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計算機先驅獎獲得者中有一位荷蘭的計算機科學家埃德斯加·狄克斯特拉(Edsgar Wybe Dijkstra)。狄克斯特拉因最早指出“goto是有害的”以及首創結構化程式設計而聞名於世。事實上,他對計算機科學的貢獻並不僅僅限於程式設計技術。在算法和算法理論、編譯器、作業系統諸多方面,狄克斯特拉都有許多創造,作出了傑出貢獻。1983年,ACM為紀念Communications of ACM創刊25周年,評選出從1958—1982年的四分之一個世紀中在該雜誌上發表的25篇有里程碑意義的論文,每年一篇,狄克斯特拉一人就有兩篇入選,是僅有的這樣的兩位學者之一(另一位是英國學者C.A.R.Hoare,也是計算機先驅獎獲得者)。
《程式與證明的形式開發》(FormalDevelopment of Programs and Proofs,Addison-Wesley,1990)
《謂詞演算與程式語義》(PredicateCalculus and Program Semantics,Springer,1990)
除了獲得圖靈獎外,狄克斯特拉還在1974年獲得AFIPS的HarryGoode獎。
狄克斯特拉是在1972年8月14日于波士頓召開的ACM年會上接受圖靈獎的。他發表了題為“智力低下的程式設計師”(The Humble Programmer)的圖靈獎演說,刊於Communications of ACM ,1973年10月,859-866頁。也可見《前20年的ACM圖靈獎演說集》(ACM Turing Award Lectutes——TheFirst 20 Years:1966-1985,ACM Pr. ),17-32頁。演說中他肯定了Fortran ,Algol, LISP等語言,而對於PL/I,他認為是失敗的。演說的重點是如何建立可靠的軟體,如何在編程時就盡力避免引入錯誤,而不是以後再去消除錯誤,這不單具有技術上的意義,而且在經濟上是十分重要的。狄克斯特拉的上述觀點贏得了愈來愈多的人的理解與支持。
1989年,為了慶祝狄克斯特拉60壽辰,由著名計算機學者、狄克斯特拉的長期合作者費京 (W. H. J. Feijin)等聯合編纂了一本紀念性文集,書名引用了狄克斯特拉的另一句名言:《完美是我們的追求》(Beauty is Our Business,Springer,1990)。書中包括他的同事、朋友、學生們寫的53篇文章,其中有4點陣圖靈獎獲得者,即霍爾(C. A. R. Hoare,1980)、克努特(D. Knuth,1974)、沃思(N. Wirth,1984)和伯努利(A. Pnueli,1996)。有趣的是,克努特在1966年曾經對狄克斯特拉“並發程式控制中一個問題的解決”一文中所提出的方案進行批評,認為該方案有可能使特定進程“餓死”,即永遠被阻塞而無法獲得所需資源。他提出了一種“不會餓死”的方案。但有評論指出,克努特的方案比狄克斯特拉的方案更加複雜而未見得更加可靠。顯然,學術上的爭論並不妨礙這兩位大師級的計算機科學家成為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