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異保存化石庫是2009年公布的古生物學名詞。
中文名稱 | 特異保存化石庫 |
英文名稱 | Konservat-Lagerstätten(德) |
定 義 | 特異保存庫中化石保存特別好,一般生物的微細構造和軟組織都能保存。這種庫只強調化石保存的質量,而不強調數量。 |
套用學科 | 古生物學(一級學科),古生態學、埋藏學、遺蹟學(二級學科),埋藏學(三級學科)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特異保存化石庫
- 外文名: Konservat-Lagerstätten(德)
- 所屬學科:古生物學
- 公布年度:2009年
特異保存化石庫是2009年公布的古生物學名詞。
中文名稱 | 特異保存化石庫 |
英文名稱 | Konservat-Lagerstätten(德) |
定 義 | 特異保存庫中化石保存特別好,一般生物的微細構造和軟組織都能保存。這種庫只強調化石保存的質量,而不強調數量。 |
套用學科 | 古生物學(一級學科),古生態學、埋藏學、遺蹟學(二級學科),埋藏學(三級學科) |
特異保存化石庫是2009年公布的古生物學名詞。定義特異保存庫中化石保存特別好,一般生物的微細構造和軟組織都能保存。這種庫只強調化石保存的質量,而不強調數量。出處《古生物學名詞》。...
通過模擬不同自然及特異埋藏條件下(有氧、無氧、微生物種群,重金屬等)現代魚卵、蝦卵等在腐解及礦化(磷酸鹽化、矽化)作用下影響,卵體所發生的一系列變化,以期為磷酸鹽化和矽酸鹽化特異保存化石庫對比研究提供重要的佐證,為埃迪卡拉紀和早寒武世球形化石的生物屬性研究提供重要的參考。魚卵腐解實驗表明在大...
臨沂動物群(Linyi Lagerstatte)是中國華北板塊的一處距今約5.04億年的寒武紀特異埋藏化石庫,選取集中採集于山東省臨沂市西郊的寺口剖面代表性層位,是中國華北板塊第一個被綜合研究的寒武紀特異埋藏化石庫。臨沂動物群數千枚化石標本產出於寒武系張夏組盤車溝段下部的黑色與黃綠色頁岩中。距今約5.04億年寒武紀...
澄江生物群這一舉世聞名的特異化石庫發現於雲南澄江帽天山,距今約5.3億年,包括大量栩栩如生的奇異化石,以及不少保存精美的軟軀體化石,它們是寒武紀大爆發的直接證據。澄江生物群是保存完整的寒武紀早期古生物化石群,共涵蓋16個門類、200餘個物種化石。2012年7月1日,澄江化石地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產錄》。澄江...
迄今為止,全球範圍內僅發現少量奧陶紀的特異埋藏生物群,特別是早奧陶世。早奧陶世是研究古生代動物群起源和奧陶紀生物大輻射早期機制的關鍵時段。列夕動物群的時代比奧陶紀生物大輻射的主幕早5~10個百萬年,其中保存的特異埋藏化石,既包括寒武紀的孑遺類群(如古蠕蟲類、奧托蟲、球接子三葉蟲等),還有大量奧陶紀的...
塞拉赫在化石保存和埋葬學方面的工作都具有普遍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他首先提出特異埋藏化石庫的概念,區分出富集化石庫“Konzentrat-Lagerstätten”和保守化石庫“Konservat-Lagerstätten”。他認為對特異埋藏化石庫的綜合研究,將在生物演化和古生態學方面帶來深遠的影響。自此在古生物學界引發了一股對特異埋藏化石庫...
羅平生物群中保存有非常完整精美的海生爬行動物以及魚類、節肢動物、雙殼類、腹足類、棘皮動物、菊石、植物等化石。與世界上其他三疊紀動物群相比,其種類豐富、保存精美、數量眾多,是我國化石種類最為豐富的三疊紀特異埋藏化石群;羅平生物群處於二疊紀末期生物大絕滅後,經過早三疊世的緩慢復甦後於中三疊世的快速輻射...
