏斗形狀,塌陷型天坑會形成柱狀形,周圍是懸崖絕壁。猴耳天坑屬塌陷型。天坑口直徑300米、坑深280米、坑底最大直徑280米,屬中大型天坑。 度假區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原生植被為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但現已保存不多。常見的多為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 喬木層主要有青岡、山楊、板栗、楓香、樟樹等; 灌木層有杜鵑、馬桑、火棘等。

猴耳天坑旅遊度假區位於開陽縣中部,城關鎮石頭村桃子窩村民組,東與城關鎮東山村相連,北與南涼村比鄰,西南均在石頭村內。 天坑,地理地貌上命名為“喀斯特漏斗”,也稱為“石圍群”。關於天坑的形成,科學地講,是在大面積的碳酸鹽岩地區,由於充沛的降雨,雨水沿裂隙溶蝕岩體,形成地下水系統,地下水長時間對岩層的不斷侵蝕、搬運,逐漸形成巨大的地下空洞,地殼運動時,受造山運動的影響,而地下河系統不斷向下侵蝕,從而產生整個岩層垂直塌陷或不斷向下進行侵蝕而形成。 天坑有侵蝕型和塌陷型,其形成過程中侵蝕和塌陷是同時進行的,侵蝕型天坑一般呈漏斗形狀,塌陷型天坑會形成柱狀形,周圍是懸崖絕壁。猴耳天坑屬塌陷型。天坑口直徑300米、坑深280米、坑底最大直徑280米,屬中大型天坑。 度假區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原生植被為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但現已保存不多。常見的多為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 喬木層主要有青岡、山楊、板栗、楓香、樟樹等; 灌木層有杜鵑、馬桑、火棘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