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回頭尾聲

《猛回頭尾聲》是近代詩人陳天華所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首句寫帝國主義列強吞併國土的兇猛來勢;次句寫悲哀程度之深;三句表依依不捨、卻又無可奈何之情;末句寫態度堅決,不可動搖。此詩語言顯然淺顯暢達,但用詞卻精確有力,作為唱詞,輔以鏗鏘有力的節奏和抑揚頓挫的旋律,更給人以鼓舞力量。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猛回頭尾聲
  • 作者:陳天華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猛回頭》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猛回頭尾聲
瓜分豆剖迫人來,同種沉淪劇可哀。
太息神州今去矣,勸君猛省莫徘徊。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猛回頭:這是作者利用民間說唱形式寫成的一個唱本。其中分析時事,宣傳民族民主革命,表現了高度的愛國熱情,當時所起的作用和影響很大。尾聲:這裡是唱本的最後一段唱詞。
2.瓜分豆剖:又作“瓜剖豆分”,瓜被剖開,豆從英里裂開,喻國土被分割。
3.同種:同一個種族,即同胞。沉淪:沉沒、滅亡。劇:太,甚。
4.太息:深深嘆息。神州:戰國時,齊人鄒衍稱中國為“赤縣神州”,見《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後世用“神州”代稱中國。
5.猛省:趕快覺醒。徘徊:猶豫不前。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瓜分狂潮陣陣逼,同胞淪陷更哀戚。
哀嘆祖國今衰矣,勸君猛省莫遲疑。

創作背景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留日中國學生界為抗議沙俄帝國主義侵占中國東北,掀起了一場聲勢激烈的抗俄保國運動。在這次運動中,廣大愛國學生對清政府的賣國嘴臉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救亡的心情更為迫切了。就在這年,陳天華寫了《猛回頭》,《猛回頭》的尾聲,是該書的最後一段唱詞。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猛回頭》 尾聲是《猛回頭》一書的最後幾句。《猛回頭》尾聲是與引子相呼應,卒章顯志,結束全書的。
“瓜分豆剖迫人來,同種沉淪劇可哀。”當時中國積貧積弱,帝國主義列強虎視眈眈,中國面臨被瓜分的危險,形勢危急,迫在眉睫。全國同胞將沉淪為亡國奴,而有的人卻或醉生夢死,或麻木不仁,不知道大禍即將臨頭。“哀莫大於心死”,處於這種“心死”般的精神崩潰狀態,是極其可哀的。
“太息神州今去矣”,是說中國就要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和吞併,這種大勢已去、大廈將傾、大禍臨頭的形勢不得不令革命志士、愛國同胞長聲太息,痛哭流淚。
最後一句“勸君猛省莫徘徊",是作者對全國同胞特別是對那些醉生夢死、麻木不仁,不知道大禍即將臨頭的人所作的忠告。同胞們只要猛然覺醒,趕快回頭,投身到反對帝國主義、推翻清王朝封建專制統治的革命活動中,挽救祖國瓜分豆剖的危險,還來得及,千萬不要像過去一樣渾渾噩噩,或者徘徊觀望,猶疑不前。如果仍然那樣,那就只能落得個更悲慘的命運了!
當時,許多青年學生、士兵都像著了迷一樣讀陳天華的《猛回頭》《警世鐘》他們正是在讀了《猛回頭》《警世鐘》後,“動其憤怒復仇之心,而堅其反清革命之念”,從而投身於革命的。可見,陳天華的《猛回頭》及其尾聲中的忠告,起了多么巨大的作用。
此詩意思完整,可稱為獨立成篇的詩,詩中揭露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罪行,鼓舞人們急速起來進行鬥爭。

名家點評

重慶市文史研究館文藝評論家陳淑寬:這幾句詩真切地表現了二十世紀初期中華民族危機深重的緊迫形勢和作者憂國憂民的悲痛心情,同時也使我們看到了詩人大聲疾呼,熱衷於喚起民眾,拯救國難的戰鬥英姿。(《近代愛國詩人詩作評析》)

作者簡介

陳天華(1875—1905年), 湖南新化人,字星台,別號思黃。1903年留學日本,入東京弘文學堂,時值日、俄加緊侵略我國東三省,憤然寫血書抗議;作《猛回頭》《警世鐘》等書,宣傳革命思想。回國後,策動武裝起義,和黃興等在長沙創立華興會。1905年逃亡日本,參加創建同盟會。11月,日本文部省頒布《取締清國留日學生規則》,他奮起反對,決心用生命喚醒民眾覺悟,竟於12月8日在日本大森灣投海自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