蔡耀平,男,1983年生,雲南宣威人。西北大學副教授。學歷:理學博士,講授課程:《地史學》,研究領域:地球生物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主要研究方向:前寒武紀-寒武紀過渡時期特異埋藏化石庫。主要從事揚子地台(陝南、川北、滇東、黔中、三峽等地)埃迪卡拉系燈影組化石生物群及其沉積學背景+地球化學背景研究、陝南早...
動物起源與寒武紀大爆發 ,寒武紀古生態 ,動物感官化石保存特徵及證據 ,特異保存化石 ,生物演化 承擔科研項目 1. 負責人,現代古生物學和地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基礎項目(20092102,雲南海口馬房地區澄江化石群埋藏學和古生態學研究),起止時間:2009-2011。2. 負責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青年科學基金(41002002,雲南...
化石發現 由於盔甲魚類的身體主要有軟骨和零散的鱗片組成,幾乎很難完整的保存為化石。因此,盔甲魚類頭後身體解剖問題在過去的100多年裡沒有得到解決。202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魚類研究團隊首次報導了在“重慶特異埋藏化石庫”中發現的世界上第一個具有完整身體保存的盔甲魚類化石——靈動土家魚。...
終於在2020年取得了重大突破,一個具有大量魚類完整身體保存的特異埋藏化石群——“重慶特異埋藏化石庫”重現天日。這個特異埋藏化石群里,研究團隊終於找到了世界上第一個具有完整身體保存的盔甲魚類化石,並給它去了一個非常生動的名字——靈動土家魚!屬名“土家”主要取自化石發現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秀山土家族...
2019年3月22日,陝西省西安市西北大學舉行重大科研成果發布會,會上發布了該校早期生命與環境創新研究團隊張興亮、傅東靜等人在宜昌長陽地區發現了距今5.18億年的寒武紀特異埋藏軟軀體化石庫,命名為“清江生物群”。正式發現 2019年3月21日提起證明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存在的化石群,人們會想到雲南澄江生物群和加拿大...
此外,項目組還開展了羅平生物群與華南三疊紀特異化石庫的對比研究,從岩石地層、沉積環境、埋藏條件、生物面貌等方面對華南三疊紀海相生物群進行了系統總結,並對華南三疊紀魚類化石和海生爬行類化石進行了分支系統學分析,研究結果顯示生物群的復甦受環境制約,直到安尼期才全面復甦,從全球對比的角度佐證了羅平生物群是...
奇蝦的身體由非骨骼化的軟軀體構成,只能在特異埋藏的軟軀體化石庫中保存,且大部分的奇蝦化石都是離散的身體部位,曾被命名為不同的物種。完整的奇蝦類化石十分稀有,最早發現於加拿大寒武紀中期的布爾吉斯頁岩生物群,此後也陸續在我國雲南寒武紀早期的澄江生物群、摩洛哥早奧陶世的Fezouata生物群和德國早泥盆世的...
自400年前首次有相關科學記錄至今,發現的三葉蟲已超過20,000餘種,但卻只發現有約20個種的三葉蟲化石保存有軟軀體附肢,而其中只有六種展示出形態完整的腿肢。與三葉蟲礦化的外殼相比,這些罕見的三葉蟲軟軀體化石只能保存在埋藏條件特殊的“特異埋藏化石庫”中,包括寒武紀的澄江生物群、加拿大布爾吉斯頁岩生物群、...
高肌蟲(分類學上為高肌蟲目,Order Bradoriida)就是一類生活於寒武紀到早奧陶世的節肢動物,它們在中國西南部的寒武紀早期地層中尤為繁盛。在大多數地層中,高肌蟲均只保存有外殼,而軟軀體腐爛殆盡,僅在澄江生物群等少數特異埋藏的化石庫中,才有附肢結構保存。物種學史 節肢動物是顯生宙以來地球上物種多樣性...
研究表明,早期認為的帚蟲動物事實上屬於形態高度演化的多毛類扇毛蟲。該類化石的研究表明環節動物的隱居型起源於寒武紀早期,進一步表明環節動物至少在澄江動物群甚至更早時期已經發生大輻射,也證明了保存精美軟軀體化石的特異型化石庫在不同門類的保存中存在較大的差異性。