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特稿寫作南方傳媒研究
- 作者: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傳媒學院
- 出版社:南方日報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
- ISBN:9787549108817
- 出版地:廣州
- 中圖分類號:G219.2 G212.2
《特稿寫作南方傳媒研究》是南方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傳媒學院。內容簡介本書設有傳媒動態、本期焦點、媒介批評、記者講述、傳媒觀察、學者視窗、傳媒瞭望、東瀛專稿、采寫編、傳媒運營等欄目。1...
《南方傳媒研究(第15輯):金融危機》是廣東南方日報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新聞研究所、廣東南方日報出版社。內容簡介 一段激動人心或者平淡無奇的話,動聽或者難聽,有趣或者無聊,正確或者偏激,關鍵在於聽者有心無心,而不在於說者有意無意。前提是,聽者有腦而且腦子轉運,能夠形成他...
《新聞特稿在中國的不同理解與實踐》《青年記者》2021年1月 《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實務教學改革和創新》《新聞與寫作》2020年第7期 《VR新聞還是新聞嗎?》《法治新聞傳播》2020年第4期 《健康傳播中的可視化套用_以新冠肺炎報導為例》《新聞與寫作》2020年第4期 《織密預防網路暴力的法治防護網》《人民論壇》2020...
林天宏:冷眼熱腸:我的特稿寫作觀 庭榮視界 支庭榮:八面來風漫捲文化產業兩扇窗 海外傳媒 楊猛:沒有管制的管制 傳媒觀察 吳鋒:2011中國報刊發展創新回顧與盤點 全媒體 郭全中:移動網際網路將迎來井噴期 傳媒茶座 林楚方:不要迷信那些說法 朱學東:總編的微部落格 丁曦林:享受微博,但別迷失了 胡展奮:難忘金霸“...
2011年11月3日,《南方人物周刊》雜誌社主筆陳磊做客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系“大夏政治學論壇”,以“深度報導的訪談調查與寫作策略”為題探討了公共事件在當代中國政治研究中的意義與價值。辦刊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19年1月21日中國知網顯示,《南方人物周刊》出版文獻共11644篇。《南方人物周刊》面向中國全國大中城市發行...
固此,本輯《南方傳媒研究》回歸新聞本身,以“碎片化閱讀”為由頭,請諸多報刊的名記們結合各自報導經歷,暢談特稿寫作的“道”與“術”。圖書目錄 傳媒動態 語絲 人物 數字 事件 權益 文摘 南方 本期焦點 [碎片化閱讀下的特稿寫作]特稿二辨 奢侈的特稿 特稿特難搞 特稿的滋味 特稿的魅力 特稿的精神 為歷史...
《南方傳媒研究(第四十二輯)》是2013年6月南方日報出版社出版圖書。內容簡介 《南方傳媒研究》第42期:深度報導是傳統報紙安身立命的優勢之一,也是網路時代報紙擴大影響力和強化競爭力的主渠道之一。本輯《南方傳媒研究》回歸新聞本身,以“碎片化閱讀”為由頭,請諸多報刊的名記們結合各自報導經歷,暢談特稿寫作的...
2012年,《守夜人高華》獲騰訊網“年度特稿寫作獎”暨南方傳媒研究年度致敬之“特稿寫作”;《南方新聞研究》2004年度南方報業集團12位封面人物(優秀記者、編輯)之一;作為創業者參與創立了新京報“核心報導”這一新聞品牌,為該報導組最主力的記者之一;新京報創刊號和第二天的核心報導均由本人采寫,其中創刊號核心...
南香紅 南方都市報首席研究員。從事新聞采編工作二十多年。曾任《新疆日報》記者、《南方周末》高級記者。發表新聞作品幾百萬字,尤其以特稿寫作見長。著有長篇調查報導《王選的八年抗戰》。圖書目錄 序言 讓“人”字隱約成型錢鋼 自序 尋找中國災難報導中的媒體方位 第—章 巨災時代與媒體考驗 第一節 災難與...
《我們的命是這么土》是袁凌寫作的書籍,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內容簡介 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八仙鎮,這是袁凌的家鄉,也是這部小說集中每個人生活的地方。他們當中有在煤礦事故中失去眼睛,一身傷痛地回到家鄉的中年人;有一身旺盛青春在大山深處猶如困獸的年輕男人;有出國打工染上愛滋病客死異鄉的年輕女人;也有翻越...
非虛構文學創作在中國:套用寫作技巧最佳化論 2011年4月,在中國實力派調查記者紀許光(又名:紀旭光;記者通緝門(仇子明)事件”第一揭露記者,供職於南方都市報深度新聞部)和北京大學、武漢大學一批學者倡議下,中國第一個非虛構文學創作(套用寫作技巧最佳化)教育工作室在廣州成立;取名:路邊社第四類寫作教育工作室。
1962年,吳惠連加入著名報人普利茲創辦的《聖路易斯信使報》,從事特稿寫作報導。他優美的文筆很快就吸引了包括報紙老闆普利茲三世在內的很多人的眼球。1966年,吳惠連成為哈佛大學的尼曼學者,在這個為新聞工作者設立的高級研修項目中,雄心勃勃的吳惠連度過了難忘的一年。他回到《聖路易斯信使報》不久就被調到評論部...
既有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引領深度報導實踐的《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主編李大同、著名報告文學作家盧躍剛、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副總編江藝平,又有近年來嶄露頭角的《鳳凰周刊》主筆鄧飛、《三聯生活周刊》李菁;既有擅長調查報導的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編導曲長纓、《新聞周刊》主筆唐建光,又有極富特稿寫作才華的《南方...
