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君厚

狄君厚

狄君厚,是元代雜劇作家,平陽人,作元劇《晉文公火燒介子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狄君厚
  • 國籍:中國元代
  • 民族:漢
  • 出生地:平陽(今山西臨汾
  • 職業:元代雜劇作家
  • 代表作品:晉文公火燒介子推
簡介,生平,作品欣賞,

簡介

元代雜劇作家。平陽(今山西臨汾)人。

生平

1、個人簡介
生平不詳。賈仲明為《錄鬼簿》補作的弔詞中說:“元貞、大德秀華夷,至大、皇慶錦社稷,延□、至治承平世。養人才,編傳奇,一時氣候雲集。”他的活動年代當在元貞到至治年間,這是雜劇創作的繁盛時期。
2、作品介紹
狄君厚所作《晉文公火燒介子推》存元刊本,科白不全。《晉文公火燒介子推》寫春秋時晉獻公寵信驪姬,世子(劇中作“太子”)申生被賜自盡,次子重耳在大臣介子推等保護下逃亡楚國。晉獻公死後,重耳回國為君,即晉文公。在封賞功臣時,介子推卻被遺忘。介子推便和老母隱居綿山。晉文公知道後,放火燒山逼他出仕,介子推母子被焚身死。《晉文公火燒介子推》反映古代政治事件,登場角色多是披袍秉笏,元代稱這類作品為“君臣雜劇”。劇中主人公介子推清高孤直,為國為君竭智盡忠。他要求晉獻公勤政修德,為晉國朝政不修、黎民遭難以及宮廷中的爭權奪利、相互殘殺而憂心忡忡,認為“現如今您晉朝中禍已成胎”(第1折)。為了保護重耳,介子推犧牲了自己的兒子,並在絕糧時割股事君。後來又遵從母命,功成身退,放棄“一世之榮”,背母歸山,求得“萬載之名”。在這個忠臣孝子的藝術形象中,體現了作家的政治和道德理想,而對晉獻公、晉文公兩代晉君有著不同程度的非議。劇本的第 2折則是著重描寫了六宮大使王安的忠義。《介子推》的故事見於《左傳》。相傳寒食節便是介子推被焚的忌日,民間因此不忍舉火。作品內容與歷史記載頗多出入,帶有元代社會的色彩。
(顏長珂)

作品欣賞

套數
【雙調】夜行船
揚州憶舊
憶昔揚州廿四橋,玉人何處也吹簫。絳燭燒春,
金船吞月,良夜幾番歡笑。
【風入松】 東風楊柳舞長條,猶似學纖腰。牙
檣錦纜無消耗,繁華去也難招。古渡漁歌隱隱,行宮
菸草蕭蕭。
【喬牌兒】 悲時空懊惱,撫景慢行樂。江山
物宜年少,散千金常醉倒。
【新水令】 別來雙鬢已刁騷,綺羅叢夢中頻到。
思前日,值今宵,絡緯芭蕉,偏恁感懷抱。
【甜水令】 世態浮沉,年光迅速,人情顛倒。
無計覓黃鶴,有一日舊跡重尋,蘭舟再買,吳姬還約,
安排著十萬纏腰。
【離亭宴煞】 珠簾十里春光早,梁塵滿座歌聲
繞,形勝地須教玩飽。斜日汴堤行,暖風花市飲,細
雨蕪城眺。不拘束越錦袍,無言責烏紗帽。到處里疏
狂落魄。知時務有誰如?攬風情似咱少。
作品
狄君厚作品狄君厚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