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肝(狐肝)

狐肝(狐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狐肝 (《本草圖經》)為犬科動物狐的肝,動物形態詳狐肉條。主要功效為治破傷風,中風癱瘓,癲癇,心氣痛。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狐肝
  • 是否處方藥:處方藥
  • 主要適用症:破傷風,中風癱瘓,癲癇,心氣痛
  • 用法用量:內服:陰乾或燒灰研末,1~2錢;或作丸
功效介紹,選方,

功效介紹

狐肝 (《本草圖經》)
【來源】為犬科動物狐的肝,動物形態詳狐肉條。
【功用主治-狐肝的功效】治破傷風,中風癱瘓,癲癇,心氣痛。
①《本草圖經》:燒灰以治風。
②《綱目》:燒灰,治風痼及破傷風,口緊搐強。
③《四川中藥志》:治心氣痛,亦能明目。
【用法與用量】內服:陰乾或燒灰研末,1~2錢;或作丸。

選方

①治破傷中風,牙關緊急,四肢強硬,不下食:烏鴉一隻(去嘴、足、毛、翅),狐肝一具(同烏鴉入罐子內,用蚯蚓泥固濟燒煙盡,用三兩搗為末,入後藥),天麻、白附子、天南星(炮)、白僵蠶(炒)、烏蛇(酒浸,去皮、骨,炙)、藿香葉、桑螵蛸(炙)各一兩。
同搗羅為散。
每服-錢匕,溫酒調下,晝夜五服。
(《聖濟總錄》金烏散) ②治癱瘓風,及氣攻注皮膚,生瘡瘙癢,赤白癜風:烏鴉一隻(銼去喙不用,留爪),狐肝一具(二味皆用臘月者,同入瓷瓶中,鹽泥封固,炭火上煨熟,候瓶透赤,取出冷用,天南星一兩(去心,研),天麻、膩粉、蠍、白附子、僵蠶各一兩,牛黃一分(別研),藿香、桑螵蛸(臘月采者)各一兩,麝香半兩(別研),烏蛇(不用頭尾、取肉炙)一兩。
為末,卻與研者和勻。
如中急風,用豆淋酒下二錢,癱瘓風再服,常服除風,半錢溫酒下。
(《博濟方》狐肝散) ③治諸風心癇病:狐肝一具,烏鴉一隻,鴟梟一個,白礬一兩(生),生犀角一兩,野狸一個(去腸肚皮毛,入新罐內,黃泥固濟,炭火煨令焦黃色,卻用)。
為末,酒打糊丸如皂角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一丸,溫酒送下,無時,(《衛生寶鑑》神應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