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爾秦

狄爾泰(Wilhelm Dilthey,1833-1911)是一位德國哲學家,歷任巴塞爾大學、基爾大學、布雷斯勞大學、柏林大學教授。他的哲學理念強調從人類生命活動的內在聯繫尋求歷史的統一性和客觀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狄爾泰
  • 外文名:Wilhelm Dilthey
  • 出生日期:1833
  • 逝世日期:1911
  • 職業:德國哲學家
  • 畢業院校:海德爾堡大學
  • 代表作品:《精神科學引論》
狄爾泰(Wilhelm Dilthey,1833-1911):德國哲學家。先後在海德爾堡大學、柏林大學攻讀神學和哲學。歷任巴塞爾大學、基爾大學、布雷斯勞大學、柏林大學教授。強調從人類生命活動的內在聯繫尋求歷史的統一性和客觀性。認為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是截然不同的。人文科學即“精神科學”,本身是研究人類歷史文化的知識,以對生命的體驗,表達和理解為基礎,其對象是整個人類的生命現象。自然科學只研究物質的、外在於意識的東西;人文科學研究人的精神生活,在其中主客觀是統一的。精神生活底層的潛流及其全部豐富內容都是生命,包括人類的創造力及創造的表現,即“社會的歷史的實在”。仿效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試圖建立歷史的批判哲學,即“歷史理性批判”,主要回答“歷史如何可能?”和“歷史知識如何可能?”兩個問題。即為認識歷史找到科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基礎,使人文科學關於人類歷史的知識能像自然科學關於自然的知識那樣確實可靠。認為正是由於存在著生命的經驗和意義,歷史才是可能的。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各種典籍、文獻乃至制度和習慣,都體現了人的生命和精神。同時,正是由於歷史的研究者也即歷史的造就者(主體同於客體),歷史知識才是可能的。但歷史的研究者或解釋者同歷史的造就者之間必然存在著歷史的間距,因此在理解和解釋歷史時不可避免地會產生誤解。繼承和發展施萊爾馬赫的釋義學,提出“生命解釋學”即通過批評性的解釋來恢復當時對象的歷史情境,通過“移情作用”進入對象的思想感情狀態中,暫時忘卻自己,將主體融化在客體之中,同時又在客體中找到主體。用人的生命活動來解釋歷史和文化,對後世的生命哲學、存在主義和解釋學等思潮有較大的影響。在美學上,從一般精神科學原則出發,把傳統美學分為三種:一是17世紀對藝術的理性主義考察,認為這種美學摒棄了想像的自主性;二是18世紀英國的經驗主義美學,認為這種美學沒有看到藝術作品所蘊含的歷史性;三是19世紀對藝術的歷史研究,認為這種美學缺乏根基。主張把它和18世紀對藝術的心理研究相結合,才是完整的。狄爾泰肯定了世界觀在藝術中的重要作用。他把世界觀分為三種,自然主義世界觀,即以認知的態度對待世界;主觀觀念論,即以人類的自由去反抗自然的決定,以先驗的範疇反撥感覺;客觀觀念論,既不從科學的立場,也不以敵對的態度看待實在,而是把實在作為體驗的對象。狄爾泰認為客觀觀念論是藝術家應具備的最合適的世界觀。主要著作有《精神科學引論》(1883)、《體驗與詩(1905)、《論德國詩歌和音樂》(1933)、《偉大的幻想詩(1954)、《論文彙編》(12卷。1914—-1936)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