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藥名】:狗骨柴
【拼音名】:Gǒu Gǔ Chái
【英文名】:root of Common Tricalysia, Hairy Tricalysia
【種中文名】:狗骨柴
【種拉丁名】:Diplospora dubia (Lindl.) Masam.
【科拉丁名】:Rubiaceae
【屬拉丁名】:Diplospora
【別名】:白雞金、白秋銅盤(《浙江藥用植物志》)、青鑿樹(海南)、狗骨子(台灣)、三萼木(廣西)
【出處】: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性味歸經】:苦、辛,寒。入肝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主瘰癧;背癰;頭癤;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g;外用:適量,鮮品可搗汁服,並以其渣敷患處。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根: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功能。用於瘰癧癰疽;瘡癤腫毒。
來源
【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茜草科植物狗骨柴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ricalysia dubia (Lindl.) Ohwi[Can-thium dubium Lindl.;Diplospora viridiflora DC.]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挖,洗淨,切片曬乾或鮮用。
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高達4m。除花萼及托葉被微柔毛外,全部無毛。葉對生;葉柄長5-8mm;托葉長5-8mm,下部合生;葉片卵狀長圓形、長圓形至披針形,長6-13cm,寬2-6cm,先端急尖或鈍尖,基部寬楔形。聚傘花序熱電廠成傘房狀,腋生,稠密多花;總花梗長不及8mm;花黃綠色,4數;花萼簡長約1mm,先端不明顯4裂;花冠簡長約3mm,裂片與花冠簡等長,開放後反卷;雄蕊生於喉部,伸出。漿果近球形,直徑4-8mm,熟時橙紅色,乾後黑色,先端有環形的萼檐殘跡。花期5-7月,果期8-9月。
灌木或喬木,高1-12米。葉革質,少為厚紙質,卵狀長圓形、長圓形、橢圓形或披針形,長4-19.5厘米,寬1.5-8厘米,頂端短漸尖、驟然漸尖或短尖,尖端常鈍,基部楔形或短尖、全緣而常稍背卷,有時兩側稍偏斜,兩面無毛,乾時常呈黃綠色而稍有光澤;側脈纖細,5-11對,在兩面稍明顯或稀在下面稍凸起;葉柄長4-15毫米;托葉長5-8毫米,下部合生,頂端鑽形,內面有白色柔毛。花腋生密集成束或組成具總花梗、稠密的聚傘花序;總花梗短,有短柔毛;花梗長約3毫米,有短柔毛;萼管長約1毫米,萼檐稍擴大,頂部4裂,有短柔毛;花冠白色或黃色,冠管長約3毫米,花冠裂片長圓形,約與冠管等長,向外反卷;雄蕊4枚,花絲長2-4毫米,與花葯近等長;花柱長約3毫米,柱頭2分枝,線形,長約1毫米。漿果近球形,直徑4--9毫米,有疏短柔毛或無毛,成熟時紅色,頂部有萼檐殘跡;果柄纖細,有短柔毛,長3-8毫米;種子4-8顆,近卵形,暗紅色,直徑3-4毫米,長5-6毫米。花期4-8月,果期5月至翌年2月。
生長環境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溪溝邊、雜木林下。
【資源分布】:
【國內分布】:產於江蘇、貴州、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香港、廣西、海南、四川、雲南
【國外分布】:國外分布於日本、越南。模式標本采自我國,具體地點不詳。
【海 拔】:40-1500
產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香港、廣西、海南、四川、雲南;生於海拔 40-1500米處的山坡、山谷溝邊、丘陵、曠野的林中或灌叢中。國外分布於日本、越南。模式標本采自我國,具體地點不詳。
採集信息
中文種名
| 狗骨柴
|
拉丁學名
| Tricalysia dubia
|
科名
| 茜草科
|
採集時間
| 2009年11月11日
|
採集地點
| 廣州市白雲山風景區
|
採集人
| 易綺斐、陳林、曾鳳
|
採集樣品類型
| 果實、
|
生活型
| 小喬木、常綠、中性、
|
生態環境
| 山腰、泥土、疏林、
|
果實顏色
| 紅色
|
果期
| 10-12月
|
平均鮮重(kg/m2)
| 5
|
分布
| 普遍、
|
主要價值
本材緻密強韌,加工容易,可為器具及雕刻細工用材。據稱在江西井岡山地區居民用其根治黃疸病。
參考文獻
Diplospora dubia (Lindl.) Masam. in Trans. Nat. Hist. Soc. Formosa. 29: 269. 1939; Ali et Robbrecht in Blumea 35 (2): 297. 1991. ——Canthium dubium Lindl. in Bot. Reg. 12: t. 1026. 1826. ——Tricalysia dubia (Lindl.) Ohwi in Acta Phytotax. Geohot. 10: 137. 1941; Li, Woody Fl. Taiwan 875, fig. 355. 1963; 海南植物志3: 328, 圖750: 1974; 中國高等植物圖鑑4: 240, 圖5893. 1975; J. M. Chao in Li, Fl. Taiwan 4: 340, Pl. 1030. 1978. ——D. viridiflora DC. Prodr. 4: 477. 1830; Benth. Fl. Hongk. 157. 1861; Hemsl. in Journ. Linn. Soc. Bot. 23: 383. 1888; Kanehira, Formos. Trees ed. 2. 665, fig. 619. 1936; 陳嶸, 中國樹木分類學1123. 1937. ——Tricalysia viridiflora (DC.) Matsum. Ind. Pl. Jap. 2 (2): 596. 1912; 廣州植物志509. 1956. ——D. tanakai Hayata, Ic. Pl. Formos. 5: 77, fig. a-f. 1915. ——D. ? buisanensis Hayata, Ic. Pl. Formos. 9: 59, fig. 24. 1920. ——Tricalysia viridilora (DC.) Matsum. var. tanakai (Hayata) Yamamoto in Journ. Soc. Trop. Agr. 12: 65. 1936. ——Triclysia viridiflora (DC.) Matsum. var. buisanensis (Hayata) Yamamoto in Journ. Soc. Trop. Agr. 12: 65. 1936. ——Tricalysia lutea Hand. -Mazz. in Sitzgsanz. Akad. Wiss. Wien 58: 232. 1921 et Symb. Sin. 7 (4): 1021. 1936, syn. n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