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頭鰍

犁頭鰍

犁頭鰍,Lepturichthys fimbriata (Günther,1888),鯉形目平鰭鰍科魚類,屬底棲性小型魚類。在中國,分布於金沙江水系等。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湖北宜昌。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犁頭鰍
  • 拉丁學名:Lepturichthys fimbriata (Günther, 1888)
  • 別稱:燕魚、石扒子、牛尾巴、長尾鰍
  • 二名法:L. fimbriata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索動物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鯉形目
  • 平鰭鰍科
  • 亞科平鰭鰍亞科
  • 犁頭鰍屬
  • :犁頭鰍
  • 分布區域:長江中、上游。
  • 命名時間:Gunther, 1888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

形態特徵

頭部平扁,形似犁頭。尾柄特別細長,呈細鞭狀。匕柄高度小十眼徑。吻褶分葉,中葉寬,後緣有1對須狀突。吻須2對,口角須3對。上、下唇均具多數須狀突,頤部有1~2對小須。鰓裂擴展到頭部腹面。體鱗細小,鱗片上一般具刺狀疣突。背鰭iii-8;胸鰭VI-Ix-10-12;腹鰭iii-8;臀鰭ii-5。側線鱗85-96。標準長為體高的6.6-10.2倍,為體寬的5.8—7.7倍,為頭長的5.1—7.0倍.為尾柄長的3.O—3.9倍,為尾柄高的53.9—65.0倍。頭長為體高的1.1一1.7倍.為頭寬的l.2-1.4倍,為吻長的1.6—1.8倍,為眼徑的9.0—10.5倍.為眼間距的2.5—3.2倍.頭寬為裂寬的2.9—3.6倍。體前部扁平,體高小於體寬,背面隆起,腹面平坦,體中部圓,後部細長呈圓形。頭扁平,吻較長,扁平。呈鑿狀。吻皮下包形成吻褶,與上唇問形成吻溝。吻褶分葉,中葉較寬,後緣具2個須狀突起,葉間2對吻須較長。口下位,弧形,具口角須2對。唇具發選須狀突起,上唇2—3排,下唇l排。額部有1—2對小須。眼側上位,眼間隔較寬平。鼻孔l對,近眼前緣。鰓裂下角稍延伸至頭部腹面。背鰭無硬刺,其最長鰭條長於或短於頭長,起點約與腹鰭起點相對,距吻端較距尾鰭基顯著為近。胸鰭圓扇形,平展,其起點在眼後緣垂直線之後,末端遠不及腹鰭起點。腹鰭後緣左右分開。截形,末端遠不及肛門。臀鰭無硬刺。後緣截形。尾鰭叉形。尾柄桿狀,細長,其高小於眼徑。舡門距腹鰭基部後端較距臀鰭起點為遠。體被細鱗,鱗片具疣刺或光滑,頭、胸和腹部或臀鰭前均裸露無鱗。側線完全,平直。體背褐色分節。各鰭均有褐色斑紋。犁頭鰍喜生活在山澗溪流或水流湍急的灘上。金沙江的犁頭鰍生殖季節為4月中旬至6月中旬。成熟卵巢為黃色,卵徑1.3-1.4mm。懷卵量一般為300-500粒。在水流湍急的峽谷江段產漂流性卵。受精卵膜徑4.9—5.9mm。剛孵出的仔魚全長6.6mm,孵出後38小時,體長可達8mm,巳能遊動。28天后,外部形態構造與成魚特徵相似。
犁頭鰍
犁頭鰍犁頭鰍

生活習性

為一種棲息于山澗溪河水流湍急的石頭灘上的底棲性小型魚類。生活在江河於流急流石灘處。生殖季節在4月中到6月初,卵漂流性。生活時,胸、腹鰭平展,吸附於石塊上以免被水沖走。以固生藻類為食。對水質、溶氧量要求極高。生殖季節為4月中旬至6月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