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栽培技術,主要價值,化學成份,
形態特徵
基生葉多變,淺心形,三角形或菱狀卵形,具粗圓齒;莖生葉多數為條形,少為披針形,無柄,全緣或具疏齒,無毛,長4-9厘米,寬2-13毫米。
聚傘花序全為單花而組成假總狀花序,或下部的有幾朵花,短而幾乎垂直向上,因而組成很狹窄的圓錐花序,有時甚至單花頂生於主莖上。花萼完全無毛,僅少數有瘤狀突起,筒部倒卵狀矩圓形,裂片條狀披針形,長4-10毫米,寬1.5-2毫米;花冠寬鐘狀,藍色或淡紫色,長16-28毫米,裂片長,多為卵狀三角形,長6-8毫米,少近於正三角形,長僅4毫米;花盤筒狀,長1.3-3.5毫米,被疏毛或無毛;花柱稍短於花冠,極少近等長的。蒴果橢圓狀,長8-13毫米,直徑4-7毫米。種子橢圓狀,黃棕色,有一條翅狀棱,長1.8毫米。花期7-9月,果期8-10月。
該種內有較明顯的地理分化,生長於黑龍江、吉林的植株葉多為條形,較少寬的,全緣或疏具齒,花序常為狹圓錐狀,多花,花盤長1.3-2.5(3)毫米,而產于山西的植株則葉片寬者比例較高,常僅單花頂生或數朵花集成假總狀,花冠普遍大,長22-28毫米,花盤長(1.5) 2.5-3.5毫米。
該種存在無融合結籽的生殖方式,花尚在花蕾期,花葯空癟,而子房已大成卵狀球形,胚珠已經長大,而且有趣的是,該種花完全沒有花盤,花萼裂片也短而寬得多。但這種現象不很普遍。
該種葉形、花序形態類型和花盤長短變化均較大,但是,該種有比較明顯的特徵,如花冠漏斗狀鐘形,較大;花萼裂片較大,無毛、全緣、直立不反折;花柱稍短於花冠,等,可作為識別該種的主要依據。
產地生境
產中國黑龍江、吉林(扶餘、乾安以西)、遼寧(彰武)、內蒙古(東部和南部)、山西(大同、寧武、平魯、山陰、介休、霍縣、昔陽)、河北(內邱)。蒙古東部及蘇聯東西伯利亞南部和遠東地區也有。
栽培技術
種子繁殖:分春播與冬播,北方春播4月,冬播在1月上凍以前。整地施足基肥,每1h㎡施堆肥或廄肥4500-60000公斤。整地後,作畦寬1米,按行距40厘米開淺溝,把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土1-1.5厘米,稍鎮壓,澆水,並經常保持土壤濕潤,春播種子約兩星期後出苗。冬播種子第2年春季出苗。
採收和儲藏:播種後2-3年採收,秋季挖取根部,除去莖葉及鬚根,洗淨泥土,乘新鮮時用竹片颳去外皮,切片,曬乾。
主要價值
藥材基源:為桔梗科植物沙參及其同屬數種植物的根。
炮製: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和蘆頭,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 蜜沙參:取煉蜜用適量開水稀釋後,加入南沙參片中拌勻,悶透,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黃橙色,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南沙參片100kg用煉蜜25kg。
- 飲片性狀:沙參為圓形或類圓形厚片,表面黃白色或類白色,有多數不規則裂隙,呈花紋狀。周邊淡棕黃色,皺縮。質輕。無臭,味微甘。蜜沙參形如南沙參片,表面橙黃色或焦黃色,偶見焦斑,味甜。
性味:味甘;微苦;性微寒。
歸經:歸肺;胃經。
功能主治:養陰清熱;潤肺化痰;益胃生津。主陰虛久咳;癆嗽痰血;燥咳痰少;虛熱喉痹;津傷口渴。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鮮品15-30g,或入丸、散。
藥用宜忌:風寒咳嗽禁服。
化學成份
沙參根中分離得4個化合物,它們是: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β-D-吡喃葡萄糖甙(β-sitosterol-O-β-D-glucopyranoside),蒲公英賽酮(taraxerone)及二十八碳酸(octa-cosanoic ac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