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狼山支雲壺”由著名民間發明家、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業發展和文化藝術大使
季漢生創意設計,壺體正面的“狼山勝景圖”由著名國畫大師
陳大章創作,壺體背面的“碧落明珠耀江海,百波灩瀲滌潮頭”書法由世界教科文衛組織首席藝術家
張玉奎書寫,壺身字畫均由中國刻繪藝術協會主席
張大林鐫刻,壺底“季漢生”印章由南通書協主席
丘石篆刻。
“狼山支雲壺”壺體為圓台狀,寓意南通歷史文化名城及江海兒女的潤圓澤通;壺高14厘米,表示南通是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容量為1069毫升,與南通自然景觀狼山的海拔高度106.9米相對應;壺鈕為玉器古塔雕塑,象徵“山海擁金蓮,乾坤落天柱”的狼山支雲塔;壺嘴與壺把,作為壺體的延伸,象徵環繞中國近代第一城南通老城區的“翡翠項鍊”
濠河。
創作背景
提到“狼山支雲壺”,還得從國畫大師
陳大章與
范曾、
季漢生等南通籍知名人士結緣說起。
1952年,陳大章在中央工藝美院參加“建國瓷”設計和繪畫。次年,他被調進中國歷史博物館美術部,負責展覽設計、古畫臨摹和繪畫創作。與
沈從文、
鄭振鐸等共事。1962年,范曾從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畢業,在沈從文先生的幫助下,通過陳大章調到了歷史博物館美術組,給中國古代服飾做插圖。陳大章是他的組長。陳大章的山水、花鳥、人物,無一不精。他喜畫梅花,臨摹大量歷代梅花名作,融合西方油畫的表現技法,創作出獨具風格的白梅圖,自成一家。許多書畫界名人均稱大章先生為“德高望重”的師長、真正的“人民畫家”。
2010年年底,季漢生帶著“
中華龍壺”前往北京,拜見國畫大師陳大章,並把自己希望通過紫砂藝術作品增強海峽兩岸人民的文化價值認同,化解意識形態的誤解,培植兩岸人民的情感,拉近兩岸距離的想法進行了匯報。陳大章豎起了大拇指,連稱“了不起”,並主動提出免費為“中華龍壺”提供配套的字畫。
在與陳大章交往期間,季漢生多次向陳老介紹南通的人文歷史、狼山勝景、江風海韻,並邀請陳老到南通做客。陳大章回憶說:“以前,范曾也向我介紹過南通,也曾邀請我去南通看看
狼山、
濠河,但一直未能成行……”
2011年6月,陳大章應季漢生盛邀,終於在82歲高齡之際作南通行。在南通,陳老登狼山、望長江、遊覽濠河、參觀博物館群。陳大章多次稱對南通之行記憶深刻,他還想與南通來個二度梅開,用畫筆描繪下鐘靈毓秀的江海風貌。
2013年後,陳大章因一次意外摔傷,就一直沒能站立起來,當然,再次到南通的夙願也終究未能實現。2014年春節前,季漢生前往北京看望陳老,並向他介紹了創作“
九二共識壺”的構想。為了鼓勵季漢生,陳大章一直記掛著畫狼山的事,一俟身體稍有恢復,他便憑著記憶構思畫面,幾度深夜而起,披衣伏案,揮毫作畫,一幅集陳老獨有的山水、梅花之氣運於一體的“狼山勝景圖”終至繪成。季漢生表示,一定要創作一把符合南通韻味的紫砂壺,鐫刻上陳老的傑作,捐贈給中國首家博物館——
南通博物苑永久收藏,以報答大章先生與南通的不解情緣。季漢生對於“狼山支雲壺”的選料、製作、字畫、刻繪等均相當考究,通過各種渠道,分別找到了世界教科文衛組織首席藝術家
張玉奎、中國刻繪藝術協會主席
張大林,與他們商量共同創作“狼山支雲壺”一事,他們都欣然接受。
2015年3月30日,國畫大師陳大章在北京逝世。8月5日,“季漢生捐贈‘狼山支雲壺’儀式”在中國首家博物館——南通博物苑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