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疝,中醫病名。是指腹腔內容物,行立則外出少腹滑入陰囊,臥則復入少腹,如狐之出入無定者,以患部有腫物突起,按之柔軟,囑患者咳嗽,按腫物處有衝擊感,腫物臥則入腹,立則復出為臨床表現。本病可見於任何年齡,但以5歲以下小兒及20歲以上男性多見。相當於西醫的腹股溝斜疝。本病若早期治療,一般預後良好。但部分患者也可伴有腸梗阻、腹痛、休克等併發症。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 狐疝
- 相關西醫疾病: 腹股溝斜疝
- 其他名稱: 狐疝、陰狐疝、狐疝風
- 疾病分類: 外科—其它類科疾病
- 發病部位: 陰囊
- 多發群體: 5歲以下小兒及20歲以上多見
- 傳染性: 無
名詞解釋,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診查要點,診斷依據,病證鑑別,相關檢查,辯證論治,辯證要點,治療原則,證治分類,其他療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文獻摘要,
名詞解釋
是指腹腔內容物,行立則外出少腹滑入陰囊,臥則復入少腹,如狐之出入無定者,以患部有腫物突起,按之柔軟,囑患者咳嗽,按腫物處有衝擊感,腫物臥則入腹,立則復出為臨床表現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根據本病臨床表現及特點,與西醫病名腹股溝斜疝基本相同。
病因
本病病因主要有三方面:一為肝鬱氣滯,二為中氣下陷,三為寒濕凝滯。若情志不暢,氣鬱囊中或經脈失和,則可陰囊脹痛;若中氣不足,甚則下陷不舉,固攝失司,可見陰囊腫物出入腹類狐狀;若寒濕凝於厥陰,經脈失和則陰囊腫痛。
病機
肝鬱氣滯肝本受邪,或情志傷肝,或土壅木郁,而肝氣鬱,失於疏泄,經脈失和而致狐疝;中氣下陷先天稟賦不足,肝腎虧虛或素體虛弱,年邁體衰;或內傷脾胃,或久咳、久瀉,便秘努爭,或強力舉重,操勞過虛均可導致脾胃功能減弱,氣虛下陷,筋脈弛緩,不能固攝而成狐疝;感受寒濕久坐濕地,或冒雨雪,或寒冬涉水,感受寒濕之邪,以致寒濕凝滯,阻於厥陰,經脈失和,氣滯不行,發為狐疝。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1、本病可見於任何年齡,但以5歲以下小兒及20歲以上男性多見。
2、患部有腫物突起,按之柔軟。若囑患者咳嗽,按腫物處有衝擊感;腫物臥則入腹,立則復出。
3、腫物日漸增大,甚至患側陰囊亦同時腫脹下墜,以致行走不便,並有墜重感覺。有的在平臥或用手推後可以回復,有的僅能部分回納,此時伴有少腹陰囊牽痛。
4、嵌閉和絞窄時腫物不能回復,患者咳嗽時手按腫物處無衝擊感,局部緊張,壓痛明顯,可伴有噁心嘔吐,少腹劇痛,大便不能,肢冷汗出,脈沉遲等症。
病證鑑別
狐疝與水疝
都可能出現時大時小,或隨體位變化而時有時無的腫塊。但狐疝的腫物透光試驗陰性,腫塊部在咳嗽時有衝擊感,有時可聽到腸蠕動音。
相關檢查
取平臥位,患側髖部屈曲、內收,鬆弛腹股溝部。順腹股溝管向外上方向輕按腫塊即可回納。如再在腹股溝韌帶中點上方2cm處按壓內環,並令病人站立咳嗽,可阻止腫塊突出,移去按壓手指,腫塊即復出。如為不完全性斜疝,疝內容物未突出外環,可用手指伸入外環口,令病人咳嗽即有衝擊感。透光試驗呈陰性。
辯證論治
辯證要點
辨明寒熱虛實本病在臨床上以虛證常見,但以外邪侵犯足厥陰肝致病者亦有之,故寒證、實證亦可見,臨症時不可不察。寒者,以寒邪滯於肝脈,而致陰囊、睪丸疼痛,畏寒為特徵。虛者,因中氣下陷而致倦怠,畏寒、面色萎黃為主證。實者,可見陰囊皮色青紫,觸壓痛等症,所以辨寒、熱、虛、實是診斷本病的主要環節。
治療原則
本病主要以手術為治療原則。若肝鬱氣滯證,宜疏肝理氣止痛;若中氣下陷證,宜益氣舉陷止痛;若寒濕凝滯證,宜溫經散寒,止痛法濕。
證治分類
1、肝鬱氣滯證
主證:陰囊偏墜脹痛,陰囊內如有物狀,時上時下,臥則入腹,立則下墜,連及少腹痛處不定,每因惱怒過度而加劇,胸悶,食少。苔白,脈弦。
治法:疏肝理氣止痛。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味。
常用藥:陳皮、柴胡、川芎、香附、枳殼、芍藥、炙甘草。
2、中氣下陷證
主證:陰囊一側時有腫脹,按之柔軟,無壓痛,不紅不熱,自覺重墜,時有少腹陰囊牽引痛,腫物臥則入腹,立則復出,用手按腫物,令病人咳嗽時有衝擊感,伴有全身乏力,氣短懶言,面色萎黃,納差。舌質淡,苔薄白,脈虛緩無力。
治法:益氣舉陷止痛。
代表方:補中益氣湯。
常用藥:炙黃芪、黨參、炙甘草、白朮(炒)、當歸、升麻、柴胡、陳皮。
3、寒濕凝滯證
主證:陰囊腫痛,晝出夜縮,或時大時小,遇寒加劇,畏寒喜暖,四肢不溫。舌淡,苔白,脈弦緊。
治法:溫經散寒,止痛法濕。
代表方:暖肝煎加味。
常用藥:肉桂、沉香、小茴香、烏藥、吳茱萸、生薑、萆薢、茯苓、當歸、枸杞子。
其他療法
針灸治療:取大敦、大沖、氣海、三陰交毫針刺用瀉法。配灸關元、三角灸。留針15分鐘~20分鐘,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轉歸預後
本病若早期診斷,病情輕者,早期治療,一般預後良好。若病情較重,正氣較虛弱,部分患者也可伴有腸梗阻、腹痛、休克等併發症。
預防調護
1、注意保溫,不宜過勞,保持情緒穩定,節制性交,忌食生冷及辛辣食物。
2、為使腫物不脫出疝環而影響日常生活可使用疝帶。
文獻摘要
《靈樞·五色篇》謂:“男子色在於面王,為小腹痛,下為卵痛,其圓直為莖痛,高為本,下為首,狐疝潰陰之屬也。”
《金匾要略·趺蹶手指臂腫轉筋陰狐疝蚘蟲病脈證第十九》中說:“陰狐疝氣者,偏有大小,時時上下,蜘蛛散主之。”
《儒門事親》說:“狐疝其狀如瓦,臥則入小腹,行立則出小腹入囊中,狐則晝出穴而溺,夜則入穴而不溺,此疝出入上下往來正與狐相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