點評:《回家》的故事是林天宏在512地震採訪中碰到的,該作品獲得騰訊網年度華語傳媒盛典提名和南方周末致敬之年度特稿寫作。南方周末在致敬理由中寫道:8萬多人的生死劫難中,有一篇講述尋常百姓故事的《回家》,是幸運的;但只有這么一篇,卻是令人遺憾的。《回家》的與眾不同,只是在提醒一個常識,普通人的情感...
南香紅的作品,是新聞的客觀準確與文學的生動表達的奇妙結合,是歷史的記錄價值和文本的閱讀價值均衡混合,2005年,南方周末和中國人民大學傳媒學院聯合為南香紅舉辦了作品研討會,在這次研討會上,學者們將她的作品稱為“中國式特稿”。2010年受聘出任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寫作基礎課教師。出版圖書 ...
寫作的意義 當下的傳媒 ——專訪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院長韋路 復甦房地產,需要穩健千里馬 ——對話興悅控股集團董事長邵斌 人物 湯利忠:建設理想的城市 盤劍:源自熱愛的創新 三聯教育胡小雨:在現代職教的風口 做貼地生長的教育 唐彩斌:以錢學森之名,讓科學之光照亮孩子的未來 田偉建:一生做好一件事 馬...
劉冰(Woody),博士研究生,新聞學副教授。1976年12月生於山東臨沂農村。山東大學首位新聞學博士生,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碩士,東北大學會計學學士。著有《新聞報導寫作:理論、方法與技術》(南方日報出版社,2011/2012),發表論文40餘篇,主持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5項課題。獲高庠玉獎、北京市記協和《新聞與...
2007年9月至2009年1月,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國際新聞與傳播系兼職教師,教授“英語新聞採訪與寫作”、“新聞與社會”、“英美報刊選讀”等課程。1997年2月-1998年3月,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所兼職教師,教授博士生英語精讀、泛讀和口語課程。參與組織 2008年10月至今 中國-歐盟生物多樣性項目資深媒體專家 1999年...
《新聞與寫作》設有特稿、學術、采編、自律、經營、新聞發布、史話、充電等主體板塊,主體板塊下設專論、管見篇、政策解讀、本刊訪談、傳媒自律、前沿個案、新聞背後、走進名專欄、名家說圖、來圖求解、新聞閱評、視聽空間、網路媒體、政務傳播、難忘的一次新聞發布、新聞人物、采編體會、佳作賞析、新聞講座、讀者點題...
《新聞與寫作》設有特稿、學術、采編、自律、經營、新聞發布、史話、充電等主體板塊,主體板塊下設專論、管見篇、政策解讀、本刊訪談、傳媒自律、前沿個案、新聞背後、走進名專欄、名家說圖、來圖求解、新聞閱評、視聽空間、網路媒體、政務傳播、難忘的一次新聞發布、新聞人物、采編體會、佳作賞析、新聞講座、讀者點題...
周軼君:我覺得大家對上海人的看法可能,可能對這個定義狹隘了一些。上海人有很多種。其實上海人真的有很多種,其實我的性格當中,很多人都說更多的象北方人,我在北京的時候,我更多的覺得我是一個南方人,南方的東西還是在我的血液裡面。但是在上海的時候,我更嚮往去北方,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主持人:這裡有一...
南香紅,《南方都市報》傳媒研究院首席研究員,中國新聞界資深媒體人。曾任《南方周末》高級記者、《南方都市報》首席記者。在國內知名媒體發表數百萬字新聞作品,贏得“在易碎的新聞中尋找永恆,其寫作具有對抗時間的力量”的評價,其作品被稱為“中國式特稿”。有專著《王選的八年抗戰》、《巨災時代的媒體操作》...
我毫不猶豫地答應傅劍鋒,在極為繁忙的工作之餘,一揮而就了這篇文章,以作為對南方人的一種持續的精神支持與理念認同。但願傅劍鋒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也能一如既往地作為南方精神的堅守者,寫出更多接地氣、說人話的好文章來。是為序。新媒體人 楊錦麟 2013年端午節 圖書後記 這本書的寫作,是對中國農民...
因大學期間在寫作才華、自強勵志等方面表現突出,2009年,賈飛從2800萬在校大學生中脫穎而出,被列為“2008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候選人(全國優秀大學生),後進入全國優秀大學生前100名行列。(註:“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評選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人民日報社共同指導評選,李長春、劉延東等曾對大學生...
為了蒐集寫作素材,笛安採訪了一些在風投行業工作的朋友,從他們那裡獲得了很多故事。在寫作的過程中,她讀到了一篇財經記者寫的特稿。特稿講述了一個App創業者的故事,裡面的一個細節特別打動笛安。笛安輾轉聯繫到特稿的記者,每次寫完幾章,就發給這個記者,讓她提提問題或者建議。人物介紹 朱靈境:故事主人公。成功...
丁秀洪 新聞寫作二十忌 吳雨珊 讓政策性報導兼具深度和閱讀快感 左志堅 中國道路,全球價值 左志堅 特稿:調查如何徹底 楊琳樺 十面埋伏過,孤獨感不赤裸 羅小軍 引領與超越中國與世界2.0 代波 編輯三宗“最”於曉娜 香港,那些做“財經狗仔”的日子 吳雨珊 我曾為伊狂 馮啟若 經濟大勢與財經新聞敘述策略的互動...
本名嵇曉華,浙江舟山人,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復旦大學,神經生物學博士。自2004年起開始科學寫作,先後在10多家媒體開設科學專欄。2008年4月,姬十三發起公益項目科學松鼠會,目前已發展為非營利機構哈賽中心。2010年11月,姬十三創立泛科技網站果殼網(Guokr.com),獲摯信資本等知名VC機構投資。姬十三長期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