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盔馬先蒿狹盔亞種狹盔變種

狹盔馬先蒿狹盔亞種狹盔變種

狹盔馬先蒿狹盔亞種狹盔變種,多年生草本,直立,高度多變,高者可達40餘厘米,一般20-30厘米,產四川西部,生於海拔3,300-4,350米的高山草地中。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參考文獻,本種提示,相關故事,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乾時不變黑色,直立,高度多變,高者可達40餘厘米,一般20-30厘米,偶有僅高10厘米者。
狹盔馬先蒿狹盔亞種狹盔變種狹盔馬先蒿狹盔亞種狹盔變種
根無主根,僅側根2-3條自根頸發出,稍稍紡錘形變粗而為肉質,但仍細長,長可達5-6厘米。
莖單出或數條自根頸上發出,簡單或在基部分枝,中空,直立或基部略彎曲上升,圓筒形或有時稍有稜角,略被疏短毛,有毛線4條,上部毛較密。
葉基生者早枯,莖生者4枚或偶有3枚成輪,約3-4輪,具纖細之長柄,柄長達2-2.8厘米,漸上漸短,扁平。兩側有狹翅,被有疏毛;葉片薄紙質,長圓狀披針形至卵狀長圓形,中部者最大,長可達6厘米,一般3-4 厘米,寬1.4-2厘米,上面近於無毛,下面有白色膚屑狀物,羽狀深裂至全裂,裂片10-14對,卵形至長圓狀卵形,基部下延於中肋而連成狹翅,緣有少數不整齊的缺刻狀齒,齒端有胼胝質小凸尖。
花序穗狀而密,有時基部花輪有間距,長4-10厘米;苞片葉狀而較小,基部多少變竟而膜質,生有白色長緣毛;萼近於無梗,長約10毫米,倒卵形,前方不開裂,被白色長柔毛,脈10條,5主5次,不很粗凸,有細網脈;萼齒5枚,長約為萼管的一半,後方1枚較小,長三角形,全緣,完全膜質,其餘4枚較大,近於相等,以後側方兩枚為最大,端稍膨大葉狀而卵形,綠色,緣有細齒。
花冠長20-25毫米,長者可達30毫米,粉經色至玫瑰色,上有深色斑點,極偶然無斑,花管稍伸出於萼管之外,伸直,上部稍擴大,喉部有捲曲之毛,長不達1厘米,盔狹而長,長可達14-17毫米,竟3毫米左右,約在中部作明顯之膝屈,在彎曲處前緣有凹缺,缺旁有時有小齒狀凸起,在近端處下緣有主齒1對,有時偶然缺失,有時則有附加的細鋸齒狀而不伸長的小齒,額頂圓形,下唇略短於盔,3裂,邊全緣,密被長緣毛,基部有明顯之寬柄,長4毫米左右,寬達8毫米,在新鮮時對褶,中裂較小,多少圓形,基部縊縮與側裂組成彎缺,前方多少伸出於側裂之前一半,後者較大很多,為縱置的腎臟形,寬過於長將近兩倍,基部顯作耳形,從其與中裂所組成的兩個彎缺後方,各有1條高凸的褶襞伸向喉部,前方高凸而後面較低;雄蕊著生於花管的基部,花絲兩對均無毛,或前方1對有微毛,在著生處則有短毛;子房長卵形,長約4-5毫米,後方基部有作為花盤的卵形附屬物,並不與其貼生。
蒴果斜披針狀卵形,指向前上方,下縫線幾伸直,上縫線弓曲,端有小凸尖,伸出於宿1/3-1/4,僅上縫線開裂;種子約長1.5毫米,狹橢圓狀卵形,灰褐色,有細而縱列的網紋。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300-4,350米的高山草地中。

分布範圍

為我國特有物種,產於四川西部。

參考文獻

Pedicularis stenocorys Franch. subsp. stenocorys var. stenocorys

本種提示

這一種是四川西部自康定至馬爾康十分普遍分布的種類,但是關於它的學名,卻發生過計多混亂,填要詳細說明。

相關故事

在1891年佛朗歇氏把一個有輪生葉的植物(Soulie無號,康定)叫做“狹花馬先蒿”(P. stenantha Fr.,1891),這一種植物按照它簡單的說明看來,似乎大有可能或者甚至可以說很少疑問就是我們現在所描述的植物。到了1901年,佛氏莫名其妙地把同一個性質名稱“stenantha”給與另一個生有互生葉的植物(Prince Henri d Orleans無號,康定; P. stenantha Fr. in Bull. Soc. Bot. France XLVII, Mem. xiii, 29) ,因此造成了第一個混亂。後來的著者就發生了誤會,例如彭納蒂氏在他的1910年的檢索表中就把這一名稱放在火焰系中,那分明是指的那一個有互生葉的種類;同樣地,林泊利許氏在1922年記錄了兩個標本在這一名字之下,顯然他也是指的互生葉的種類。不過後一著者在1924年發現了自己未會看出佛氏重用了同一名稱的錯誤,所以正確地重新給予互生葉的一種以“angustiflora”的性質名稱來代替1901的“stenantha”,至此,這一混亂才告矯正。但是根據彭氏在1910年把它當作互生葉的種類,而在以後的檢索表中,則完全不再提起這一輪生葉的種來,而林氏也同樣地沒有談到這一種的事實看來,顯得他們兩人也未見得看到過它的模式標本,在我去巴黎博物館的時候,也沒有能夠找到這樣一張標本;這些情形再與佛氏的把這一性質名稱重新給予互生葉種類的事連想起來,就很有可能是佛氏記錯了,第一次雖用了這一名稱,卻根本沒有模式,自己以為還沒有用過,而再用第二次,如果這樣,那么這一名稱將永久成為一個“疑問名字”, (nomen ambiguum) 了。因為無法斷定,在本書中把這一种放在本系的末尾,作為存疑的種類。
在1900年,佛氏又發表了一種輪生葉的植物 (Mussot 304) , 給予了P. stenocorys 的名字。在這一種的記載中,他並未說到盔部有齒,正象他在P. bietii Fr.和P. microchila中把齒完全漠視了一樣,但是我們在巴黎的模式中看到了盔上的齒。由於齒的遺漏,彭納蒂氏又把同一種植物(Wilson無號)定為新種,稱為“pseudostenocorys”。他說得很明白,就因為盔端有齒而定為新種。在本種中,有時盔部正處於由無齒型轉變到有齒型的階段,例如彭氏自己定名而存在邱園的兩張標本就是這種情形,所以彭氏的種是佛氏的種的同名是毫無疑問的。
李惠林氏由於沒有看到P. stenocorys Fr.的模式標本,跟從了林泊利許的錯誤的認識,把P. stenocorys Fr.放在輪葉系中,把P. pseudostenocorys Bonati放在本系中,而後者的模式,他也未得見,因此又定了一個P. porphyrantha Li,所以這一名稱也是應該歸併的。
在我未到巴黎去以前,我也認為P. stenocorys Fr.是無齒的,所以在哈雷史密斯的中國植物的草稿中,作了P. stenocorys var. pseudostenocorys m.的新合併,在看了模式標本之後,自然這就變為多餘的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